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國內領先的航空復材零部件研發企業——佳力奇(301586.SZ)正式登陸創業板。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航空復材零部件市場的民營企業之一,產品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并在行業細分市場已占據較為有利的競爭位置。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于航空工業的建設與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這不僅推動了航空市場的升級換代,進而催生了龐大的市場增量需求,也積極倡導并鼓勵民間資本的合理引入與參與。隨著航空制造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飛機主機廠紛紛采取更加開放與合作的姿態,將更多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任務外部化,這無疑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空間與機遇。
創新構建綜合業務解決方案
搶灘航空復材零部件千億市場
據首創證券研究報告預測,航空零部件制造業在整體航空制造業中的價值占比約為三成左右。基于這一關鍵數據點進行合理估算,在2022年至2030年我國航空零部件制造業的平均年度市場空間有望達到約1040億元。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佳力奇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工藝設計能力、配套加工能力的民營航空復材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目前,公司已成功承擔了多個型號航空復材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與制造任務,這些零部件廣泛應用于飛機的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系統、垂尾、方向舵等關鍵部位,有效降低了航空器的重量,并顯著提升了其性能表現。
在經營模式上,公司勇于創新,摒棄了傳統以產品加工或配套零部件生產為主的業務模式,轉而構建了一套以“材料設計+工藝設計+結構設計+產品制造與加工+質量檢測+技術服務”為核心的綜合業務體系。這一模式充分體現了公司的獨特優勢,為飛機主機廠、科研院所等多元化客戶群體提供了定制化、一站式的解決方案,進一步鞏固了與客戶的合作關系,推動了公司業務的穩健發展。
技術實力方面,公司構建了涵蓋材料設計、工藝設計、結構設計、工裝設計、仿真優化、制造控制、無損檢測、理化性能檢測等在內的全業務鏈完整技術體系。這一體系確保了公司能夠針對客戶的定制化需求進行專項研發,并高效地完成各類零部件的設計、制造與檢測工作。
在客戶合作方面,公司已與航空工業下屬八大主機廠中的四家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連續五年被航空工業下屬核心飛機主機廠客戶評為“優秀供應商”和“金牌供應商”,在航空復材零部件細分市場中占據了有利的競爭地位。
據招股書,公司預測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55億元,較2023年度增長19.88%;預測 2024 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8491.91萬元,較 2023 年度增長 8.36%。
工業數字化深度賦能
產品結構拓展多元化
公司秉持科技創新的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成功構建了一套包括柔性工藝設計技術、外形精準控制技術、非金屬工裝成型技術、缺陷控制技術、復雜結構整體構件膠接成型技術、高精密專用數控切割技術及覆蓋生產全流程的質量檢測技術等在內的核心技術體系。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已獲得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63項,并積極參與了11項國家標準的制定與發布。
在工業數字化領域,公司成功將復合材料制造工藝與數字化智能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引進國內外領先的五軸數控加工中心、超聲檢測設備以及自動鋪絲鋪帶設備,顯著提升了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及智能化水平。目前,公司已實現數控下料、激光投影鋪疊、數控銑切、自動化超聲探傷等自動化生產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成型工藝方面,公司不僅熟練掌握了熱壓罐成型工藝、模壓成型工藝等行業主流技術,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優化,有效降低了產品的內外部質量缺陷。
未來,公司計劃將現有技術拓展至更多先進復合材料應用領域,如航空發動機、直升機等新型飛機零部件業務,以及民用飛機、汽車、軌道交通等廣闊民用市場。
以本次上市為契機,佳力奇將通過完善產業布局、突破產能瓶頸、豐富產品序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積極開拓新市場等舉措,進一步提升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