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見》指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是當前抓好“三農”工作的關鍵之舉,也是我國實現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答題。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也就是中央一號文件。其中提出,要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
受消息刺激,2月24日,農業板塊表現活躍。截至收盤,朗源股份漲20.04%,華英農業、福成股份、東方集團、中糧科技等多股實現10CM漲停。
科技要打頭陣
事實上,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會對接下來的“三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202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
《意見》指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是當前抓好“三農”工作的關鍵之舉,也是我國實現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必答題。
業內人士分析稱,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豐富,包括現在的生物育種技術、無人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技術等,這些應用能夠有效改變農業生產發展的狀況,對我們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單產提升對增產的貢獻率達到80%,科技功不可沒。業內人士表示,要在較高基礎上繼續實現穩產增產,重心要放到單產提升上,因地因作物全力推進良田、良種、良技、良機融合,提高技術到位率,帶動糧食大面積增產。
從良種到良機,再到良技,《意見》提出要瞄準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加快國產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等研發應用,支持發展智慧農業,拓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低空等技術應用場景。
可以說,上述舉措靶向精準,找準了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突破口。
聚焦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的《意見》繼續聚焦鄉村全面振興,在布局結構上有新調整,重點強調了“兩個持續”“四個著力”。
其中,“兩個持續”分別是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戰。通過“兩個持續”,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
“四個著力”分別是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通過“四個著力”,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城鄉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縣域成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主戰場,同時也是推進城鄉融合的載體和切入點。縣域產業的發展要能夠帶動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走向共同富裕。
農業板塊多股漲停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往往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會給農業板塊帶來一定的催化作用。今年也不例外,在消息發布后,2月24日早盤農業板塊大幅高開。截至收盤,華英農業、福成股份、星光農機、莊園牧場、中糧科技等多只個股均收獲漲停。
東興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通過復盤過去21個“中央一號文件”帶來的板塊行情變化,可以發現該文件對農業板塊的催化確實存在。相關的主題性機會將在文件發布后一個月體現得更加明顯,農業板塊跑贏滬深300指數的概率高達86%。
其中,獲得超額收益概率較高的二級子行業分別是農產品加工、飼料、養殖業,跑贏的概率分別為67%、67%、62%。后續可關注農產品加工、養殖和種業等細分領域的機會。可關注托普云農(技術壁壘高)、隆平高科(種業龍頭)、牧原股份(規模化優勢)等企業。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發展,AI+農業領域有望涌現更多創新企業,助力智慧農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