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財報披露,鑒于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不再推進云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同時,阿里巴巴將堅決加大對阿里云的持續戰略投入,確保阿里云專注于“AI+云計算”發展戰略。
結合外部環境和云算計當下的發展態勢,暫緩拆分對阿里云未必是壞事,國內各大廠闊步發力云計算加碼AI,前端表面競爭的看似是應用,其背后競爭的是算力,是擁有高精尖芯片的數量。算力和芯片不能單純的用錢來證明其擁有的實力,和企業自身屬性有關,和資金背后的企業注冊地有關。
很多人知道阿里云在國內服務各行各業,坐上了頭把交椅,其實,阿里云在海外市場增長迅速,市場規模五年增長超20倍。這是非常亮眼的成績,讓國外對手很是嫉妒。當下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給每一個國際化的企業經營都會帶來不確定性,急于上市,提前給國外競爭對手暴露太多未必是好事。(這個對手不僅僅是企業)
從行業看,國內的AI+云計算落地的實際情況來看,還需要一段時間推進,不僅僅是阿里云,我們曾經統計過國內Top五朵云(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百度智能云、京東云)每家都在依托于集團優勢深入產業做滲透,做實施。雖然說智能化是大趨勢,但前期投入太大太大,沒有千億資本的打底在,國內做AI+云計算,是比較難的事。
從阿里集團戰略看,阿里集團選擇不急于拆分,且加大對阿里云的投入,不僅有利于阿里集團AI驅動戰略的協同,也有利于阿里云更好專注落地“AI+云計算”發展戰略。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是謀略,也是智慧。 “AI+云計算”的路還很長,希望國內這些云廠商槍口一致對外,在全球智能化時代多占有幾個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