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平安集團旗下互聯網醫療平臺平安好醫生發布其2023年上半年財報。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錄得總收入22.22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下降21.5%。歸屬于公司所有者的虧損2.45億元,同比收窄47.1%;凈虧損為2.45億元,同比收窄47.2%。
財報中,平安好醫生將營收下滑歸因于受低戰略協同性業務收入下降,及部分業務經營模式改變影響。
近年來,平安好醫生積極進行旗下業務結構調整。2021年,平安好醫生宣布將醫療服務、消費醫療、在線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動這四大主營業務中后三項業務進行整合,合并為健康管理業務。自此,平安好醫生旗下業務僅為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兩大項。
此外,2021年,平安好醫生開始聚焦B端企業用戶,降低在C端的布局投入,如流量獲客等,還將此前免費的線上問診改為全面付費,并推出會員制度等。將而言之,將重心放在更賺錢的業務上。
據公司財報,報告期內,公司低戰略協同性業務調整基本完成。平安好醫生營收雖然因業務結構調整有所下滑,但其盈利能力也因此有所改善。
當前,平安好醫生的用戶來源可分為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客戶(F端)、企業客戶(B端)以及個人用戶(C端)。F端與B端客戶量在業務結構調整期內有一定增長。
依托母公司平安集團在保險業務上的優勢,平安好醫生通過“保險+服務”等模式不斷加強與平安集團綜合金融業務的協同,為自家F端業務增加客戶。
企業客戶B端方面,公司形成“易企健康”企業健康管理產品體系,建立了以“體檢+”和“健管+”為核心的兩大解決方案,并圍繞這兩大核心方案形成產品矩陣,以滿足不同企業的多元化需求。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內服務的付費用戶數超4,500萬,相較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服務的付費用戶數增長11.4%。
其中,F端過去12個月服務的付費用戶數超3800萬人,相較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服務的付費用戶數增長13.3%;B端過去12個月服務的付費用戶數達到約390萬人,相較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服務的付費用戶數增長90.2%。
在服務企業客戶方面,B端累計服務企業客戶達1,198家,較2022年12月31日的累計服務企業客戶數增長22.5%。
2023年上半年,公司業務結構的不斷優化推動公司毛利率水平不斷提升,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的26.6%提升5.6個百分點至32.2%。
與此同時,公司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和人員結構,加強投產管控,并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方式提高運營效率,使得費用投入大幅下降。其中,公司錄得管理費用756.7百萬元人民幣,下降136.2百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3%;錄得銷售費用450.3百萬元人民幣,下降89.4百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6.6%。
得益于高盈利能力的戰略業務收入不斷增長,和資源配置的持續優化、數字化運營效率的逐步提高,公司凈虧損由上年同期的463.9百萬元人民幣大幅收窄47.2%至244.9百萬元人民幣。
隨著平安好醫生低戰略協同性業務調整基本完成,公司沿著既定戰略前行,輔以降本增效能力提升,平安好醫生的財務情況有望進一步改善,盈利也有望得以實現。
作者/一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