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飛行器”巨頭,有空中“特斯拉”之稱的億航智能突遭“空襲”。
近日,做空機構登堡研究(Hindenburg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做空報告,指控億航智能(NASDAQ:EH)存在嚴重的財務欺詐和股價操縱行為。
報告中,登堡研究列舉了多項證據,包括億航智能虛增收入、隱瞞關聯方交易、高層管理人員涉及內幕交易等,并稱其實際控制人通過一系列復雜的交易結構,將大量利潤轉移到了海外,使公司財務狀況異常糟糕。
該消息一出,億航智能的股價也在短時間(11月7日)遭受了重擊,大跌12.7%。
而針對登堡研究的嘴孔報告,億航智能迅速發表聲明,強烈否認所有指控,并表示將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億航智能在聲明中表示,公司的財務報告是真實準確的,沒有任何隱瞞的關聯方交易。同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沒有涉及任何內幕交易,實際控制人也并未通過任何手段將公司利潤轉移至海外。
事實上,這已不是億航智能第一次被“空襲”。
早前2021年2月,做空機構Wolfpack Research就曾發布報告,質疑億航智是“精心策劃的庫存促銷活動”,對其產品,制造,收入和合作伙伴都撒謊。
隨后,億航智能針鋒相對地強勢回擊,創始人胡華智稱相關報告質量很差,漏洞百出,完全沒有試圖理解技術和業務模式,基于偽劣研究,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和對信息的誤解,
可盡管如此,億航智能當日其股價暴挫62.69%。
而從業務角度來看,億航智能訂單不斷。今年以后,公司相繼和與馬來西亞航空集團AEROTREE子公司Aerotree Flight Services有限公司、印尼航空企業Prestige Corp.子公司Prestige Aviation、泰國企業正大集團、農行廣州分行、青島西海岸新區、韓國SM娛樂公司、深圳市寶安區政府等國內外政企單位達成戰略合作協議,10月其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成功取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ype Certificate,“TC”),也是世界首張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認證。
但落地到財務表現,成立于2014年億航智能至今仍未實現盈利。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錄得營收3221萬元,同比增長57.82%;錄得凈利潤為虧損1.624億元,2022年同期則為虧損1.422億元。
再往前追溯,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整體呈下降趨勢,從1.8億元減少至0.44億元,但凈利潤的虧損情況持續擴大,從-0.48億元飆升至-3.28億元。
或許,正是業績的低迷,給了做空機構“可乘之機”。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11月8日,億航智能的股價明顯收復失地,大漲7.12%。
文 / 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