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液冷技術作為能效革命的基石,在政策強制要求、AI芯片功耗爆發以及運營商大規模部署三重因素共同推動下,發展前景十分明確,預計2026年將進入滲透率陡峭上升期。
8月15日,A股液冷服務器概念早盤走強。
其中,金田股份(601609.SH)、東陽光(600673.SH)、大元泵業(603757.SH)觸及漲停,川環科技(300547.SZ)、歐陸通(300870.SZ)、南方泵業(300145.SZ)、溯聯股份(301397.SZ)漲超10%,川潤股份(002272.SZ)、英維克(002837.SZ)、銀輪股份(002126.SZ)等跟漲。
三重因素共振,液冷板塊大爆發
在行業分析人士看來,液冷技術作為能效革命的基石,在政策強制要求、AI芯片功耗爆發以及運營商大規模部署三重因素共同推動下,發展前景十分明確。
其中,政策層面,上海、深圳等地已規定2025年新建數據中心PUE需≤1.25;芯片層面,B200芯片功耗達1000W、GB200芯片功耗更是高達2700W,這一態勢已迫使風冷逐漸退出市場;運營商層面,三大運營商明確2025年50%以上新建IDC將采用液冷技術。
“2025年已成為放量元年,預計2026年將進入滲透率陡峭上升期。”上述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趨勢為國內液冷產業鏈企業帶來重要發展機遇,相關零部件供應商的訂單增長前景也十分明確。
東方證券研報顯示,除了NV以外,Meta、Google、AWS等海外CSP巨頭在自研AI集群中加速液冷部署,大廠全面擁抱液冷方案,后續有望從服務器延展至交換機、ASIC等網絡設備側。同時,伴隨需求的快速增長,核心部件的供需缺口下供應鏈格局也將更為開放,國內廠商有望憑借自身優質產品力、產品研發迭代效率、成本等優勢直接或間接出海切入海外供應鏈。
國金證券研報也顯示,國內液冷企業有機會重塑全球行業格局,國產廠商液冷市場份額提升趨勢明確。對于AIDC液冷環節,建議關注海外鏈國產化率提升的部分零部件廠商以及受益于國內外大廠資本性支出提升的溫控方案解決商。
據IDC發布的《中國半年度液冷服務器市場(2024下半年)跟蹤》報告,2024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市場規模達到23.7億美元,與2023年相比增長67.0%。其中,冷板式解決方案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IDC預計,2024-2029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6.8%,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2億美元。
1年誕生46只翻倍股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收盤,A股液冷服務器概念板塊一共有112家上市公司。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自去年該板塊行情啟動以來,近一年,已有歐陸通、澄天偉業、方盛股份、華光新材、淳中科技、科創新源、金田股份、銀輪股份等46家上市公司股價成功實現翻倍。
作為液冷行業“新星”,銀輪股份的表現尤其亮眼。
近年來,銀輪股份在數字能源熱管理領域,依托車規級熱管理技術,成功拓展至儲能系統、超充設備、數據中心等領域,特別是在數據中心液冷解決方案實現里程碑式突破,已經成為行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據悉,公司集裝箱式數據中心冷卻系統采用“液冷+風冷”的散熱方式,其散熱功率可達600-2200KW,為數據中心提供溫度適宜的環境,保障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行。同時,該系統采用“集裝箱式”的建設模式,可以更加靈活、快速實現數據中心的部署。
目前,銀輪股份控股子公司開山銀輪已經成功獲得了多家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的采購訂單,計劃供應大量的算力中心液冷散熱系統。同時,基于公司換熱技術,開發移動式數據中心熱管理系統目前完成系統樣件試制,首輪客戶端實況運行測試完成,整改樣機改進完成,未來有望為公司提供新的盈利增長極。
根據規劃,2025年公司將加快相關領域布局,其中數據中心冷卻系統要實現商用,獲得關鍵大客戶數據中心服務器熱管理配套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