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A股商業航天概念早盤拉升,截至午間收盤,飛沃科技(301232.SZ)、德恩精工(300780.SZ)、上海滬工(603131.SH)、通宇通訊(002792.SZ)、上海港灣(605598.SH)、航天科技(000901.SZ)、中超控股(002471.SZ)等成分股漲停。
消息面上,近日,我國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自7月27日衛星互聯網低軌05組衛星發射后,共有三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接連發射。發射頻次如此密集,彰顯出我國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發射進程正全速推進。
戰略性突破
此次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在商業航天、衛星通信和全球戰略布局上邁出了關鍵一步,具有多維度的戰略意義。
據介紹,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作為我國首型4米級單芯級火箭,采用冷氦增壓技術、鋁鋰合金貯箱等創新設計,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2噸,是目前國內運力最強的單芯級火箭。其一箭多星壁掛發射模式和復合材料多星適配器技術,使衛星布局精度達到毫米級,有效提升了發射效率和成本效益。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發射的衛星由銀河航天批量研制,這是我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首次承擔此類任務,標志著衛星制造環節的市場化突破。
此外,低軌07組衛星是中國星網(GW星座)的第七次批量發射,該星座計劃部12992顆衛星,覆蓋全球并提供Ka頻段高速通信服務,單星通信容量達20Gbps,可支持高清視頻、物聯網等大數據量傳輸需求。此次發射后,星座已初步形成全球無縫覆蓋能力,為偏遠地區、海洋作業和航空航運提供穩定網絡接入。
民生證券近期發布《商業航天行業事件點評:海南發射場“雙工位”接力;衛星互聯網加速發射》指出,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路徑正持續清晰,在制造端,技術革新為規?;a奠定基礎;在發射端,商業航天發射場的投用與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的發展,將顯著降低發射成本、提升運力。手機直連衛星技術的突破,更是為產業開辟了廣闊而持久的需求空間。
上市公司分享“蛋糕”
通過此次發射可看出,商業航天的力量日漸凸顯。衛星互聯網低軌06組、07組衛星均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發射,實現了五天兩發。這也是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次挑戰高密度發射即獲成功。截至目前,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已圓滿完成四次發射。
目前,A股商業航天板塊成分股數量已達228只,上市公司布局在商業航天的多個細分板塊。
其中,德恩航天的核心業務涵蓋火箭發動機研發制造、火箭發射設備研制及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生產。其火箭動力系統重點研發中小型火箭發動機,涉及液氧煤油、固體推進劑等多種技術路線。其產品定位為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商業航天動力裝置,可適配衛星發射、亞軌道飛行器等場景。
飛沃科技的航天板塊業務則以高強度緊固件研發制造為核心,通過控股子公司專業化布局,形成覆蓋商業火箭、航空發動機、無人機、衛星等領域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在商業火箭領域,其為天兵科技等商業航天企業提供火箭箭體結構件緊固件(如艙段連接螺栓)和發動機關鍵緊固件(如渦輪泵組件螺栓);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實現了熱端部件,如渦輪盤,以及冷端部件,如壓氣機部套組件的全譜系覆蓋。
上海滬工專注于戰術導彈、運載火箭結構件及直屬件的研發與生產,是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等國家隊的核心供應商。核心產品包括火箭結構件、戰術導彈部件、衛星結構件。
上海港灣的航天板塊業務以衛星能源系統解決方案為核心,通過控股子公司上海伏曦炘空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化布局,形成覆蓋衛星電源系統、太陽帆板及結構機構的全鏈條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