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有關房地產的利好消息不斷。
一方面是政策刺激:
5月15日,央媽放了個大招:對于購買首套住房的家庭,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20個基點。
按照4月LPR計算,最低可至4.4%。
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70多個城市出臺近百次樓市放松政策。
另一方面是房企接連傳來好消息:
4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召集6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及5家AMC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召開會議,商討為問題房企進行紓困。
首批紓困房企名單包括恒大、融創、世茂、綠地、中南、奧園、榮盛、陽光城、融信、富力及佳兆業等12家。
5月16日,碧桂園、龍湖、美的置業3家民營房企被監管機構選定為示范房企,將在本周陸續發行人民幣債券。民營房企發債終于看到曙光。
最近,TOP20房企、重慶最大的民營企業金科,也傳來了重磅利好:國資入股。
受行業形勢影響,當前,金科與很多房企一樣,遇到一定的困難,也承受著較大的經營壓力。
甚至,從去年底開始,圍繞金科的各種言語也接連不斷,稍微關注地產和樓市的朋友,或許都有所耳聞。
但最近,事情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據《21世紀商業評論》報道,金科在上個月和相關部門開了一個紓困專題會議,重慶方面制定了紓困措施,主要包括:
1. 分批發放紓困資金,以借款和質押項目股權的形式給到金科,目前已有3億元紓困資金到位;
2. 牽頭重慶的國企入股金科,正在接觸的入股對象包括重慶市兩江新區的平臺公司;
3. 階段性入股金科的項目公司,給項目增信背書,方便銀行貸款。
對于這個消息,我們從接近金科的知情人士那里予以了確認。另外,他們還透露了更多的信息:
資金方面,相關部門協調紓困資金,給予金科流動性支持;適度釋放金科在重慶項目的預售資金;金融管理部門給予金科融資、信貸方面的支持。
股權方面,重慶國企正組團和金科接觸,進行整體股權談判。這些國企包括重慶渝富、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重慶城投、重慶地產集團、重慶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等。
項目方面,重慶國企將參與經營或收購金科在重慶的一些代表性項目,比如金科南山、金科博翠未來等。
總之,重慶對幫扶紓困金科的態度非常明確——積極支持金科,幫助金科走出困境,助推金科健康、穩定發展。
如果不出意外,金科安全上岸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大了。
作為民營企業,能夠在關鍵時刻得到政府和國企鼎力相助,金科無疑是幸運的。
金科為什么會被幸運選中?
梳理下來,無非兩點原因,金科該救,也能救。
已經連續兩年位列重慶百強企業榜首,不僅是渝派房企的龍頭,金科還是重慶第一家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民營企業集團。
更重要的是,這家重慶土生土長的企業從1998年創立以來,其大本營就一直在重慶。
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金科股份實際控制人黃紅云在很多場合都堅定表示了扎根重慶的態度和決心:
“金科生于重慶,成長于重慶,金科永遠不會離開重慶?!?/p>
客觀地講,金科成立24年,對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做出了積極貢獻的,特別是在推動城市化進程、人居品質提升和公益慈善方面。
這樣一家民營企業,在整個房地產行業經歷嚴峻挑戰面前,遇到了困難,需要幫助。
相關部門和國企也及時施以援手紓困,想方設法助其渡過難關,于地方經濟、社會、企業、就業、民生來說,都是好事。
再說,金科目前的基本面還算穩健,自身也在積極努力,屬于“能救指數”較高的民營房企。
近期公布的金科股份年報顯示:
2021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23.10億元,同比增長28.05%;實現凈利潤66.88億元、歸母凈利潤36.01億元;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142億元,連續4年為正。
資本市場上,去年實現債券融資118億元,這在國內A股民營房企里面都是位居前列的。
融資渠道暢通,各類公開市場債務均按期兌付,中誠信、聯合評級等評級機構都維持了對金科的AAA級信用評級。
為了保證現金流,金科也在全力搶抓銷售和回款。
去年實現銷售金額1840億元,連續3年位居行業前20;銷售回款1853億元,回款率達101%。
難得的是,重重壓力下金科全力做好“保交樓”工作。2021年金科交付住宅面積約2175萬平方米,房屋套數約14.16萬套。
因此,金科自身“基本盤”的穩健,加上政府幫扶、國資入股,解決當前的流動性問題,并最終走出困境成功上岸,應該是十拿九穩的大概率事情了。
如果進展順利,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算是一針強心劑。
祝福金科,也希望更多的房企能夠柳暗花明,迎來曙光。
*本文來源于公眾號《兩江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