文丨李壯
編輯丨承承
無論是臺積電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還是工業富聯披露自己上市以來最好財報,均在佐證電子行業正在周期回暖。
電子行業周期回暖越發得到確認。一方面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臺積電在8月13日發布公司董事會核準增資全資子公司TSMC Arizona(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的公告,增資金額不超過75億美元。在2024年臺積電第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臺積電表示,其之前推出的歐美日擴產計劃沒有改變。另一方面,消費電子龍頭、“代工之王”富士康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也發布了實現歸母凈利潤87.39億元,大增22.04%的中期成績,業績創歷史同期新高。這兩家公司均在財報中指出,人工智能(AI)新需求帶動了公司業績增長。
臺積電增資美國晶圓廠
擴產挑戰來自人才、電力
據臺積電公告,公司以分批增資形式增資全資子公司TSMC Arizona,此次增資金額不超過75億美元。在此次增資后,臺積電對該子公司累計持有金額達240億美元。
自TSMC Arizona于2022年12月舉行移機典禮之后,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半。在今年4月份,臺積電發布一份有關美國設廠的公告,即計劃在亞利桑那州(TSMC Arizona)設立第三座晶圓廠,第三座晶圓廠的設立計劃將使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據點的總資本支出超過650億美元。按照規劃,第一座晶圓廠將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生產4納米制程技術的產品;第二座晶圓廠則計劃采用2納米制程技術,并預計于2028年開始生產;第三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1世紀20年代末期使用2納米或更先進的制程技術進行芯片生產。
考慮到這項投資規模之大,臺積電于4月8日透露,美國商務部與TSMC Arizona已經簽署了一份非約束性的初步備忘錄(PMT)。根據該備忘錄的內容,TSMC Arizona將能夠獲得最高可達66億美元的直接補助,并可以獲取最高可達50億美元的貸款。此外,臺積電還計劃向美國財政部申請最高可達25%的投資稅收抵免,用于覆蓋TSMC Arizona資本支出中符合條件的部分。
在經過最近這次增資之后,臺積電對TSMC Arizona的投資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的33.1%。
在今年第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對于“公司未來是否會擴大海外產能、是否會與美國政府聯合投資美國工廠”的問題,臺積電回復稱,“目前公司沒有改變將來在美國、日本甚至歐洲的擴產計劃,公司也不會與美國政府聯合投資建立工廠。”
投資者、分析師之所以關注臺積電的全球擴產問題,實際上與臺積電今年董事長人事變動有關。自2018年擔任臺積電董事長的劉德音在今年退休,于6月4日宣告董事長一職交棒,接棒者是魏哲家。魏哲家于2018年擔任臺積電CEO,與劉德音一起探索臺積電“雙首長制”運營模式,在其接棒公司董事長后,“雙首長制”時期宣告結束。對投資者來說,劉德音時期推動的臺積電海外擴產計劃,到了魏哲家時期會否改變?如今來看,一切還是在按計劃進行。
不過,臺積電海外擴產的不確定性仍存在。比如,今年2月,劉德音曾表示,臺積電日本熊本縣晶圓廠,將采用12∕16 納米和22∕28納米制程技術,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但在業績說明會上,臺積電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和日本熊本的工廠將在明年開始投入生產。”
另據媒體報道稱,由于區域文化差異,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的晶圓廠的啟動和運行工作比預期的要困難得多。
臺積電財報表現強勁
驅動力來自AI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臺積電擁有630億美元的現金和有價證券,資產負債率為36%。更重要的是,其毛利率保持在高水平上,長期維持在50%以上,這一穩定性保障了公司利潤良好增長態勢。
據二季報,臺積電第二季度實現營收6735.1億元新臺幣(208.2億美元),以美元計價測算,同比增長32.8%,環比增長10.3%,超過了之前市場預期的最高204億美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478.5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6.3%,環比增長9.9%。當季,公司毛利率為53.2%,凈利率36.8%,表示高于市場預期。
圖1 臺積電2024年第二季度業績情況
資料來源:臺積電官網
臺積電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本季度利潤率環比增加10個基點,達到53.2%,主要是得益于成本改進和更有利的外匯匯率。
在臺積電二季度的收入構成中,按工藝制程劃分,3nm制程營收占比為15%,環比增長6%;5nm制程占比為35%,環比減少2%;7nm制程占比為17%,環比減少2%。先進制程(7nm及以下)的營收占比合計為67%。
圖2 臺積電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按工藝制程劃分
資料來源:臺積電官網
按平臺劃分收入貢獻,高性能計算(HPC)占比 52%,環比增加28%,占比首次超過50%;手機占比33%,環比下降1%;物聯網(IoT)占比 6%;汽車占比5%;數字消費電子(DCE)占比2%;其他占比2%。
圖3 臺積電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按平臺劃分
資料來源:臺積電官網
魏哲家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第二季度收入高于公司預期,“主要受到公司行業領先的3nm和5nm技術強勁需求的支持,抵消了智能手機持續的季節性影響。進入三季度,公司預期業務將受到強勁的智能手機和AI相關需求的支持,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領先制程技術上。”
臺積電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將在224億美元到232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 32%(中點),環比增長9.5%,毛利率預計在53.5%到55%之間。
魏哲家還提出“晶圓代工2.0”概念,即晶圓代工產業是包括封裝、測試、掩模制造及其他領域,但不含存儲芯片制造的所有IDM產業。根據新定義,臺積電預測晶圓代工行業的增長將接近年同比增長10%。2023年臺積電的行業份額為28%,預計這一份額將在2024年進一步增加。
“代工之王”業績創新高
AI為工業富聯“賦能”
在臺積電受益AI市場而推進技術迭代以及海外版圖之際,A股市場的電子股龍頭業績也在創出新高。
截至8月16日,A股申萬電子股共有61家公司發布2024年半年報,其中56家公司盈利為正,盈利超過8億元的共3家,分別是工業富聯、歌爾股份、海光信息,其中,工業富聯歸母凈利潤達87.39億元(見附表)。
附表 電子股2024年中報業績居前公司
數據來源:Wind
據工業富聯8月13日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660.9億元,同比增長28.69%;實現歸母凈利潤87.39億元,同比增長22.04%,兩項指標均創下公司上市以來同期的最高紀錄。
具體來說,上半年,工業富聯的云計算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其中云服務商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達到了4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AI服務器的營收占服務器總收入的43%,同比增長超過230%。分季度來看,今年第二季度工業富聯云計算收入同比增長超過70%,環比增長超過30%,占總收入的55%,其中AI服務器收入同比增長超270%,環比增長超60%,占服務器總收入的46%,占比逐季提升。這些數據顯示,AI已成為推動工業富聯當前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
對于新一代AI服務器,工業富聯表示,公司已經具備充足的產能來滿足下游訂單需求,訂單可見度很高。在先進散熱領域,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專注于開發與AI相關的先進散熱解決方案。工業富聯與客戶共同開發的新一代AI服務器與液冷機柜等技術和解決方案,為全球高性能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
對于工業富聯的表現,中金公司在8月14日的研報中指出,“我們判斷來自于品牌客戶的AI 服務器需求為其主要收入增長來源。展望未來,我們看好云計算業務隨英偉達GB200服務器量產帶來利潤增量。”同時,“考慮AI 手機對散熱需求的提升,我們預計高精密機構件有望受益于AI手機創新持續成長;網通設備方面,考慮通信相關需求有所回暖及AI 相關交換機等產品需求旺盛,我們預計網通設備亦有不錯成長。”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