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前三季度,圣達生物的業績大幅改善,公司持續推進研發創新、生產技術創新,積極拓展延伸產業鏈,努力尋求新的增長點。
11月15日,圣達生物(603079.SH)漲停。
2024年前三季度,圣達生物的業績大幅改善,公司持續推進研發創新、生產技術創新,積極拓展延伸產業鏈,努力尋求新的增長點。基本面日趨向好的圣達生物得到了資本市場的更多關注。
經營狀況明顯改觀
公開資料顯示,圣達生物是國內最早從事生物素和生物保鮮劑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在國內和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生物素領域,該公司是全球主要供應商之一,產銷量和出口額連續多年行業領先,產品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約為30%。
2024年以來,圣達生物的經營狀況出現明顯改觀。前三季度,圣達生物實現營收6.09億元,同比增長11.90%;歸母凈利潤為2167.9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圣達生物在三季報中指出,公司的產品銷售結構較去年同期有所優化。通過深化差異化競爭策略,深耕藥品級維生素賽道,同時加大清潔標簽產品的市場開拓力度,使得清潔標簽等高凈值產品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加,公司產品毛利總額增加,進而推動凈利潤實現增長。
多年來,圣達生物一直堅持主業發展不動搖,確保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不斷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圣達生物此前透露,公司上半年就已超量完成了銷售指標,各類產品均實現了增長。其中,生物素銷售量(折純)同比增長19.86%,創三年來最佳;葉酸銷售量(折純)同比增長21.16%,藥品級葉酸銷量同比增長13.78%,創新高。
推進工藝創新、產能優化
今年以來,圣達生物持續深化差異化產品策略,不斷整合現有資源,通過生產創新降本,推進產能優化和技術升級,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報告期內,圣達生物旗下的子公司均保持良好的上升勢頭。子公司新銀象依托優異的產品質量和成本競爭優勢,加強市場拓展提高銷量,市場份額顯著提升。其中,主要產品乳酸鏈球菌素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43%,納他霉素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57.04%,均創歷史新高。
據介紹,新銀象(溢滔)以項目制專項運營為抓手、打破傳統部門墻,推動TG酶和鼠李糖等產品本年度銷量持續增長,其中TG酶銷售量增長57.39%,鼠李糖銷量增長35.09%。
此外,新銀象、溢滔、通遼圣達的清潔標簽類產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0.32%,該產品的增長潛力巨大。清潔標簽包含例如芹菜粉、蔗糖發酵物等產品,所用原料是食品,做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產品。該產品也是食品的一種,但有別于食品添加劑,配料表相對更加安全。
與化學防腐劑不同的是,圣達生物通過微生物技術,利用糖等原料進行發酵,提取產物中有效的成分制成生物保鮮劑。生物防腐劑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為它更安全、更高效。
除在產品策略上不斷優化,圣達生物 還在產能方面持續發力。公司通過發揮安徽合成基地、通遼發酵基地的資源優勢,為公司維生素系列、環保型水基聚氨脂系列等合成類產品和生物保鮮劑、清潔標簽等發酵類產品提供上游原料支撐和產能補充。
圣達生物子公司通遼圣達建立3321事件化管理決策法,通過新工藝新裝備應用實現主產品
乳酸鏈球菌素、蔗糖發酵物降本增效的突破,其中蔗糖發酵物銷量實現大幅增長,逐漸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子公司安徽圣達進一步深化其作為產業延伸基地的定位,積極開拓自主創新項目,相關項目的建設均按照計劃展開。
布局前沿方向
覽富財經網注意到,圣達生物正在向生命科學的前沿方向靠攏。公司積極搭建了合成生物學平臺,該平臺由兩位國家千人專家合作引領,同時公司與國內知名高校之間的產業開發協同配合,搭建公司整體的技術平臺。
目前,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生物技術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
合成生物匯聚了多學科發展,基于工程化的設計理念,對生物體進行目標的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甚至創建了賦予非自然功能的“人造生命”,推動了從認識生命到設計生命的跨越,正加快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生物經濟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合成生物學在醫藥、化工材料、食品農業以及生物能源等多領域展現出顛覆性、滲透性作用,兼具綠色、低碳和循環等特點,具備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與技術發展的雙輪驅動下,合成生物正迎來黃金發展期。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生物制造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被定義為經濟增長新引擎。隨后,國內多個省市均提出打造生物制造產業集群,并將其作為后續的工作重點。
在底層技術方面,基因編輯、DNA合成技術、發酵技術、低成本高通量測序等都不斷取得新進展,推動從認識、改造生命向設計、創造生命跨越。在政策和技術的雙輪驅動下,合成生物迎來高速發展。麥肯錫預計,2030年至2040年,合成生物學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8萬億美元至3.6萬億美元。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下,掌握核心技術并不斷創新的圣達生物有望受益,經營業績或將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