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九月,我國上市公司紛紛對外完成了2024半年報披露。隨著一塊塊數據“拼圖”的完整,我國各行各業上半年發展情況全貌得以逐漸顯現。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身為農、林、牧、漁“四本行業”之一的漁業景氣度也受到了資本市場廣泛關注。
回望2024上半場,整個水產產業鏈的日子都頗為難熬。水產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戶投苗積極性普遍降低,導致2024年水產品存塘量下降。而下游市場的疲軟則直接導致水產飼料市場容量的走弱,從而加劇了水產飼料整體競爭,企業紛紛陷入價格戰。對此,居于本土水產飼料行業前列的粵海飼料管理層表示,“市場競爭是必然的,只有競爭才有發展,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產品質量的穩定以及不斷地提升。”而據粵海飼料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23.63億元。
盡管上半年態勢不容樂觀,然而展望下半場,水產行業則有望走強。有廣發證券分析師表示,隨著養殖成本大幅下降,當前水產養殖利潤整體明顯改善,大部分品種已恢復盈利水平,繼續看好水產料需求持續恢復。有資深行業人士同樣認為,水產產業鏈后續值得期待。一方面,水產品有著富含高蛋白、不飽和脂肪酸、易吸收等特點,營養十分豐富,是國民健康飲食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另外,從養殖層面來看,水產價格同比回暖帶動養殖戶投苗積極性增加,隨存塘提升,下游飼料需求有望恢復增長,進而拉動粵海飼料等一眾企業銷售增長。
水產飼料領域市占率居前
海外收購進一步拓寬國際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自設立以來,粵海飼料一直堅持深耕水產飼料領域。公司水產飼料產品豐富、種類齊全,覆蓋水產動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并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等全國重點養殖區域建立了生產基地和銷售網絡布局,產品年產銷量位居行業前列。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業務邊界也得到了拓展。目前,除水產飼料外,粵海飼料產品范圍還包括水產動保產品、水產品及水產品預制菜等。
今年上半年,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公司積極推進降本增效,持續深化經營管理變革。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同比分別下降29.25%、3.30%、4.43%,改革成效顯著。
與此同時,公司還加大了研發力度,注重提高產品力。通過提高飼料產品轉化與利用率,幫助養殖戶降本,從而增強了客戶粘性。據了解,早在去年,粵海飼料就開始持續推出低蛋白高轉化、低系數高生長、低損耗高健康飼料產品,這種易消化、吸收好、轉化率高的高質量飼料產品,使得魚蝦生長成活率高、長速快、病害少,在降低養殖成本的同時,大大減少動保產品用量及對水質的污染,得到市場普遍認可,使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公司簽訂了《關于收購I&V Bio Asia Co.,Ltd.股權之框架協議》,擬收購I&V Bio Asia Co.,Ltd(以下簡稱“I&V公司”)51%股權。據悉,I&V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品質活鹵蟲(即豐年蟲)幼體培育、加工、銷售為主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其開發的活體鹵蟲休眠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鹵蟲無節幼體生產的規模化和穩定性,能為客戶提供活的、可即用的、無病原污染的、營養更加均衡的鹵蟲幼體,從而進一步提高養殖產品成功率。
若收購順利完成,基于自身在水產養殖客戶網絡、資金、中國市場的綜合實力,粵海飼料將能利用I&V公司在豐年蟲及苗料技術的國際領先優勢,更好地提高中國蝦苗的質量,進一步提高水產養殖戶水產品養殖成功率,助力公司水產飼料技術的提升,從提高粵海飼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由于I&V公司通過控股或參股方式在在泰國、印度、印尼、越南、孟加拉、厄瓜多爾、比利時等地設有公司并正常開展經營,利用其在國際市場的布局,可以為粵海飼料在國際市場的擴張起到橋頭堡作用,有望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為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打開增長天花板。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