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A股5300多家上市公司中,覽富財經精心挑選出十大“并購狂魔”。在發展過程中,他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并購大戲,無論是跨度,還是速度,都散發出濃濃的“激進”影子。
無并購不巨頭。
在A股5300多家上市公司中,覽富財經通過總資產、總市值、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商譽等關鍵指標,對2020年之前上市的大型民營/外資企業進行系統分析,最終從家用電器、電子、計算機、傳媒、醫藥生物、基礎化工、汽車、機械設備等不同行業中,挑選出10家上市公司。
在發展過程中,這10家上市公司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并購大戲。它們的轉型步伐,無論是跨度,還是速度,都散發出濃濃的“激進”影子,堪稱“狂魔”。
1、美的集團
美的集團創立于1968年,發源地為廣東佛山順德區。從一家鄉鎮企業起步,美的如今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年收入已超3700億元。美的成長歷程,也可以說是一部并購發展史。自1992年開始,操作過國內國外中大型企業并購案30多個。
2001年,美的收購榮事達;2004年,收購小天鵝;2008年,收購華凌空調……2011年,美的收購日本東芝白色家電業務;2014年,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2016年,收購意大利Clivet空調……通過一系列海內外并購,美的不僅獲得了先進技術,快速完善了自己的產品線,更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今年9月17日,美的集團在中國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功躋身“A+H”股上市公司行列。不僅締造了今年中企最大規模的IPO盛事,更為其全球化戰略布局注入了新的動力。
2、聞泰科技
“聞泰科技”這個名字,可能知名度不是很高,畢竟他幾乎沒有直接的C端產品。但是如果說“山寨手機”,就很耳熟了。作為手機ODM的龍頭,聞泰科技于2016年借殼上市成功。
2019年,聞泰科技花了268億收購大名鼎鼎的安世半導體80%的股權,而公司當時體量并不大,是真正的蛇吞象。這是我國企業第一次收購國際上先進技術的半導體公司,也是我國半導體行業最大的一次收購行為。隨之而來的是227億的巨額商譽,要消化掉,注定是漫漫長路。
2021年,聞泰科技又放出大招,收購“歐菲光”部分資產,代價是24億。隨著消費電子的疲軟,原本ODM已經在走下坡路,但是聞泰科技靠著一系列的布局,硬生生做出了增長曲線。
3、紫光股份
紫光集團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引領性和標志性的高科技企業,云技術和芯片技術領域很突出。其發展之路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13年之前,屬于校企中的“天之驕子”,有過高光也經歷低谷;2013年之后,通過混改后走上資本運作的并購之路,一路狂奔。
自2013年至2020年短短7年時間里,紫光集團斥巨資收購20多家公司,且多為不同類型的芯片公司。期間,紫光集團還曾提出擬以230億美元收購鎂光科技、拿下臺積電等豪言。
旗下紫光股份通過外延并購、內部整合,逐步由最初以ICT分銷為主,拓展成為以交換機、服務器、數字化解決方案為主的ICT全產業鏈公司。今年,紫光股份以151.12億元的價格收購新華三30%的股份,再度引發市場關注。
4、世紀華通
世紀華通成立于2005年,2011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持續經營近20年,其間主營業務發生了重大變化。2014年之前,世紀華通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2014年之后,世紀華通開啟一系列并購,先后收購了上海天游、無錫七酷等游戲公司,實現從汽車零部件生產到游戲運營的轉型。
其中,以298億元收購盛趣游戲(原盛大游戲),讓世紀華通在業內聲名大噪,同時還成了A股最大游戲公司。不僅如此,世紀華通還化身VC,以投資形式不斷拓展產業鏈布局,涉及游戲、人工智能、云數據等多領域。
高溢價收購給投資者描述了一幅進軍游戲行業美好藍圖的同時,也為減持套現“暗度陳倉”。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世紀華通董監高合計減持26次,合計減持28.6億元。
5、邁瑞醫療
在醫療器械行業,邁瑞醫療的地位無人可問,其“一哥”之名正是通過一系列并購煉成的。
1991年—2007年,邁瑞醫療先后并購了10家企業,這個過程中不僅將業務從最初的監護儀擴展至醫學影像、內窺鏡、IVD檢測、骨科器械等眾多領域,同時還吸納了多條國際營銷渠道。
但這些并購并沒有帶來足夠大的回報,邁瑞醫療從美國私有化退市被許多人解讀為并購成效不佳的證據?!傲粞蟆睔w來,邁瑞醫療的并購節奏也慢了下來。2016年以來,邁瑞醫療僅進行過HyTest(2021年)、德賽診斷(2023年)、惠泰醫療(2024年)三筆重要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惠泰醫療,邁瑞醫療豪擲66.52億元并購同為上市公司的惠泰醫療,被業界評為“科創板‘A控A’現金并購第一槍”,轟動一時。
6、復星醫藥
