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各大廠商旗艦新機發布的時間來看,今年第四季度或將成為最近幾年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季度。
近期,各家大廠輪番發布旗下最新科技成果,推動消費電子行業熱度持續飆升。
在利好消息的帶動下,消費電子板塊今日(10月30日)再度走強,歐菲光收獲2連板。截至當日收盤,星星科技、格林精密收獲20CM漲停,福日電子、科森科技等個股也收獲10CM漲停。
科技巨頭再度對決
10月以來,蘋果、華為等手機廠商接連推出新產品,全球科技巨頭正展開新一輪對決。
有消息顯示,目前華為Mate 70 系列正在抓緊投產,為11月的上市做準備。11月部分零部件的計劃投產數相比Mate 60同期增加約50%。
據了解,華為Mate 70系列將采用居中3D人臉識別的等深四曲屏,屏幕分辨率為1.5K,后置居中類橢圓型鏡頭,Mate 70非凡大師將采用八邊形鏡頭設計,以提升產品的高端感。此外,該系列手機采用3D人臉識別和側邊物理指紋識別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更為重要的是,華為Mate 70系列首發原生鴻蒙系統,這是首個剔除了Linux內核和AOSP(Android開放源代碼項目)的代碼的鴻蒙系統。國元證券此前預測,華為Mate70(年內)出貨量將達到320萬部至350萬部。
除華為外,小米也在10月29日舉辦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小米15系列手機。該機型搭載驍龍8至尊版芯片,配置5400mAh電池,并將于10月31日10時正式開售。據介紹,小米15系列是小米有史以來最先進、最流暢的數字旗艦手機。
10月28日,蘋果推出了首批Apple Intelligence,并發布全新24英寸iMac桌面電腦,搭載了專注于AI功能的M4處理器,標志著其設備進入新時代。
市場份額方面,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內地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4%至6910萬臺。其中,vivo以1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出貨量為1300萬臺;華為以1080萬臺的出貨量和16%的份額位居第二,同比增長24%;榮耀以1030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小米市場份額為15%,出貨量為1020萬臺,位列第四;蘋果出貨量為1000萬臺,同比下跌6%,但重返前五名。
從各大廠商旗艦新機發布的時間來看,今年第四季度或將成為最近幾年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季度。除上述產品外,包括vivo X200、OPPO FindX8、榮耀Magic7系列以及一加13系列在內的多款旗艦手機也在近期密集發布。
概念股聞風而動
伴隨著手機新品的發布,消費電子板塊受到市場強烈關注。
歐菲光(002456.SZ)目前已收獲2連板。該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在智能手機領域,公司是行業內高像素攝像頭模組、中高端攝像頭產品的主流供應商。公司的多種光學鏡頭產品已進入國內主流手機廠商鏡頭供應鏈。此外,公司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模組和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模組均處于領先地位。
藍思科技(300433.SZ)與全球知名消費電子及汽車品牌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公司的業務涉及智能手機與電腦、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智能汽車及智能座艙等智能終端的結構件、模組等,涵蓋玻璃、金屬、藍寶石等材料。根據公司披露,前三季度藍思科技實現營收462.28億元,同比增長36.74%;歸母凈利潤為23.71億元,同比增長43.74%。
祥源新材(300980.SZ)透露,公司的相關材料已運用至華為全系列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中。此外,作為華為Mate 70系列的供應商,歌爾股份、領益智造等公司也有望受益于華為手機的銷量增長。
從盤面表現看,10月30日,星星科技、致尚科技、格林精密等實現20CM漲停,長盈精密漲近13%,波導股份、科森科技、福日電子等多只個股收獲10CM漲停。
行業景氣“V”型反轉
機構普遍認為,消費電子行業有望持續復蘇,迎來景氣上行周期。
財達證券在研報中指出,2024年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7079.90億元,同比增長30.27%;凈利潤合計284.56億元,同比增長34.70%。從2019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增速可以看出,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呈現“V”型反轉。
上述機構認為,未來在AI、VR等技術創新賦能下,預計2025年消費電子行業將延續復蘇趨勢,迎來景氣度上升周期。
華福證券分析稱,消費電子正處在短期企穩回暖、AI帶動行業創新周期來臨和巨頭新品催化不斷的三重拐點。AI率先落地手機等成熟消費電子產品,有望帶動量價齊升。短期來看,硬件變革適配AI負載,催化存量用戶被動換機。中長期來看,AI應用邏輯跑通有望縮短手機換機周期,帶動穩態年化出貨量增長。
此外,AI將加速新硬件形態的持續探索。比如AR/VR、手表等AIOT產品,有望在AR賦能下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加速消費電子新硬件形態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