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牧原股份發布《2024年度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這是其連續第12年向社會披露可持續發展成果。作為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龍頭企業,牧原股份在報告中系統展示了其在綠色發展與生態共榮、高質量ESG治理、員工福祉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及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實踐進展。通過技術創新與可持續治理,不僅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更以可量化的成果為行業提供了ESG實踐的標桿樣本,這份報告背后,是牧原股份對“經濟、生態、社會效益協同發展”的深度踐行。
一、ESG治理:頂層設計驅動ESG長效落地
牧原股份將ESG治理深度融入企業戰略,設立了由獨立董事及非獨立董事組成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圍繞豬肉價值鏈及利益相關方的需求,秉持“誠信合規經營、食品安全、綠色低碳、合作共贏、關懷員工、造福社會”的ESG戰略定位,通過“決策-管理-執行”三級架構與制度化建設,構建了覆蓋全鏈條的ESG管控體系,確保可持續發展目標從戰略規劃到一線執行的無縫銜接。
同時,為推動公司ESG績效持續提升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將核心ESG議題指標納入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考核體系,確保關鍵可持續發展議題獲得有效管理,通過差異化設定績效考核權重,進行年度評估相關管理者對ESG績效的貢獻度,評估結果直接關聯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績效獎金分配。
通過“戰略融入—架構保障—考核驅動”三位一體的治理模式,牧原股份不僅將ESG理念轉化為可量化、可追溯的管理行動,更以制度化的剛性約束確保了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性。從戰略目標到績效獎金,ESG責任層層穿透,這種“責任與利益綁定”的治理實踐,將持續激發組織內生動力,推動牧原與社會價值的共生共榮。
二、綠色發展:全價值鏈減碳行動引領行業轉型
在“雙碳”目標驅動下,牧原股份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從飼料生產到終端消費的全價值鏈,秉承“不轉嫁成本、不遺留隱患、不推卸責任”的理念,建立了“零排放、無隱患、無臭氣、減霧霾、碳減排”環保五臺階目標,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升級,打造了一套種養循環、資源化利用的低碳養殖模式。2024年,參與起草畜牧業首個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畜產品》(GB/T44903-2024),推動行業標準化減碳。最終牧原股份實現全年溫室氣體減排量529.1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每公斤豬肉排放強度0.9052kg二氧化碳當量(根據2023年度核算范圍及標準計算),比2023年下降6%。
牧原股份價值鏈低碳行動:
種養循環:構建“豬養田,田養豬”的循環經濟模式,通過實現農牧結合、種養循環,把養殖廢水經過“固液分離—厭氧發酵”后,100%轉化為水肥資源,一點都不浪費。充分利用糞肥資源替代化肥,將養殖業從“污染源”轉變為“生態修復引擎”。2024年,通過糞肥資源化利用服務農田達472.08萬畝,較2023年新增20.01萬畝,替代化肥15.46萬噸,土壤有機質提升2.15%,減投增收13.53億元,土壤固碳總量達到144.7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低碳飼養:結合豬的最適營養需求,研發智能飼喂系統,實現一日一配方,并早在2021年向行業公開低豆日糧技術,農業農村部將其作為典型案例向全行業推廣,推動行業豆粕減量,降低行業氮排放。2024年,投入1.43億元推進低豆日糧應用,最終實現低豆日糧中豆粕占比為7.3%,遠低于行業水平,減少氮排放8.3萬噸,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6.1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降氨除臭:在所有養殖場推行降氨除臭工藝,通過智能化管控,將廢氣集中收集凈化處理,實現出風潔凈無臭,顯著減少氨氣的排放量。2024年,減少氨排放3.17萬噸,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4.8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能源替代:研發并應用熱交換系統的無供熱豬舍,從源頭上降低冬季供暖的天然氣和煤炭消耗,實現節能減排。