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保預付制度執行之后,有望進一步緩解醫療機構的資金壓力,有利于醫療機構、醫藥流通、醫藥制造企業。
11月12日,醫藥板塊全線走強,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中藥等方向漲幅居前。截至收盤,藥易購、維康藥業收獲20CM漲停,中國醫藥、國際醫學、人民同泰等實現10CM漲停。
消息面上,國家醫保局辦公室、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醫保基金預付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國家層面統一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付制度,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光大證券認為,醫保預付制度執行之后,有望進一步緩解醫療機構的資金壓力,有利于醫療機構、醫藥流通、醫藥制造企業。
緩解資金壓力
《通知》明確要求,在國家層面統一和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付制度,進一步規范流程、強化管理,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國家醫保局表示,做好醫保基金預付工作是醫保增量政策之一,要將“預付金”作為“賦能金”,有效緩解定點醫療機構醫療費用墊支壓力,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保障,促進藥品和耗材企業穩健運行,推動“三醫”協同發展。
據了解,預付金是醫保部門預付給定點醫療機構用于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等醫療費用的周轉資金,不得用于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投入、日常運行、償還債務等非醫療費用支出。
《通知》同時指出,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修改和完善本地區的預付金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
天風證券分析稱,對于醫療機構而言,醫保基金預付有助于優化改善醫療機構日常運營的現金流和資金壓力,減小醫保應付未付費用造成的潛在應收及壞賬風險。對于醫保而言,提高了醫保的結算效率,有效調動了醫療機構診療的積極性。
三大方向暗藏機會
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醫藥板塊集體爆發,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中藥等方向領漲。截至11月12日收盤,長藥控股漲20.06%,藥易購漲20.01%,維康藥業漲20%。此外,國際醫學、塞力醫療、健之佳等多只個股收獲10CM漲停。
對于醫藥板塊接下來的機會,機構主要聚焦三個維度,包括:內看復蘇。外看出海,遠看創新。
“內看復蘇”是從時間維度來看,國內院內市場復蘇,因為去年的基數是前高后低,再加上醫療反腐的常態化邊際影響減弱,所以國內的院內市場呈現復蘇狀態,下半年業績增速有望提升。
“外看出海”是從地理空間來說,海外市場相比國內具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當地市場往往還具備更高的價格體系、更優的競爭格局等優點。越來越多國內優質醫藥企業不斷加強海外市場布局。
“遠看創新”是從產業空間來說,全球醫藥創新正迎來新的大適應癥時代,最近1至2年,在傳統的腫瘤與自免等大病種之外,醫藥產業相繼在減重、阿爾茲海默癥、核醫學等領域取得關鍵突破,行業蛋糕有望越做越大。國內醫藥創新支持政策陸續出臺,疊加美債利率下行預期,創新產業鏈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醫藥企業加速創新
2024年是醫藥行業實現驅動切換,依靠新技術應用,依靠出海開發新市場,逐步走出供給端“內卷”的關鍵時期。近期,醫保談判有望落地,對創新藥的支持將進一步確認,政策預期存在較大的修正空間。
面對市場出現的新變化,多家醫藥企業都做出了積極應對。位于陜西的盤龍藥業,擬對外投資成立合資公司,用于搭建新藥研發平臺,并實施一系列中藥創新藥物研發項目,主要涵蓋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及同名同方藥等多個領域。
盤龍藥業重點推進的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也不斷取得新進展。11月初,該公司的中藥配方顆粒首次發貨,展現出公司在中醫藥現代化道路上的堅定步伐和雄厚實力。中藥配方顆粒項目加速落地,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業績新增長點。
目前,盤龍藥業在藥監局上市備案的中藥配方顆粒產品共有211個。公司正在加速度備案,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備案300個,明年也將持續推進該項工作。
同樣位于陜西的國際醫學整體實力持續增強,公司醫療服務業務迎來高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旗下醫療機構學科建設持續發力,高新醫院開展新技術、新業務51項;中心醫院開展新技術、新業務23項。此外,該公司穩步推進科研項目,不斷深化國際合作,影響力持續提升。
除上述企業外,中國醫藥、東阿阿膠、白云山等藥業也在加速推動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未來有望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