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七公?
對于銀粉來說,2024年的日子是陽光燦爛的。年初至8月底,資本市場的銀行股一騎絕塵,交行+45%,農行+41%,工行+38%,建行+30%,招行+27%……
城商行中,已經奪得“一哥”寶座的江蘇銀行(SH600919)不遑多讓,不僅錄得約30%的漲幅,更于8月27日盤中創出歷史新高8.26元/股。
按照巴菲特的說法,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來回波動,并反映價值,即股價走勢與行業、企業的成長是正相關的。
江蘇銀行是否依循這條理論?我們從其剛剛發布的中期報告中探尋一二。
?
01 成長性遭遇“大考”?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實現營收416.25億元,同比增長7.16%;實現歸母凈利潤187.31億元,同比增長10.05%。
但在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路下行,政策支持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等因素交織的背景下,江蘇銀行的成長性也遭遇“大考”。
往前回溯,2023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的營收同比增長10.6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7.20%。
2021年-2023年,江蘇銀行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2.58%、10.66%、5.28%,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0.72%、28.9%、13.25%。
可以看出,雖然江蘇銀行的業績規模仍在壯大,但緩步慢行的跡象越來越凸顯。
而在今年Q2,江蘇銀行的營收同比增長2.88%,環比減少1.78%;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10.05%,環比增長7.15%。肉眼可見快“漲不動”了。
分析原因,利息凈收入“停滯”很致命。
眾所周知,銀行的營生手段一般就兩個:一個是利息凈收入,用放貸款收到的利息,減去拉存款支付的利息,即坐吃利差;另一個是非利息收入,也就是常說的中間業務收入,比如代銷基金、保險、理財,以及下屬的基金公司、理財公司賺的管理費等等。
2024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276.56億元,同比僅增長1.76%,營收占比為66.44%。
基于利息凈收入的龐大體量,以及一貫在銀行報表中的份量,其倘若“原地踏步”,沖擊還是很大的。
進一步地,則要歸因到凈息差。2024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的凈息差為1.9%,2023年上半年則為2.28%,本期大幅下滑38個基點,這給利息凈收入增長施加了不小的壓力。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相較去年同期的1.74%,下降了19.5個基點,但降幅較2024年一季度趨緩。作為對比,江蘇銀行凈息差降幅已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
拉長視線看,江蘇銀行的凈息差從2021年的2.28%下墜到2023年的1.98%,創收創利能力承壓。
?
02 是誰撐住了江蘇銀行的基本面?
盡管利息凈收入漲勢“吃勁”,但江蘇銀行的營收還是同比增長7.16%,優于諸多同行。究竟是誰撐住了局面?
從直觀的財務指標入手,非利息凈收入堪稱“肱股之臣”。報告期內,江蘇銀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139.69億元,同比增長19.74%,一舉穩住營收大盤。
這其中,投資收益80.84億元,同比增長37.41%;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30.30億元,同比增長11.30%。
圖源:江蘇銀行財報
不難獲悉,包括基金、資管信托、證券等在內的投資收益對營收的拉動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于報告期末,江蘇銀行的金融投資資產余額138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85%,占總資產的比重為36.78%。
江蘇銀行亦在財報中寫到,其持續優化調整資產持倉結構,強化投研與交易能力,堅持配置與交易相結合的策略,債券投資規模與效益貢獻顯著提升,公募基金投資收益率跑贏大勢。
事實上,在更加復雜多變的大環境里,銀行的“躺賺”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苦日子”、“緊日子”。該情形下,投資收益逐漸成為賽道倚重的發展新引擎。?? ?
但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獲取投資收益往往依賴于權益市場、債券市場的行情,波動性較大,持續性、確定性仍是個未知數。
再看凈利潤,除了營收增長帶來的利潤規模同步擴大外,“信用減值損失”和“撥備覆蓋率”也起到一定“助攻”。
2024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的信用減值損失72.99億元,去年同期則為72.99億元,減少近5億元;撥備覆蓋率357.2%,去年同期則為378.09%,下降約21%。
由于該兩項指標在銀行的報表中屬于成本科目,他們的減少或下降,都有利于釋放利潤,提振銀行的短期業績表現。
?
03 資產質量的B面
2024年上半年,江蘇銀行總資產突破3.77萬億,再次超越上海銀行,穩坐城商行第二把交椅,僅次于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維持1%以下低位,同比下降0.02%至0.89%,名列同業前茅。
從大的方向看,江蘇銀行的資產質量保持較高水準,資金“安全墊”也夠厚,但在細分領域卻不乏風險。
按照行業劃分,2024年上半,江蘇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較高,達到2.83%,比上年末上浮0.29個百分點。?? ?
圖源:江蘇銀行財報
不良貸款率同樣超過2%的還有批發和零售業,達到了2.08%,比上年末上浮0.18個百分點。
此外,《節點財經》注意到,江蘇銀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不良率和個人貸款不良率分別為1.58%和0.98%,分別較上年末上浮0.09個百分點和0.19個百分點。
除了個別細分領域不良率表現不佳外,江蘇銀行的內控、合規經營也引發關注。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開處罰信息顯示,年初至今,江蘇銀行已收到多張罰單:4月30日,因代客衍生交易產品管理不到位,江蘇銀行資金營運中心被罰款30萬元;3月20日,時任江蘇銀行如皋支行副行長的楊建明,因對南通分行員工行為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負有責任,被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特別在開年頭兩月,江蘇銀行竟然收到21張罰單,其中19張處罰當事人為相關負責人,2張均為銀行合規問題處罰。?? ?
1月29日,因涉及發放建筑企業貸款為房地產項目墊資,超工程進度發放房地產貸款,部分貸款存在月末沖時點,虛增貸款等8項違法違規行為,江蘇銀行鎮江分行被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292.12萬元
1月7日,因雙色機運營管控不到位;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兩項違法違規行為,江蘇銀行淮安分行被處以罰款95萬元。
綜合來看,當前江蘇銀行,以及眾多銀行股的逆勢上漲,更像是周期輪動中資金的無奈選擇的“避風港”,即“市場波動越大,在投資上越要求穩”。
*題圖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