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并購六條”出臺以來,并購重組市場更趨活躍。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購重組的最新進展。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并購重組概念股掀起漲停潮。
并購重組概念股延續強勁走勢。截至10月29日收盤,因賽集團、南華儀器、電投產融、萬通發展、至正股份等多股漲停。
自“并購六條”出臺以來,并購重組市場更趨活躍。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購重組的最新進展。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并購重組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其中,擬跨界轉型半導體行業的雙成藥業錄得26天23板,華立股份也因跨界并購斬獲11連板,合肥國資擬溢價入主文一科技錄得9天8板。
并購重組新鏡像
A股市場正在進入新一輪并購重組周期。據不完全統計,9月24日至今,首次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案例已近30單。據分析人士觀察,并購重組市場開始出現一些此前少見的“新鏡像”:
一方面,并購重組案例高頻出現,“蛇吞象”式并購、跨界并購、“類借殼”等創新交易模式涌現。
10月27日,海聯訊發布公告稱,杭州資本作為海聯訊的控股股東和B股上市公司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擬籌劃海聯訊和杭汽輪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海聯訊擬換股吸收合并杭汽輪B,具體是由海聯訊向杭汽輪B發行A股股票,杭汽輪B全體股東所持股份將按換股比例轉為海聯訊的A股股份。
公司A股股票自2024年10月28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海聯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杭汽輪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本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方案細節尚待進一步商討確定。
分析來看,上述交易呈現三大特點:一是罕見的“B轉A”新案例;二是“蛇吞象”式重組再現;三是該案例是杭州國資資本的內部整合。
另一方面,以半導體、創新藥等為代表,新興產業成為并購重組的主要領域,而且相關個股漲勢喜人。
以“并購重組+半導體”題材為例,人氣龍頭股雙成藥業并購奧拉半導體成妖,公司股價一度觸及40元,較2024年7月25日的4元低點,股價翻了近十倍。
光智科技并購先導電科,停牌前不到23元,現在已經漲到近100元,區間漲幅近5倍。先導電科曾于今年2月28日接受上市輔導,但最終被光智科技并購。
富樂德同樣收購的是半導體資產,其并購中欣晶圓半導體復牌一字板催化,中欣晶圓半導體于今年7月終止IPO。
值得關注的是,從短期來看,重組事件存在公告日效應。上市公司重大重組一般會經歷首次公告日、發審委審核通過日、證監會注冊日、完成公告日等時點。統計2014年至2024年6月30日實施、完成的1503次重大資產重組事件進行分析,首次公告日具有最為明顯的公告日效應,在事件窗口期內股價呈上漲趨勢,并最終在T+30日達到峰值,個股累計絕對、超額漲跌幅分別達到16.13%、14.97%,且上漲家數均過半。
挖掘下一個翻倍潛力股
綜合看來,目前市場對并購重組預期股的挖股邏輯主要有兩種。
一是從行業角度。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科技向并購重組將持續增多。尤其是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并購企業將迎來更大的市場機遇。
覽富財經從計算機、通信、電子、醫藥生物等高科技密集度較高的行業中,結合以下條件:市值較低(總市值低于30億元)、持股分散(第一大股東持股低于30%,前十大股東持股低于50%)、負債較低(資產負債率低于50%)、剔除ST股之后,經統計,合計有54只個股入選并購重組潛力股。
并購重組潛力股名單(按行業分類)
另一個是從并購特征角度。在分析人士看來,具有重組預期的上市公司有以下五類:
一是因外部市場環境變化以及中介機構被處罰等特殊原因導致終止重組;二是上市公司實控人曾承諾解決同業競爭或重組;三是上市公司同一實控人旗下公司IPO受阻后,或轉而謀求“類借殼上市”;四是上市公司易主后存在新實控人注入資產的預期;五是實控人或控股股東有優質科技類資產。這些公司未來都存在并購重組的預期。
并購重組潛力股名單(按特征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