2024年,減少標煤使用40.74萬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5.9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積極構建清潔能源體系,已在養殖場和屠宰廠廣泛應用光伏發電,截止2024年末,總裝機容量達588.90兆瓦,全年發電量2.05億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84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沼氣利用:2024年,新建23個沼氣利用項目,沼氣總利用量達3,725萬立方米,相當于節省天然氣為2,421萬立方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47.8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未來,牧原股份將繼續科學規劃減排路徑,保持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不動搖,設定階梯式目標,2025年實現溫室氣體總排放強度下降1.5%,2030年進一步降低20%,以年均超4%的降速持續優化生產碳效率,同時加速綠電規模化應用,明確2025年清潔能源替代比例達4%、2030年提升至30%,通過光伏、沼氣等新能源技術迭代,逐步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將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深度融入經營戰略,踐行從行業領跑者向碳中和先鋒跨越的行動力,為農業低碳轉型提供了可落地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三、食品安全責任:從全鏈可追溯到“高品質豬肉”
牧原股份秉持“為社會生產健康食品,提升大眾生活品質,讓人們享受豐盛人生”的經營宗旨,以“用生命守護品質”為承諾,生產高品質豬肉。構建“意識強化-制度規范-動態監管-閉環優化”的全鏈條食安管理體系。通過不斷完善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體系,已形成從投入品、飼料、養殖生產、檢驗檢測、生豬銷售、屠宰肉食到市場流通的全鏈條質量堡壘。持續的技術創新與全程管控,重新定義了“放心肉”的標準。未來還將構建超健康種豬選育平臺,使基因表達提升至90%-95%,提升選種精度,減少干擾因子,助力實現中國種豬選育自主可控。
牧原股份食品安全行動:
全鏈可追溯:用數字化守護“舌尖安全”
構建的“711”(“7”個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體系、“1”個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1”個牧原食品安全文化體系)全鏈質量管控體系,覆蓋飼料、養殖、屠宰到流通環節,實現“源頭可查、過程可控、責任可究”。
生豬福利升級:科學養殖提升肉品品質
將動物福利納入質量管理體系,通過“更安全營養的飼料和飲水、更舒適的環境、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更貼合豬的行為習慣、更合理的運輸和屠宰”五大維度改善生豬生存狀態。包括結合智能管鏈和智能飼喂系統,實現一日一配方精準飼喂,為豬只提供安全、營養均衡的飼料;配備水源超濾設備,病菌去除率達99.99%,為豬群提供充足、潔凈、新鮮的飲用水;自主研發的智能空氣過濾豬舍,能實時智能調節豬舍內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指標,對非洲豬瘟等病毒細菌攔截率可高達99.3%,進入豬舍的空氣接近ICU空氣標準,為豬只創造四季如春的健康環境,大幅提升養殖效率和產品品質等。
疾病防控體系:天網工程致力高品質豬肉
實施天網工程,致力于豬病凈化,通過凈化傳染源,切斷傳播路徑,保護易感群體,保護豬群健康,使豬群少生病、不生病。基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建立三級健康預警機制,為養殖單元配備巡檢機器人,搭載攝像頭、麥克風、熱成像儀等智能傳感器,采集豬群的圖像、視頻、聲音、體表溫度等數據,及時對豬群狀態進行監測,保證豬群的健康,有序推進從“肉品無抗”到“階段無抗”再到“全程無抗”,最終實現生產無抗、綠色、安全的高品質豬肉食品。
截止目前,牧原分別于2025年1月26日、3月12日,在西峽三場、西華十五場,通過北京華測食品安全無抗產品認證,標志著牧原以更高水平的健康管理、更嚴格的用藥管理等措施,實現更安全的高品質豬肉規模化生產,在“肉品無抗”上取得重要突破,為育肥階段實現無抗打下堅實基礎。
讓全程無抗豬肉走進千家萬戶,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質量宣言和宏偉目標,更是中國農業從"量變"到"質變"的產業革命。在食品安全這場永無止境的征程中,牧原股份正以"科技+責任"的雙輪驅動,書寫著中國食品安全的未來范式。
員工福祉與人才戰略:機制創新成就員工幸福人生
牧原股份通過職業發展、薪酬激勵、人文家庭關懷三大維度,構建起獨具特色的員工價值實現平臺,和覆蓋員工、子女、家庭的全面幸福工程,目前已形成“能力提升-價值創造-幸福共享”的良性循環,為行業人才管理樹立了新標桿。
牧原股份員工幸福工程行動:
薪酬激勵:從“打工人”到“事業共同體”
