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迎 欒小琛
編輯丨吳海珊
2024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的營收和利潤總體保持穩定,我們預計未來12個月情況與上半年類似。本文將分析未來12個月銀行業的展望,探討影響信用質量的主要驅動因素。
雖然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我們認為銀行能夠維持穩定的財務表現。一方面,由于息差收窄,銀行利息凈收入下降,銀行資本內生能力減弱;另一方面,銀行信貸增速放緩,銀行資本消耗速度下降。兩相平衡,預計銀行資本充足率會保持穩定。凈息差方面,資產端收益率會進一步下降,但同時存款利率大概率同步下行,凈息差會結束過去兩年的大幅下降趨勢,轉而呈現穩中有降的狀態。本文將通過對這些關鍵因素的深入分析,為讀者提供對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全面理解。
投資收益提振銀行營業收入
信貸業務的增速在2024年放緩,與當前宏觀經濟狀況相符。截至2024年6月末,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70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28%,但增速較往年有明顯放緩,低于上年同期增速7.85%。信貸資產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在于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減少,尤其是按揭貸款的新增量顯得乏力。展望下半年,我們預計業務增長趨勢與上半年保持一致。9月24日的按揭貸款利率新政策有利于銀行穩定按揭貸款總規模,但尚未看到按揭貸款規模大幅增加的拐點。
得益于強勁的投資收益,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基本保持穩定。2024年上半年,216家主流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1.06%,其中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了3.04%,主要由于行業凈息差同比下降了20個基點。然而,投資收益卻同比上升了31.21%,這主要歸功于上半年的債券牛市。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對凈息差影響約2個基點
我們預計2024年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將保持穩定。截至2024年6月末,商業銀行披露的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38%,較年初增長了0.26個百分點。這一增長主要歸因于幾項因素:首先,上半年進行了資本新規的切換,主流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因此大約提高了1個百分點;其次,上半年信貸業務增速不高;由于資本新規切換結合信貸增速放慢,風險加權資產較年初僅增加1.60%;最后,由于債券牛市,商業銀行盈利尚可,而且其他綜合收益增長很快,補充了資本凈額。
部分資本不足銀行的資本補充節奏取決于政府安排。目前,商業銀行融資穩定,流動性充足,仍具備以時間換空間的條件。
銀行業上半年凈利潤穩定。2024年上半年,商業銀行業實現凈利潤1.26萬億元,同比增長0.36%。上半年利潤增長的有利因素包括投資收益的快速增長及信用成本的總體穩定;利潤增長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凈息差的顯著下降。
LPR和存款利率的利差變化是決定凈息差變化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未來12個月資產端收益率還會進一步下降(預計今年4季度LPR還有20個基點的下調),另一方面由于存款利率大概率同步下行,凈息差會結束過去兩年的大幅下降趨勢,轉而呈現穩中有降的狀態。我們預計,2024年凈息差下降20-25個基點;2025年銀行業凈息差會較2024年下降5-10個基點。
9月24日央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政策對銀行業凈息差的影響不大。目前存量按揭貸款和新增按揭貸款的利率之間可能有50-60個基點的差距。如果沒有此次措施,隨著未來重定價完成,該差距會在一年之內逐步縮小;由于此次引導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附近,使得該差距的消失會在短期內迅速完成,短期加速了按揭貸款收益率的下降,本輪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對今年4季度凈息差的負面影響可能在2個基點左右,對明年全年凈息差的影響也在2個基點左右。
銀行資產質量短期不會有嚴重沖擊
商業銀行披露口徑資產質量保持穩定。截至2024年6月末,商業銀行披露口徑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56%,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平均關注貸款率為2.22%,較年初上升0.02個百分點。政府的房地產政策、城投化債的政策使得相關風險的釋放速度相對緩慢,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對銀行披露口徑資產質量指標造成嚴重負面沖擊。
根據9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宣布的政策, “金融十六條”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6年底。根據“金融十六條”,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未來半年內到期的,可以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1年,可不調整貸款分類”。這些房地產貸款的最終還款表現仍需持續觀察,但由于“金融十六條”在五級分類上給予的靈活性,我們預計銀行未來2年不會因為房地產風險而導致賬面上信用成本激增。
目前城投化債的進展符合我們的預期。高風險城投敞口對于銀行的影響主要體現為貸款利率下降帶來的息差收窄,而非撥備成本的大幅增加。很多城投正在用銀行貸款置換債券和非標債務,同時爭取銀行貸款降息。在城投化債過程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城投敞口從非銀金融機構和債券市場集中到銀行體系。這些敞口很可能利率低、久期長,短期內大概率不會發生重大信用風險,但中長期對銀行的久期管理和利差管理都會有影響。
商業銀行儲蓄存款增速強勁,保證了銀行業穩定的融資。截至2024年6月末,商業銀行住戶存款達到14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6.74%,增速高于資產端。這一增長趨勢主要受居民投資心態偏保守的影響,存款成為零售客戶青睞的投資產品。盡管上半年銀行存款利率下降了約20個基點,存款規模依然增長很快。我們預計下半年銀行融資將保持穩定,流動性將保持充足。
(李迎系標普信評金融機構評級部總經理;欒小琛系標普信評金融機構評級部總監。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