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疆乳企“麥趣爾”正處于輿論的風暴中心,不僅被曝出純牛奶違規添加國標要求不得使用的“丙二醇”,而且更被檢出是在生產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香精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純牛奶,還有許多奶粉品牌在香精上“翻車”了。那么大家為什么談香色變?它又為何受到各大乳企的“偏愛”?違規添加它的乳企被抽查出來后果如何?
麥趣爾純牛奶違規加“香精”
據了解,繼浙江省慶元縣市場監管局發布公告,指出麥趣爾2批次純牛奶因檢出“丙二醇”(0.32g/kg)不合格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又通報了對此事的初步調查分析。結果顯示:麥趣爾純牛奶中的丙二醇,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香精”所致。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20)的規定,丙二醇是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是允許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和食品用香精中允許使用的溶劑。
這個消息對于麥趣爾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這不僅意味著麥趣爾純牛奶中含有丙二醇,還存在香精。更重要的是,市場監管總局還組織對14家市占率高的企業以及麥趣爾,共23批次的純牛奶樣品進行抽檢。
最終,只有麥趣爾公司生產的6批次純牛奶檢出丙二醇,檢出值在0.264g/kg-0.363g/kg。這也意味著,目前麥趣爾已有8批次純牛奶都存在超范圍使用“香精”的情況。
對此,麥趣爾也發布情況核查進展的溝通函,強調是因為在純牛奶和調制奶兩種品類生產切換過程中未能有效清洗產品罐線的殘留調制奶,導致調制奶中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含丙二醇成分)混入純牛奶。
然而,有聲音質疑:“如果真的是香精殘留,要想達到0.03%的殘留量,調制乳的香精含量要大到爆表才行。因為通常食品中添加香精的量在0.01%這個數量級左右,如果添加到0.1%,那就是非常大的添加劑量了。我們就按1%來計算,那原來的調制乳香精中丙二醇的量得在3%左右(這還只是溶劑的量,香精添加量還要更高)。”[1]
如今,麥趣爾不僅純牛奶被實錘存在丙二醇和香精,調制乳也被質疑所含的香精含量可能超標。
奶粉領域也頻現“香蘭素”身影
除卻純牛奶外,香精問題其實在奶粉領域也屢有發生。就在今年6月,西班牙企業歐特大藥房(ALTER FARMACIA, S.A.)生產的,京東商城“巧麥母嬰旗艦店”經營的,依諾鉑歐嬰兒配方奶粉(1段)還被北京市場監管局通報,原因正是檢出維生素D、香蘭素項目不合格。
3月,合肥市場監管局通報倍恩喜(湖南)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合肥親語母嬰用品有限公司經營的,“倍恩喜嬰兒配方羊奶粉(1段)也被檢出香蘭素項目不合格,實測值為940.6μg/kg。
據了解,香蘭素是一種常見的可食用香精,天然存在于香莢蘭豆中。在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除了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單,以及較大嬰兒、幼兒配方食品(5mg/100mL)和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7mg/100g)規定了最大使用量外,食品用香料、香精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法律、法規及安全標準另有規定的除外。
那么為什么大家聞香色變?為什么要求0至6個月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對此,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在1段奶粉中添加香精,可能會增加孩子腎臟的負擔,長期食用還可能會增加日后出現偏食、挑食等風險;其二是在1段奶粉中添加香精,可能不利于孩子適應母乳。
違規添加香精企業遭重罰,口碑也會受影響
那么這些違規添加的乳企最后都怎么樣呢?據了解,目前“京東商城”已停止為合肥巧麥商貿有限公司經營的不合格食品提供平臺服務;同時,合肥親語母嬰用品有限公司罰沒8.31萬元,倍恩喜(湖南)乳業有限公司被監管部門罰沒699.51萬元。
此前,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也曾因雅培鉑優恩美力配方奶粉(1段),檢出香蘭素實測值為171.6μg/kg,并于2020年7月至8月進口上述批次產品45078罐,而收到上海市場監管局909.31萬元的巨額罰單,并沒收物品和違法所得343.74萬元。
事實上,對于企業而言,罰款或許還只是非經常性損失。更重要的是,品牌形象的崩塌,會令消費者的信任度下降至冰點。因為與其他行業不同,母嬰行業對于產品是否合規、安全十分關注和敏感。
據艾瑞咨詢《母嬰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前景分析》顯示,就母嬰產品的質量和材質,母嬰家庭重視度分別達到74.8%和39.5%,遠高于進行普通消費時對它們的重視度。
在市場競爭加劇,消費需求升級的當下,產品合規只是對乳企最基礎的要求。因為受精細化喂養、科學育兒理念深植等因素影響,新生代父母對于奶粉的選擇愈加嚴苛謹慎,除了要工藝好、奶源好,還要配方好、營養好、吸收好等等。
這也同步倒逼奶粉行業不斷迭代,向高端化、差異化趨勢發展。為了滿足消費者對中高端奶粉的需求,紛紛在有機、羊奶、草飼等奶源,或是在DHA、OPO、乳鐵蛋白等成分上下苦功。
放眼各行頭部企業,商海浮沉、拼到最后無非是長期責任與長期專注。奶粉品牌想要長遠發展,不僅僅要有戰略規劃、銷售手段,更重要的是專業和對產品的極致打磨。隨著國家政策收緊和監管從嚴,商業環境終將“良幣驅逐劣幣”。
資料參考:
1.《實錘來了!麥趣爾純牛奶真的違規加香精了!》,技術性吃貨,QC菌 and 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