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寧生物(301301.SZ)發布半年報稱,實現營業收入31.95億元,同比增長32.2%,實現歸母凈利潤7.66億元,同比增長96.05%,成長性突出。值得一提的是,wind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從1.11億元大幅增至9.41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191%,盈利連年實現倍增。
對此川寧生物表示,主要系兩點原因,其一受抗菌藥物市場需求影響,主要產品量價齊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二,工藝技術不斷提升,產量增加,同時通過節能降耗,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本期凈利潤同比上升?;诖耍谥行沤ㄍ兜戎T多券商均給予公司“推薦”“買入”等投資評級。
公開資料顯示,川寧生物是抗生素中間體龍頭企業,主要生產硫氰酸紅霉素、頭孢類中間體(7-ACA、7-ADCA、D-7ACA)、青霉素類中間體(6-APA、青霉素G鉀鹽)等。近年來公司開辟了合成生物管線,并深度踐行“生物發酵”和“合成生物”雙輪驅動戰略,使得川寧生物主業務和增量業務雙向齊發,企業整體實現蓬勃發展。
抗生素中間體業務優勢顯著
抗生素中間體開發難度較大且核心技術壁壘較高,生產企業要有強大且持續的研發實力才能不斷滿足下游產品更新換代的需求。川寧生物在抗生素中間體領域的整體生產制備技術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抗生素發酵罐單罐規模大都在300m3左右,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將發酵罐體積容量增加至500m3,成為了全球抗生素中間體領域單體最大發酵罐。此外,川寧生物通過持續技術研發,攻克了全流程發酵酶法生產7-ADCA生產技術,成為了國內首家使用生物酶法生產7-ADCA的企業。
隨著全球抗生素需求的增長,抗生素中間體行業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且目前抗生素中間體行業競爭格局已十分穩定、市場需求飽滿、產品價格將依然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而川寧生物發酵、提取設備種類豐富,可以切換生產不同品類的產品,獨創的500m3更是大幅度提高了發酵罐單批次產量和效率,規?;б骘@著。據悉公司生物發酵項目占地1319畝,總投資逾80億元,建有一條硫氰酸紅霉素生產線、兩條頭孢系列中間體生產線、一條青霉素中間體生產線,一條熊去氧膽酸生產線,總產能約為16000噸/年,產能優勢明顯。對此有證券機構發布報告指出,下半年川寧生物主要產品硫氰酸紅霉素、6-APA、7-ADCA和7-ACA價格有望保持高位。市場需求釋放,發展勢頭向好,具有較強產能的川寧生物占據發展高地。
合成生物交付有望兌現利潤
當前,合成生物技術發展成為了傳統技術的充分補充和替代,廣泛用于醫療、化工、食品、農業、消費品等終端領域。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2023年約為151億美元。且根據麥肯錫的分析,預計2030年到2040年,合成生物學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80至3.60萬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川寧生物于2020年便“前瞻性”設立銳康研究院開展合成生物學產品研發,提前切入合成生物賽道。目前公司擁有多類優質的底盤菌種,研發產品聚焦高附加值天然保健品原料和化妝品原料、生物農藥、分子砌塊、醫美原料及動保類產品等板塊,打造的出糖苷類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黃酮類化合物以及萜類等化合物平臺,可延伸出100+化合物。此外,公司還擁有700萬+的自主IP酶庫、2000+實體酶工具箱、虛擬篩選以及全尺度模擬,運用多種代謝推動力推動產物合成。且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川寧生物旗下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麥角硫因、依克多因等多個產品已進入生產、銷售階段,公司也是首批實現產品交付的合成生物學企業。
此外,川寧生物是目前業內為數不多的完成了合成生物學從選品—研發—大生產的企業。據悉公司合成生物學項目占地591畝,分兩期建設,預計總投資為10億元,一期項目建設有化妝品原料、保健品原料柔性生產線兩條,主要產品包括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依克多因、紅景天苷、麥角硫因等。
長期以來,川寧生物一直堅持長期主義發展理念,未來也將通過持續的精細化管理及創新技術賦能,保持在生物發酵領域領先地位的同時,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專業視野和行業競爭力的合成生物學頭部企業,企業長期發展值得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