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何艷
編輯丨謝長艷
乘著華為海思概念股大漲的“東風”,深圳華強連續6個漲停,近期持續霸占股票交易軟件熱門股榜單。近期更是走出“一字板”行情。
華為海思概念股此次被爆炒源于9月份即將在深圳舉行的2024海思全聯接大會。不過,這一消息早在一個月前左右即已發布,而本輪市場表現從近4個交易日才開始。伴隨著大會日期臨近,概念炒作也一觸即發。
圖1:華為海思概念股市場表現
來源:同花順
海思全聯接大會召開在即
深圳華強是海思主要授權代理商之一
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海思”),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于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總部位于深圳,是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一家Fabless(無晶圓廠模式,又稱為IC設計商)半導體與器件設計公司。
海思專注于無晶圓廠半導體與器件設計,提供芯片、器件、模組和板級解決方案,涵蓋聯接、智慧視覺、智慧媒體、顯示交互等多個領域。海思同時還在手機終端、移動通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領域具備一定的技術積累,為華為公司相關產品提供高品質的芯片與解決方案,產品包括麒麟芯片、昇騰芯片、巴龍芯片、鯤鵬云計算處理器等。
2024海思全聯接大會將于9月9日在深圳開幕。據悉,這將是首屆海思全聯接大會,大會期間,海思將發布新品,并舉行星閃峰會、音視頻峰會、鴻蒙峰會、白電峰會等活動。
同花順數據顯示,華為海思概念股合計47家公司,總市值5965.26億元。
本輪市場表現中,深圳華強以連續6個漲停快速登上龍頭地位。
圖2:華為海思概念股(部分)按漲停次數排名
來源:同花順
對于公司的走勢,深圳華強18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對于近期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公司與海思的合作情況說明如下: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與眾多國際國內知名原廠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公司是海思的主要授權代理商之一,隨著海思陸續推出新產品,公司將加大海思產品的應用方案研發以及推廣力度,促進海思產品的市場拓展。
公司同時提醒投資者,新產品的推廣進度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有待觀察,請廣大投資者謹慎決策,注意投資風險。
回顧公司此前公告,深圳華強曾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表示,2023年在行業總體下行的環境下,部分產品線銷售額還實現了逆勢增長,深圳華強舉例的產品線包括海思。不過,深圳華強同時還提及了紫光展銳、尚陽通、思特威等本土優質產品線,海思在舉例中排名第二位。
圖3:深圳華強部分產品線銷售情況
來源:公司公告
業績仍在恢復期
但機構已提前關注
與火熱的市場表現相比較,公司業績仍在恢復期。
財報顯示,深圳華強自2023年一季報開始,連續5個季度凈利潤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為負。以最近的2024年一季報為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72%;而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4.19%。
圖4:深圳華強財務報表
來源:Wind
對于收入增長而利潤下降的現象,深圳華強列舉了4大理由,而其中第一大理由則是,報告期內電子元器件行業景氣度復蘇較為緩慢且不均衡,部分下游應用領域仍處于庫存去化、需求減少的階段,公司部分毛利率較高的業務尚未恢復增長,導致公司高毛利率業務占比有所降低、整體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對于深圳華強的財務表現,Wind對其一季度的最新財務評分為39分。
圖5:深圳華強Wind財務評分
來源:Wind
與不佳的業績表現相“呼應”,公司近幾年幾乎沒有研究報告對其進行覆蓋。
圖6:深圳華強研究報告
來源:Wind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5月底以來,機構對深圳華強的關注度明顯提升。自5月開始,連續4個月均有機構對其進行調研。
比如,最近的8月1日,天弘基金對公司進行調研中,就對海思相關情況尤為關注。對于公司與海思的合作情況相關問題,深圳華強表示,公司是海思全系列產品授權代理商,與海思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隨著海思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品類,比如星閃等,公司將加大海思各類產品的應用方案研發以及推廣力度,促進海思產品的市場拓展。
圖7:深圳華強機構調研情況
來源:Wind
而近期,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顯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亦主要集中于華為海思與公司的業務關系相關問題。
圖8:深圳華強投資者互動列表
來源:同花順
不過,深圳華強也在公告中表示,海思新產品的推廣進度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有待觀察,請廣大投資者謹慎決策。
(文中提及個股僅作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