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益于新昌600余家軸承企業構建起來的供應鏈生態和凸顯的集群效應,目前,全縣已有一批企業投入到智能機器人這一產業賽道,為新昌工業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小縣城再突破。
近日,浙江新昌召開縣委十五屆九次全會,發出了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新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爭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縣域標桿的動員令。
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GDP)331.1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5%,位列紹興市第一。工業經濟是新昌的一張金名片。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
得益于新昌600余家軸承企業構建起來的供應鏈生態和凸顯的集群效應,目前,全縣已有一批企業投入到智能機器人這一產業賽道,為新昌工業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其中就包括五洲新春。
從“軸承之鄉”到機器人“搖籃”
今年4月,北京舉行了一場轟動全球的人形機器人馬拉松。當“天工機器人”以矯健身姿沖過終點線時,人群一片沸騰。
鮮為人知的是,支撐“天工”完成賽程的精密關節軸承,正來自浙江的一個小縣——新昌。這個人口僅40萬的縣,正用一個個“精密的轉動”,改變著世界高端制造的格局。
回顧歷史,新昌軸承產業從山區小作坊起步,經過50年發展,走出了一條“小縣城大產業”的特色發展之路。
20世紀70年代,新昌以家庭作坊形式生產低端軸承套圈,主要供應國內維修市場。1973年,新昌軸承廠成立,開啟了新昌軸承產業發展的先河。
在廠長張天中的帶領下,企業經過十年的努力,從一個不起眼的百余人小廠發展成為3000多人的國營大廠,成為機械部軸承定點生產骨干企業。
20世紀90年代,這位新昌軸承產業拓荒者籌集資金100萬元,購買了一批設備,辦起了五洲軸承廠,邁出了創辦民營企業的第一步。
張天中的目標很明確,“要把五洲軸承辦成管理一流,產品一流的企業。”
1999年,五洲新春集團正式成立,投資2000萬元建設標準化廠房。此后,通過收購多家歐洲企業切入高端市場,帶動本地企業技術升級。
進入新世紀后,新昌縣政府主導建設軸承產業園區,推動企業從分散經營向集群化發展轉型。
2010年初,新昌正式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軸承之鄉”稱號,使新昌獲得了繼瓦房店“中國軸承之都”之后的第二張“國字號”軸承產業金名片。
2024年,新昌軸承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高端軸承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0%,實現了從農機維修配件到機器人關鍵核心的躍遷,產品廣泛應用于高鐵、風電、航空航天、智能機器人等領域。
得益于扎實的工業基礎、優越的創新生態,去年以來,新昌出臺《新昌通用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24—2027)》《新昌縣促進通用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5)》《新昌縣加強人才支持保障通用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舉措(試行)》,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裝“新引擎”。
如今的新昌,正在成為通用智能機器人組部件的制造高地。
旋轉的事業,奮斗的人生
有人說:軸承是機械的關節,軸承產業是旋轉的事業。浙江五洲新春集團有句宣傳語:世界因我轉動而美麗……
20世紀90年代末,東南亞遭遇金融危機,張天中的兒子張峰,彼時正擔任縣外經貿局副局長,毅然辭職幫助父親共渡難關。
張峰曾在軸承廠工作過,有軸承的情結;又長期受父親的熏陶,有企業家的魄力和風范;后來又提拔到縣外經貿局工作,熟知國家政策和外貿交易;再加上他銳意進取,很早就攻讀復旦、清華等MBA班,知識和境界不斷升華,辦公司的策略和措施更高一籌,五洲新春的發展突飛猛進。
2016年,在張峰的帶領下,五洲新春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后又不斷開疆拓土,實現從零件商到系統集成商的蛻變。
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創新成就了五洲新春的發展,創新也成就了新昌軸承產業的輝煌。
五洲新春早期為日企代工軸承套圈時,堅持將20%利潤投入研發,張峰很堅定,“不做‘萬能工廠’,只做‘不可替代的環節’。”
以風力發電機中的風電滾子為例,因為材料、制造精度等要求高,國內企業少有涉足。五洲新春攻堅克難,歷時兩年終于做出了能媲美進口產品的風電滾子。
再比如諧波減速器,這是機器人的“關節”,是關鍵零部件之一。公司不僅成功研發出諧波減速器柔性軸承并實現量產。而且突破同樣用于機器人的RV減速器關鍵零部件的瓶頸工序,實現圓錐滾子軸承量產。
截至2024年末,五洲新春已經擁有199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8項,在軸承和精密加工的各環節技術實力雄厚,產品在質量上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躋身于高端軸承和精密零部件生產企業行列。
目前,五洲新春已經與一批國內外著名跨國公司展開合作,包括德國BPW、意大利邦飛利、美國德納、日本大賽璐、中大力德、極亞精機、均勝電子、比亞迪、雙環傳動等。
近年來,五洲新春在精密機械制造加工技術基礎上持續探索轉型升級之路。公司依托以軸承為基礎的精密制造行業經驗,發展以高端行星滾柱絲杠產品為切入點的各類絲杠產品,廣泛應用于機器人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張峰常說:“做企業就像軸承運轉,既要承受壓力,更要找準方向。”當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沖向千億,公司順勢搶占先機,用精密制造藝術改寫中國智造劇本。
今年6月,五洲新春發布公告,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0,000.00萬元。其中,70,000.00萬元將用于具身智能機器人和汽車智駕核心零部件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剩余30,000.00萬元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人形機器人和智能汽車均為國家高度重視的新質生產力,得到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通過實施本次募投項目,五洲新春可以更好地搶占行業先機、開辟新的增長曲線,為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