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新生代父母開始注重營養元素的補充,這也使得保健食品在家庭消費支出中的比重增加。
然而,賽道紅利吸引眾多品牌角逐的同時,也伴生了諸多亂象。
近期,筆者就關注到,力血康渠道上宣稱,其不僅能夠改善缺鐵性貧血,還能解決新生兒黃疸、反復感冒和咳嗽、小兒腹瀉等問題,還和全國200多家醫院都有合作。
這款產品真如上述有奇效嗎?
如此宣傳到底是不是誤導消費者?
每天給新生兒吃16片力血康,到底調理還是害人?
以下是一家母嬰門店曬出的所謂“成功調理”案例,在圖片上清晰標有“新生兒黃疸,13天的調理,可以打預防針了!”字樣。而從其與消費者對話的微信聊天內容可見,該新生兒有黃疸,母嬰店推薦力血康片劑,并以一次2粒,一天8次,共計16片/天的量進行服用。
除了上述案例式曬單外,渠道門店中還有人曬出,多名尚在襁褓中的嬰幼兒,因為有黃疸,正在被喂食黑色呈液狀的不明食物,而從分享的文案中可見,該不明食物為“鴻儒牌力血康”碾碎后兌水攪拌而成。
從公開資料和醫院相關科普知識顯示,新生兒黃疸需要去醫院確診,若是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就醫,生理性的則不需要特殊治療。因為生理性黃疸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時最為嚴重。但一般來說,足月兒會在7~10天消退,早產兒則是在2~4周消退,此期間寶寶精神、奶量、睡眠、反應正常,沒有其他不適表現。
那么鴻儒牌力血康究竟是何物?
為什么門店渠道會大肆宣傳可治黃疸,還推薦母、嬰共食?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查詢信息可見,目前市面上已通過注冊的鴻儒牌力血康產品共有兩種,主要成分氯化血紅素,分別為:
1)鴻儒牌力血康片劑(衛食健字(2001)第0317號),保健功能一欄標注有“改善營養性貧血”,適用于“缺鐵性貧血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為吞食或嚼食,每日2次,每次1片。10歲以下兒童每日1次,每次1片;孕婦及貧血嚴重者每日2次,每次2片。
2)鴻儒牌氯化高鐵血紅素鋅咀嚼片(原產品名稱:鴻儒牌力血康咀嚼片,國食健注G20050559),其保健功能一欄信息顯示有“改善缺鐵性貧血”,并且明確寫著除卻缺鐵性貧血者外,其他人群不推薦食用本產品,尤其不適用嬰幼兒、孕婦、乳母。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為每日2次,每次1片,咀嚼食用。
從上述信息可見,力血康主要針對的就是缺鐵性貧血,根本不具備調治黃疸的功能。另外要知道新生兒是指出生到滿28天的嬰兒,在此階段,他們各臟器器官的發育和功能并不成熟,消化吸收及代謝等都處于偏弱狀態,如此過量服用不僅會增加肝、腎的負擔,而且還可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有專業人士介紹:“一般情況下,寶寶唯一需要補的只有維生素D。足月出生的寶寶,如果是母乳喂養為主,從4個月開始可以預防性補鐵,按體重每天補充1mg/kg液體鐵劑。對于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則建議從出生1月后補充元素鐵 2 mg/(kg·d),并根據貧血篩查情況,補充到12月或23月。”
事實上,就算是成人,如果血紅素鐵過高也會有健康風險。在《營養學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攝入過多紅肉或其他血紅素鐵補充劑后,過多的鐵元素可能成為“催化劑”,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產生氧化作用,使身體組織產生炎癥反應,進而傷害血管內皮等。一旦血管受傷,心臟也就處在“危險狀態”,很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
罔顧保健食品備案信息,涉嫌夸大營銷
除卻能調治新生兒黃疸外,筆者在調研期間,還發現不少母嬰門店為了快速動銷,謀取更大的的利益,非要罔顧保健食品“明確的人群限制”和“有限的預期用途”,通過防治關聯病癥,擴充產品功能。
就譬如,有母嬰門店宣傳:
“力血康片劑”女性服用氣色好、皮膚好、睡眠好?、月?經?正常了?、改?善脫發掉發、宮寒、免疫力強、產后?復原?快、奶水?充足?;一次10粒半小時緩解痛經;可以提高代謝降低過敏、有效改善小兒腹瀉、睡眠障礙、修復血管損傷;
“力血康咀嚼片”可以解決貧血、記憶力下降、增加受孕機率和奶水、改善睡眠、脫發掉發、可淡斑、改善痛經和月經不調、改善體虛和體寒、改善乳糖不耐受;高純度氯化血紅素,保護肝,加速酒精代謝,酒前10粒,提高酒量,不易醉;孕產期女性補充血紅素自身抵抗力強。
對比備案信息,不難發現多數母嬰門店在宣傳上已經觸及法律紅線。
因為根據《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管理暫行辦法》第七條規定:保健食品廣告涉及保健功能、產品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含量、適宜人群或者食用量等內容的,不得超出注冊證書或者備案憑證、注冊或者備案的產品說明書范圍。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八條也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含有:①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②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③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
