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大基金投資一般以長周期為主,但終歸有退出之時,今年以來,國家大基金對一些公司發起了減持計劃。
文丨李壯
編輯丨承承??????
國家大基金投資一般以長周期為主,但終歸有退出之時,今年以來,國家大基金對一些公司發起了減持計劃。?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國家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共出現在40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相比一季度數據多出10家。最新數據顯示,對于一些持股時間較久的公司,國家大基金在獲得良好回報后選擇退出,譬如針對北斗星通這家公司,國家大基金繼去年以“退出需要”為由進行減持后,今年再度減持。
國家大基金減持7家上市公司
10月11日,通富微電發布大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因自身經營管理需要,持有公司170817547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1.26%)的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大基金一期”)計劃在本減持計劃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即2024年11月4日至2025年2月3日),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45527907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3%)。其中,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0351938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5175969股(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通富微電在公告中指出,國家大基金一期此次減持計劃的實施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在此之前的9月30日,中電港在《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中披露,持有中電港80790338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10.6317%)股份的股東國家大基金一期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1953080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2570%。
6月6日,燕東微發布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于2024年6月28日至2024年9月27日,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23982082股的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2.00%。然而,燕東微9月30日的公告卻披露,國家大基金在減持計劃時間未減持公司股份。
據上市公司公告,截至目前,國家大基金年內正在減持和已完成減持的公司數量合計達到了7家(見表1)。
表1 ?國家大基金年內減持名單
數據來源:Wind
因“退出需要”減持北斗星通
作為集成電路產業補鏈強鏈的產業投資資金,國家大基金持有一家企業的時間通常較長,退出也有嚴格的要求。
以國芯科技為例,國家大基金一期早在2018年以增資入股方式成為該公司重要股東。國芯科技于2022年1月6日上市,國家大基金一期當時持股1553.06萬股,占總股本的6.47%,這些股份于2023年1月6日起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在持有國芯科技股權5年后的2023年,國家大基金一期發起了減持事項。2023年5月6日,國芯科技發布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要,國家大基金一期在5月6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
公告中,公司表示,產業基金已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符合《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的特別規定(2020年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創業投資基金股東減持股份實施細則(2020年修訂)》關于創業投資基金股東的減持規定,且截至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之日,產業基金投資公司36個月以上但不滿48個月,故產業基金減持所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采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在任意連續6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因國芯科技當年回購股票以及2022年年度權益分派,國家大基金一期持股數量在當年6月29日(除權除息日)后又增至1842.2萬股,其計劃可減持股票也隨之發生了調整,從240萬股增至335.9999萬股,這部分減持股票在2023年9月5日至2023年11月9日完成。在當年減持完成后,國家大基金一期持有國芯科技股份數量1506.2萬股,占國芯科技總股本的比例降為4.48%。
今年6月末,國家大基金一期再度發起對國芯科技的股票減持,計劃在7月4日-10月3日減持不超過201.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0.60%。截至10月3日,國家大基金一期實際減持10.78萬股,未完成計劃減持目標,持股占比進一步降至4.45%。
在滿足一定的持有期限和相關要求外,國家大基金減持所持公司股份有的是為了退出,比如針對北斗星通的減持就是“退出需要”。
據了解,國家大基金一期在2016年參與了北斗星通的定增,彼時持有股票5875.44萬股,持股占比11.6%。
2020年7月9日,北斗星通公告稱,國家大基金一期為實現股東良好回報,計劃減持公司股份979.8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該減持計劃在當年完成。以同樣的理由,國家大基金一期在2021年也減持了北斗星通507.73萬股,占公司當時總股本的0.99%。
2023年6月1日,北斗星通再度公告稱,國家大基金一期因“基金退出需要”,擬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025.57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00%)。但到當年底,國家大基金一期實際減持782.78萬股,未超過計劃擬減持股份數量,持股占比降至6.63%。
今年以來,國家大基金繼續執行基金退出計劃。據北斗星通5月30日發布的公告披露,國家大基金一期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77.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8%。截至9月24日減持完成,國家大基金一期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實際減持公司股份887.42萬股,持股占比降至5%以下。
部分被減持公司獲得機構推薦
通過統計國家大基金減持的相關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長情況可以發現,這些公司基本面表現漲跌互現,并沒有一致的情形出現。比如,通富微電今年中報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11.83%和271.91%,而北斗星通的這兩項指標分別下降了66.42%和208.37%。這種現象表明,國家大基金減持上市公司股份主因在于其投資周期的要求(見表2、表3)。
表2 被減持公司營收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Wind
表3 被減持公司凈利潤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從基金持股角度來看,截至今年中期,通富微電、北斗星通、國芯科技、安路科技、江波龍的基金持股比例相比去年底有所下降,燕東微、中電港的基金持股比例有所上升(見表4)。
表4 被減持公司中報基金持股占比
數據來源:Wind
從券商機構最近一個季度推薦公司來看,上述公司中僅有通富微電、安路科技、江波龍獲得推薦。在最新研報中,對于通富微電,國聯證券基于公司先進封裝產業鏈地位愈加突出,作為核心供應商有望受益于AMD的AI產業機遇,全面布局先進封裝并逐步實現產業化落地三大因素,對公司給于“買入”評級。對于安路科技,民生證券也基于“盈利持續承壓,庫存管控成效顯著;部分行業下游復蘇跡象明顯,多款新產品導入推進;高強度研發投入,技術與產品布局完善”這三大理由給予了推薦評級;對于江波龍,長城證券以《TCM 模式升級突破模組天花板,打造國內”航母級”半導體存儲龍頭》為題給予增持評級。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