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何艷?????
編輯丨謝長艷
進入7月,白羽雞產業鏈迎來一輪大漲。數據顯示,7月19日當周,白羽肉雞苗價格2.81元/羽,周環比大漲32.55%;白羽肉雞價格為7.57元/公斤,周環比上漲3.84%。
近期,巴西暫停雞肉出口,或刺激國內雞肉價格進一步上漲。
從養雞企業中報業績預告看,黃羽雞養殖企業業績普遍回暖,而白羽雞企業則出現凈利潤大幅下滑現象。不過,隨著下半年供需格局改善,機構預期白雞價格有望上行。目前白羽雞板塊回調后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機構建議把握底部高彈性機會。
?
毛雞價格探底回升
雞苗價格連續上漲
今年上半年,圣農發展、仙壇股份、益生股份等企業中報預告均預計出現凈利下滑。同時,今年上半年肉雞價格運行高點出現在4月中旬,此后一路下跌,6月中旬白羽雞價格跌至7.01元/公斤的低點后,下游屠宰端增加開工率,提高收購價格,毛雞價格觸底反彈,毛雞養殖利潤小幅修復。
截至7月19日,白羽肉雞苗價格2.81元/羽,周環比大漲32.55%;白羽肉雞價格為7.57元/公斤,周環比上漲3.84%。7月19日父母代種雞養殖利潤、白羽肉雞養殖利潤周環比分別上漲0.69元/羽、0.91元/羽。
而近期,巴西暫停雞肉出口,或將刺激國內雞肉價格持續上漲。近日,巴西一家禽養殖場暴發了新城病(Newcastle),據估計,該養殖場大約有7000只禽類死亡,占比約50%。新城病是一種病毒性疾病,主要影響家禽和野禽,傳播性極強并有致死性,但一般不會傳染給人類。巴西農業部宣布該州進入動物衛生緊急狀態,目前巴西已暫停對中國等國雞肉出口。
據悉,巴西作為全球最大的雞肉出口國,也是我國最主要的雞肉進口來源國。2024年1—5月我國雞肉進口總量為36.9萬噸,其中從巴西進口的量達到21.33萬噸,占全部進口量的57.8%。從進口的品類來看,我國雞肉主要進口產品為雞翅、帶骨雞塊和雞爪,其中雞爪占比最大,2024年1—5月我國從巴西進口的雞肉產品中,凍雞爪和凍雞翅占巴西總進口量的 73.23%,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爪、凍雞翅分別占國內進口雞爪、雞翅總量的 42.74%、73.97%。
對此,浙商證券農林牧漁分析師鐘凱鋒判斷,巴西暫停對中國出口雞肉產品,短期可能沖擊國內雞爪、雞翅的供應量,或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國產雞爪、雞翅的漲價情緒;中長期若受禽流感疫病影響,巴西如果持續關停對我國的雞肉出口,國內可能擴大其他國家的雞肉進口份額或尋找新的進口來源國。
追溯白雞價格趨勢,“航班限制+禽流感”疫情影響下,2022年祖代更新量同比下滑近25%。從祖代看,2022年5月至今海外引種持續受限,國內自繁品種推廣使得祖代總量有所增長,但或存在由于結構變化引發的效率下降問題。從父母代看,2022年5月祖代引種受阻,在2023年下半年傳導至在產父母代存欄大幅下降。從商品代看,華福證券農林牧漁分析師趙雅斐認為,商品代的減量在2024年上半年已有所表現,體現在商品代雞苗價格2024年1—2月快速上漲,3月至今雖有所回落但依然堅挺。其認為,“后續隨著引種受限的逐步傳導,疊加下半年消費提振以及豬價上行帶動,白雞價格有望上漲?!?/p>
?