??用機制提升員工人生的高度。2024年,創新養殖技工薪酬方案,明確績效導向,讓每一位養殖技工清晰如何掙高薪,并在管理、技術、硬件上予以支撐,幫助員工養好豬,平均薪酬12.53萬元,優秀員工薪酬實現翻倍,高達2萬-3萬元/月,實現事業成功。同時,公司通過實施3次員工持股計劃與3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讓1.2萬余人次成為“企業股東”,共享發展紅利。
職業成長:從“人盡其才”到“價值實現”
全年投入7.2億元用于員工專業技能、領導力提升及職業化水平等方面的培訓,覆蓋率達100%。”連續推行16年的“師徒制形成“傳幫帶”的人才孵化鏈,2024年為7.91萬名員工匹配導師3.64萬名。此外,公司設立技術工程師、職能、生產多元化職業發展路徑,拓展晉升路徑,綜合考量員工的業績、能力、特質及個人意愿,實現人盡其才,讓每個員工的價值得宜實現,即使是免職干部,也可通過再歷練,重新考核競聘上崗,真正踐行“能上能下”的用人理念。
同時,依托職工代表大會和完善工會管理制度,保障員工知情、參與與監督權;暢通員工溝通反饋渠道,2024年,共收集員工反饋意見12,289條,涉及人事、薪酬、福利、餐飲等方面,投訴受理率達到100%。
家庭關懷:從“家庭幸福”到“代際成長”
用愛延伸員工家庭幸福的深度。從13.36萬名員工到13.36萬個家庭,秉承“讓每一個家庭都幸福”的理念,搭建全場景員工及家庭福利平臺,形成了覆蓋衣、食、住、行、用、育、康、情、財等九大關鍵領域的員工福祉系統性建設,提升員工及家庭幸福感。
用心拓展員工幸福的寬度。秉承“讓每一個孩子都快樂”的理念,搭建母子工程平臺,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組織家庭教育講座及員工子女托管,開展研學冬/夏令營、親子運動會、子女社會實踐等活動,為孩子提供學習成長機會,拓展視野,塑造健康心智,同時促進子女與父母間的交流與共同學習,讓9.39萬名員工子女在牧原樂園中成就精彩未來,享受豐盛人生。
五、鄉村振興:聯農助農共享產業價值
牧原股份將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帶動+技術共享+公益托底"的三維助農模式,走出了一條"企業做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牧原股份鄉村振興行動:
帶動就業:讓農民成為產業工人。
通過在全國 25 個省級行政區、109 個市、225 個縣(區)、1326個鄉村布局的養豬產業,為鄉村創造10萬余個就業崗位,優先吸納當地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達 12.53 萬元,并帶動 4 萬余名大學生投身農業 ,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種養循環:讓農民種地更有保障。
2024年,公司通過種養循環、聯農帶農等機制,布局全國25個省級行政區、109個市、225個縣(區),服務農田472.08萬畝,開展農技服務9,293次,覆蓋村莊14,482個,培訓農民28.2萬人次,助農減投增收314.33元/畝,全年助農增收13.53億元。
產業互聯:讓農戶“養好豬、掙穩錢”
構建產業互聯,聯農帶農,輸出“產品—技術—數字化—管理—人才—資本”等服務,與農戶共享資源與技術,共同創造,共享成果。2024年,向市場供應種仔豬612.4萬頭,服務養殖場(戶)6,334個,帶動養殖場(戶)專業化生產,實現共同發展。
公益助農:從“輸血”到“造血”
教育振興:自2003年起,持續開展聚愛助學系列活動,主要包括金秋計劃、春苗計劃、春雨計劃,改善鄉村教育條件等,將企業績效與教師獎勵掛鉤,截至2024年,累計捐贈1.20億元,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3.54萬人次;自2005年起,獎勵優秀大學生,以獎促學,截至2024年,已獎勵9.96萬名大學生,金額2.85億元。2024年度共發放獎學金4,988.05萬元,幫助1.74萬名大學生實現夢想。
惠民服務:持續開展惠民工程。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道路建設、路燈亮化、廣場修建、綠化及用水工程等惠民項目上累計捐贈1.07億元,覆蓋1,792個單位村,改善了社區居民的居住環境,極大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
志愿服務:成立志愿者團隊,倡導員工與大學生積極參與公司公益慈善相關志愿活動。2024年,志愿者團隊注冊員工達到9,702人,志愿服務時長71,852小時,服務足跡遍布全國24個省級行政區。
六、以ESG為錨,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從綠色養殖到食品安全,從員工共富到鄉村振興,牧原股份已用32年的實踐證明,企業不僅是經濟組織,更是社會治理的創新主體;企業的社會責任并非成本負擔,而是驅動創新的源泉。當612.4萬頭仔豬走進農戶圈舍、當65.93萬只愛心書包背在鄉村兒童的肩上、當40.89萬畝鹽堿地與沙漠土地被重新改良,當9.39萬個家庭幸福安康。。。。。。牧原股份這條"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共生"的道路,正為中國式現代化、企業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的注腳。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