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通證券指出,當前鋰價下,行業資本開支稀缺,高成本鋰資源在產產能減產、停產還將持續,看好在下游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行業景氣度提升的背景下,鋰礦及鋰鹽價格走出底部。
11月19日,鋰礦概念集體爆發,大中礦業、江特電機、天齊鋰業、融捷股份、贛鋒鋰業、中礦資源、永興材料、威領股份、盛新鋰能漲停。
11月19日,碳酸鋰主力期貨合約午后漲幅擴大逾4%,高見82900元。
行業拐點將至
2024年以來,受行業供給過剩等因素影響,鋰價整體處于下跌趨勢中。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平均價格由年初的10.10萬元/噸下跌至9月底的7.60萬元/噸,區間跌幅近25%,尤其是從5月初至8月底,碳酸鋰價格持續快速下跌,近乎腰斬。
受此影響,鋰電池產業鏈上游的鋰礦企業經營業績普遍承壓。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鋰礦概念股的27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的有15家,占比超過一半;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有12家;營收凈利雙降的有11家。
以天齊鋰業為例,近4個季度一共虧了65億元。2023年第4季度,天齊鋰業開始虧損,虧損金額達8億元。今年前9個月,天齊鋰業共虧損57.01億元。天齊鋰業稱,鋰價大幅下滑導致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及毛利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投身鋰礦行業時間不長的威領股份,同樣受到鋰鹽價格波動的沖擊。據披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2億元,同比減少55.48%;實現凈利潤-1.13億元。公司直言,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收入大幅下降是造成公司業績表現不佳的主要因素。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鋰價已難回“巔峰”,但未來下跌空間亦十分有限。8萬元/噸是碳酸鋰行業的供需平衡成本線。目前價格疲軟主要在于前期供給增長過快,未來隨著市場庫存逐步消化、高成本產能陸續出清,鋰價“磨底”的情況有望得到改善。
近日,MIN公告考慮到鋰精礦價格持續低迷,公司將從11月13日當周開始將Bald Hill鋰礦山過渡到維護狀態,從11月13日起停止采礦工作,公司預計鋰輝石選廠將于2024年12月暫停運營。
澳洲在產鋰輝石礦山停產,是行業供給出清的標志性事件之一。海通證券指出,當前鋰價下,行業資本開支稀缺,高成本鋰資源在產產能減產、停產還將持續,看好在下游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行業景氣度提升的背景下,鋰礦及鋰鹽價格走出底部。中信建投證券預測,鋰電行業將在2025年Q2迎來三年來第一次供需形勢的扭轉。
前景依然樂觀
普遍認為,在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產業高速發展的態勢下,鋰資源在新能源產業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碳酸鋰累計產量約為45萬噸。另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至9月我國碳酸鋰累計進口數量為16萬噸,同比增長48.7%。
事實上,國內鋰礦企業在資源開發方面并未停下腳步,產業鏈公司能拿到更多上游資源,便對未來發展多了一份信心和底氣。
雅化集團11月18日發布消息稱,公司津巴布韋卡瑪蒂維鋰礦項目二期日前全線投產。公司表示,瑪蒂維鋰礦項目一、二期將實現年處理鋰礦石230萬噸,年產出鋰精礦35萬噸。
11月17日,國城礦業全資子公司國城鋰業在四川綿竹新材料化工園區舉行了20萬噸/年鋰鹽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儀式。此前不久,川能動力也對外披露李家溝鋰礦項目工程建設已近尾聲。
江特電機今日觸及漲停板。據11月13日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現有兩條鋰云母制備碳酸鋰產線,兩條鋰輝石/鋰云母混線兼容制備鋰鹽產線,設計產能共計4.5萬噸/年。除自有云母原料外,公司外購的鋰輝石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北美、南美,采購價格隨碳酸鋰市場價格波動。
江特電機表示,近期下游對碳酸鋰的需求較為旺盛,公司庫存充足有望受益。目前,公司在宜春地區現擁有4處采礦權和5處探礦權。從已探明礦區儲量統計,持有或控制的鋰礦資源量1億噸以上。
贛鋒鋰業今日同樣觸及漲停板。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鋰化合物生產商及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近年來,贛鋒鋰業在全球范圍內收購了幾個較為優質且成本較低的鋰礦資源。其中,鋰輝石項目方面,公司的馬里Goulamina鋰輝石項目礦石品位較高,生產成本有較強競爭力。此外,公司的阿根廷鋰鹽湖項目在目前市場上的鹽湖項目中比較也具有成本競爭優勢。
贛鋒鋰業表示,鋰行業的供需特點是同時具備周期性和成長性。公司對中長期的鋰行業需求仍較為樂觀,但另一方面,隨著鋰價持續下行,行業供給產能逐漸出清,因此在當前鋰價背景下,預計明年鋰資源的供給增速會維持在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