黃羽雞龍頭業績向好
養雞業務表現亮眼
從中報業績預告看,上半年,養雞企業業績出現分化。大致來看,黃羽雞企業業績回暖,而白羽雞企業業績預告則普遍出現凈利潤下滑現象。
在我國,肉雞主要包括兩大類:黃羽肉雞和白羽肉雞。黃羽肉雞是由我國優良的地方品種雜交培育而成的優質肉雞品類,國產率近100%,可以理解為我國自有品種肉雞的統稱。白羽肉雞則全部為進口品種,價格較低,養殖企業面臨國際市場的競爭。
先看黃羽雞相關企業,目前,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和湘佳股份均已發布業績預告,黃羽雞養殖“三巨頭”養雞業務全部實現扭虧為盈。
以頭部企業溫氏股份為例,2023年,公司銷售肉雞11.83億羽,同比增長9.51%,占全國肉雞總出欄數量9.1%,在同行上市企業中排名第一。
溫氏股份發布2024的年中期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2.5億元~15億元,扭虧為盈。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肉雞5.48億羽(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減少1.04%,毛雞銷售均價13.29元/公斤,同比上升1.51%。報告期內,公司養雞業務生產持續保持穩定,核心生產成績指標保持高位,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養殖成本同比下降,公司養雞業務實現扭虧為盈。
具體分季度看,2024一季度、二季度公司肉雞出欄量2.67億羽、2.8億羽,同比分別增長0.2%、下降1.1%;實現肉雞業務收入76.52億元、80.2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0%、1.2%。分月度看,4—6月公司肉雞銷售均價分別為13.21元/公斤、13.83元/公斤、13.68元/公斤,4-5月公司肉雞完全成本分別降至約12.2元/公斤、12元/公斤,華安證券估計6月成本在12元/公斤左右,由此推算二季度肉雞業務盈利約9億元。
另一家龍頭企業立華股份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凈利潤5.5億~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2.97%~201.42%,同比扭虧為盈;實現扣非后凈利潤5.15億~5.65億元,同比增長182.91%~190.96%。
近期,公司發布公告接受了多家機構的調研。具體來看,在7月22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包括中信證券、長江證券、國海證券、國盛證券、天風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等機構參與公司調研。活動上,立華股份表示,2024年半年度,公司銷售肉雞(含毛雞、屠宰品及熟制品)2.35億羽,同比增長10.69%。立華股份稱,公司黃羽肉雞生產成績處于近年來的較高水平,疊加上半年玉米、小麥、豆粕等主要原料價格同比顯著回落,生產成本下降明顯。公司上半年斤雞完全成本為6.1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3.48%;其中二季度斤雞完全成本為5.9元。
在業績的加持下,近期立華股份股價迎來一波小幅上揚,且被多家機構給予積極評級。比如,東海證券、廣發證券給予公司“買入”評級,國信證券維持公司“優于大市”評級,招商證券維持公司“強烈推薦”評級等等。其中,東海證券的評級理由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黃羽雞成本持續下降,盈利能力提升;二是,生豬出欄量快速增長,成本下降業績改善。
此外,主營業務為黃羽肉雞的養殖、屠宰及銷售的湘佳股份今年上半年也實現扭虧為盈。湘佳股份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至15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8351.15萬元;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1000萬元至13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8944.79萬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業績預計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玉米、豆粕等主要飼料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使家禽養殖成本下降。同樣,公司近期股價也出現小幅上揚。
?
白羽雞景氣周期來臨
把握估值底部機會
相比黃羽雞相關企業良好的業績表現,白羽雞企業則不盡如人意。
以中國最大的集祖代、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肉雞養殖于一體的白羽肉雞生產企業圣農發展為例,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000萬元至1.2億元,同比下降71.86%至81.24%。公司表示,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系雞肉價格低于去年同期所致,經公司以現有成本水平測算,報告期內雞肉價格較去年同期下跌直接影響的利潤超10億元。
此外,益生股份、仙壇股份、民和股份等均預計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以國內白羽肉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民和股份為例,公司預計2024年上半年虧損17000萬元至19500萬元。究其原因,公司表示,報告期內,白羽肉雞市場整體表現疲軟,行業景氣度較低,公司主要產品商品代雞苗和雞肉產品銷售價格低位運行,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收入減少,毛利下降,虧損增加;由于本期產蛋種雞對應的種雞苗采購價格較高,商品代雞苗成本上升等。
對此,方正證券分析稱,白羽雞板塊由于短期產能充足,行情較弱,但從中報來看,白雞企業憑借上下游一體化經營,平衡部分行情波動帶來的影響,仍然在低迷行情下取得一定盈利。并且上游的種源公司,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種苗價格仍然有所盈利。
下半年隨著需求的回暖,以及供給端進口量的減少,白羽雞行情將有所回升。
此外,近期這些白羽雞企業股價已普遍出現異動。比如益生股份股價出現5連漲,圣農股份則實現6連漲。
在開源證券看來,白雞板塊主要受兩大邏輯驅動。一是,2022年5—12月祖代種雞引種缺口已傳導至肉雞端,白羽肉雞供給偏緊有望貫穿2024全年。二是,伴隨豬周期反轉豬價上行,白雞價格有望共振向上。
根據白羽雞生產周期,2022年5月之后上游核心變量祖代種雞的減量有望在2024年傳導至下游,影響商品代供應。同時,歷史周期中雞價的上漲大多與豬價共振,2024年下半年豬價上漲有望與白羽雞價格產生聯動效應。在供應偏緊和需求支撐的雙重影響下,鐘凱鋒表示看好下半年白羽雞產業鏈景氣修復。其表示,“目前白羽雞板塊回調后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建議把握底部高彈性機會?!薄?/p>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