以及第四十六條規定:“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農藥、獸藥和保健食品廣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其他廣告,應當在發布前由有關部門(以下稱廣告審查機關)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力血康可能面臨,“換證”危機和暗藏“安全”風險
此外,有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力血康片劑使用的衛食健字,目前尚存爭議,隨時有可能面臨‘換證’危機。同時,其也暗藏著‘安全’風險。因為以前的衛食健字做小白鼠實驗就能批,而現在國食健字的保健食品需要做人體實驗,而嬰幼兒和孕婦、乳母是不允許做臨床實驗的,所以說新換證的都需要把這些人群刨除在外,從力血康片劑和咀嚼片的不適宜人群就可以看出兩個證號明顯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藍帽子有兩種,分別是衛食健字和國食健字。據了解,“衛食健字”是國家衛生部2003年及以前的批準號,而“國食健字”是衛生部停止受理新的保健食品申報,移交由國家食品藥監局統一審批和監管后使用的批準號。
為便于統一管理,確保人民食用安全。國家食品藥監局分別于2005年和2012年出臺了清理換證方案征求意見稿,要求衛食健字號一律要重新審批轉為國食健字號。并且自2005年起,國家食藥監局施行保健食品批準證書5年效期制。
這也意味著,最后一批衛食健字號也應該在2019年審批過后消失,但由于國家食品藥監局不知出于什么考慮至今仍未定稿,這也使得不少企業打著“沒有規定即無限延長有效期”的擦邊球。
力血康跟醫院合作,還有處方箋為證?都是假的!
除卻對產品功能宣傳外,還有母嬰門店宣傳稱:“力血康與全國200多家醫院合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甲醫院包括:上海新華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兒童醫院等。”
對此,還有母嬰門店也曾發視頻宣傳稱:“熱烈慶祝!力血康已經進入廣東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內系統,直接走門診了!”同樣的,另外一家母嬰門店更是直接亮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門診處方箋,上面寫著:“2021年11月21日,腫瘤科教授門診、外購藥,病人看的是乳腺癌,開的是6盒鴻儒牌力血康片劑。”
然而,按照這個處方箋上面的掃描二維碼找藥房,搜出來的卻是“蘇州中潤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從事批發業為主的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宮愛武,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并無股權關系。
但在其運營的微信公眾號“中潤玉健康”中,更是有不少對力血康的夸大宣傳,包括:
嬰幼兒缺鐵、貧血的危害有多大?導致全身性供血供氧不足,引起營養消化、吸收、利用障礙,體重不達標、身高不達標、嚴重者昏厥、暈厥。
睡不著?睡前十粒力血康,終結睡眠障礙!老年人、學生、嬰幼兒,睡眠障礙折磨人。國家專利,最好的關愛,就是讓家人睡個好覺!
新生兒黃疸解決方案,單次兩粒,一天8-10次,3-7天穩步降黃疸等。
這些功能是否有效,上述已有定論。
為了求證力血康在醫院藥房銷售的真實性,筆者也隨機挑選聯系了上述宣傳中所提到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上海紅房子婦產醫院等。對此,醫務人員均稱:“醫院藥房沒有銷售相關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醫院憑處方使用“保健食品”,應認定其為藥品。可以直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具體有兩種情況:
一是保健食品若與藥品同名,則視為“以非藥品冒充藥品”,依照被冒充藥品的標準進行檢驗,并載明檢驗結果”。
二是保健食品與藥品不同名,則視為使用未獲得藥品批準文號的藥品,即依據《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二)項,認定為假藥,按《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進行處罰
誤導宣傳背后離不開上海鴻儒公司的推波助瀾
俗話說,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么多母嬰門店相似的超規宣傳和推薦超量食用的背后,其實也有力血康品牌商的推波助瀾。天眼查顯示:力血康是上海鴻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鴻儒”)旗下“鴻儒”品牌的產品,實際控制人為于茂泉。
據了解,于茂泉曾對外表示:“力血康就是用血紅素開發成的產品,對于一般人而言,如果有缺鐵表現,以前也沒有補充過正規的鐵劑,那最好一天吃六片,吃完后你會發現睡覺深沉了,皮膚細膩了,氣色好了,胃口好了,減少生病,可以增加懷孕幾率。”
此外,力血康品牌商在對母嬰門店進行產品培訓時,也會灌輸產品成分有防治其他疾病的功能。“新生兒黃疸屬于肝臟疾病,血紅素可以快速改善肝臟供血供氧,快速啟動和恢復你的肝功能,然后把膽色素排出去,才能解決黃疸問題。”力血康品牌商某講師說道。
在天貓平臺鴻儒旗艦店中,其官方竟宣稱:“力血康咀嚼片和片劑只是“劑型”上的區別,效果與核心成分都是一樣的。前者可以用溫水化開直接給寶寶吃,或摻在輔食中;后者則可以直接咀嚼。但是從備案信息上,二者在不適用人群上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也令人疑惑的是,為何鴻儒官方要混淆視聽?