1995年,復星醫藥憑借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先賺了一個億,3年后于上交所上市。此后,這家藥企開始了“百余起”并購組成的擴張進程,陸續搭建藥品制造與研發、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醫療服務、醫藥分銷與零售網絡,一步步走上本土生物制藥首席位置。
從并購策略分析來看,復星醫藥更加注重全球化和高端市場的布局。2016年,復星以12.6億美元收購印度Gland Pharma 86%的股權,該交易當時創下中國藥企海外并購金額新紀錄。此外,復星醫藥以約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Alma Lasers公司95.20%的股權,這是迄今為止我國企業最大一筆對以色列公司的并購案。
今年以來,復星醫藥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先后宣布子公司復星健康擬分拆上市提上日程、減持印度子公司Gland Pharma股份。6月,公司公告擬通過吸收合并方式私有化子公司復宏漢霖,均引來市場多方關注。
7、龍佰集團
從名不見經傳到全球最大鈦白粉龍頭,龍佰集團通過一系列并購實現了蝶變。2011年7月15日,龍佰集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進入發展快車道。 2015年,鈦白粉產能國內第二的龍佰集團,募集百億元資金,收購國內鈦白粉行業龍頭——四川龍蟒100%股權,成為經濟界“蛇吞象”的經典案例。
隨著外部環境的多變以及內部企業的激烈競爭,龍佰集團也在不斷探索多元化發展之路。2019年,龍佰集團收購云南新立鈦業,拓展了氯化法鈦白粉和海綿鈦業務,同時收購東方鋯業,形成“鈦鋯共生,兩翼發展”新格局。2021年3月,收購中炭新材料100%股權,并拋出了系列投資計劃。
今年5月,龍佰集團原實控人許剛因病不幸去世。許剛生前持有的龍佰集團股份,分別由“90后”的女兒許冉和尚未成年的兒子繼承。
8、均勝電子
早在2004年創立之初,均勝電子主要專注于汽車功能件等零部件業務,但由于產品本身價值量的關系,公司盈利能力并不顯著。
不甘心止步不前,均勝電子開啟了并購擴張之路。2011年,均勝電子母公司均勝集團以1.79億歐元收購了德國普瑞公司76.18%的股權,正式涉足汽車電子業務。2016年,公司先是以9.2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公司KSS,成功切入汽車安全領域。同年,又以1.8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TS道恩,把業務版圖進一步拓展至車載信息系統。2018年,均勝電子又以“蛇吞象”之勢成功收購了彼時陷入安全問題的日本高田資產,此項收購金額高達15.88億美元。
憑借日漸清晰完善的業務版圖,均勝電子成功從汽車塑料配件商一步步升級為如今的汽車電子和智能駕駛安全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
9、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成立于2003年,2010年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主營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素有工控“小華為”之稱。進入2013年,匯川開始通過一系列收購行動積聚實力。
2013年,匯川技術收購工業視覺公司南京睿瞻科技,同年,收購注塑機控制器龍頭公司寧波伊士通,為產品線帶來了顯著的拉動效應。2015年,收購江蘇經緯,直接獲取軌交牽引與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和市場準入資質。2016年,收購上海萊恩,全面進入新能源乘用車行業。2018年,收購德國PA公司,完善了匯川數控機床及伺服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2019年收購上海貝思特,匯川的電梯一體化業務優勢進一步提升。
今年7月27日,匯川技術宣布完成對法國工業軟件公司 Irai 的全資收購。這一舉措在業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也為匯川技術的未來發展埋下了重要伏筆。
10、立訊精密
作為市值超3000億的上市公司,立訊精密目前貢獻利潤的大部分資產都是上市后收購而來。2021年,立訊收購昆山聯滔電子,打入蘋果供應鏈;2014年,收購了蘇州豐島,進入到可穿戴領域;2016年,收購蘇州美特,進入到聲學領域;2020年,收購緯創在中國大陸的iPhone代工廠,跟鴻海、和碩一起成為蘋果iPhone的三大代工廠。
此外,立訊通過收購實現的業務布局還包括:2011年收購科爾通和中國臺灣宣德,進入通信行業;2012年收購福建源光電裝,進入汽車電子;2012年收購珠海雙贏,進入FPC領域;2018年收購光寶,進入手機和PC攝像頭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立訊一路收購,商譽卻并不高。上述這些給立訊帶來巨大盈利的業務與資產,當時基本是以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收購的——典型的“低進高出”。
今年9月,立訊精密收購德國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萊尼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的股權,以進一步提升在全球汽車線束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