力血康旗下宣傳的多項專利,實際根本未下證
另外,在消費升級、同質化嚴重、競爭加劇的當下,差異化、高端化已成為各家企業爭奪用戶心智的核心武器。在此之下,專利正成為各方勢力證明自身實力的必備要素之一。而鴻儒也利用專利來增加產品的權威性,便于獲取渠道和消費者信任。
根據宣發的廣告來看,其專利包括血紅素在改善睡眠障礙、痛經、小兒腹瀉,以及預防和/或改善流感病毒感染、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上的應用。然而,通過專利檢索發現,這9項專利中第一項根本查不到任何信息,而其他八項法律狀態仍處于“實質審查的生效”。
這也意味著,這些發明根本沒有拿到最終的專利權授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12條規定: 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
其實就算下證了,有業內人士也曾科普道:“專利的意義在于保護,而不是去論證這個產品療效與否,并且一個產品有效無效,毒副作用有多大,需要一個很長的檢驗過程,投入也很大,專利局也沒有資源進行這些檢測。”[1]
力血康售價高出同類型產品2-5倍
從產品定價上來看,力血康片劑和咀嚼片的售價均為358元/60粒。而同為國食健字,成分也以血紅素為主的,康恩貝長興牌血紅素鐵補鐵片售價69元/60粒還加送維c30粒;北京同仁堂魯潤牌血紅素鐵膠囊售價147元/60粒。
由此可見,力血康的價格基本上高出同類產品2-5倍。在此之下,也不禁令人疑惑,力血康的高價思維是什么?這些中間的高利潤到底被拿去干什么了?
同時以上,也讓人明晰了眾多母嬰門店為何對力血康如此宣傳。
目前,上海鴻儒旗下共擁有力血康片劑和咀嚼片,以及氯化血紅素鐵鋅片三款藍帽子產品。除此之外,還有佑樂元天然牛乳鈣片壓片糖果、佑樂元高鋅含乳蛋白固體飲料等普通食品。
企查查顯示:
2017-2018年,上海鴻儒公司先是因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了1880盒佑樂元鈣強化蛋白型固體飲料,以及罰沒78975.75元;
而后,又因佑樂元牛乳鈣片糖果商標不符合GB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要求,被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37960.06元。
對于母嬰門店來說,因為不想陷入價格戰,而轉型成為調理型門店,雖然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專業知識,但是為了銷售產品而進行夸大宣傳的也并不在少數。但是一旦觸及到法律紅線,那必定是會是地震級的。
不單單是罰款和消費者信任度下降。更關鍵的是,夸大宣傳背后可能會令消費者貽誤病機,而過量食用對身體造成損傷,也是需要其承擔的法律責任,比如郴州的大頭娃娃事件。
所以我們一定要謹守住行業底線,規范經營。記住,任何營養品只是預防作用,并不具備治病功效!
很多品牌在看到母嬰店主被罰后,卻對外界宣稱是母嬰店主自發行為,最大限度避免自己違規被罰的同時,把全部風險都甩給了門店。而力血康可能也不是例外,因為其在官方已經注明:消費者如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有質疑,或發現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也可以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
如今,在認知提升和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母嬰保健食品迎來了一個空前利好的時代。然而,紅利和內卷讓眾多品牌殺紅了眼,為了銷量不惜觸犯法律底線。可是諸多保健食品的大廈傾塌之案,難道還不足令眾多企業迷途知返?
參考資料:
[1].《能治愈95%新冠肺炎患者的“李躍華”,江湖神棍?還是民間神醫?》,作者:派智專利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