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三生?
8月25日,賽力斯發布2024年半年報。數據顯示,賽力斯半年度營業收入650.44億元元,同比增長489.58%;歸母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增長220.85%。
這份半年報成績單的水平一目了然,而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賽力斯在公告中給出了解釋,簡單總結,首先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加;其次是公司控制成本,降低期間費用率;最后,則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即堅持技術創新,用新質生產力引領公司經營質量,從根本上增強公司硬實力。
其實,在國產新能源汽車賽道上,雖然看起來熱火朝天,但真正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并不多,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目前還是個非常“燒錢”的行業。賽力斯則是為數不多已實現盈利,且是大幅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
那么,賽力斯取得這一成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否持續發展?我們回到最新的財報,進行一個深度的分析。
?
01 何為倍增計劃?超額完成背后,國產豪車崛起
在業績增長目標上,賽力斯提到了“倍增計劃”,顧名思義就是業績翻倍。從今年年中報的數據看,賽力斯可以說超額完成任務,不只是翻倍,而是兩倍以上。
在營收、凈利潤大幅增長的背后,賽力斯財務報表上的其它數據也有了顯著提升。比如對新能源車企至關重要的現金流方面,上半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63.60億元,同比增長637.25%;現金方面,同期賽力斯的貨幣資金為426.12億元,同比增長370.82%;盈利能力方面,賽力斯的毛利率、凈利潤都在持續提升。
所以,從財報數據上不難發現,營收和凈利潤之外,其在現金流、現金儲備、盈利能力等核心指標上,賽力斯同樣在大幅增長,其經營狀況已實現正向循環。
當然,推動這個正向循環持續向前的最大動力,仍然是來自于消費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增加,是公司業績增長最為明顯的原因,也是投資者關注的首要問題。?? ?
根據賽力斯發布的7月產銷快報,其新能源汽車7月銷量達42,176輛,同比增長508.25%;今年1-7月累計銷量達243,125輛,同比增長369.95%,勢頭強勁。
單月銷量超過4萬大關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屈指可數,賽力斯可以說已經殺進了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賽力斯為國產品牌在豪車賽道上闖出了一條路。
所謂“豪車”,從價格上判斷一般是指價格在50萬以上的汽車,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就是“BBA”(奔馳、寶馬、奧迪)。長期以來,國產車企品牌想要染指這一領域,成績并不明顯。
但是,這一格局正在因為賽力斯旗下問界系列的崛起而發生改變。?? ?
作為賽力斯與華為聯合設計、聯合營銷的融合品牌,問界主要分為問界M5、M7、M9等車型,其中問界M9的定位就是均價50萬以上的高端車型。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問界全系累計交付181,153輛新車,其中問界M9上市以來累計大定超12萬輛,實現交付7萬輛,穩坐50萬以上車型銷量第一,持續創造中國市場豪華品牌車型銷售紀錄。
此外,問界新M5和M7的成績也很突出,其中問界新M7 系列大定突破24萬輛大關,新車型問界M7 Ultra上市僅50天,累計交付已突破3萬輛,刷新了新勢力車型交付速度的新紀錄。
7月29日,問界迎來第40萬輛新車下線,從第一輛開始算,用時僅28個月,成為最快實現這一里程碑的中國新能源品牌,刷新行業紀錄。
問界系列在不斷刷新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各種紀錄,從經營的角度觀察,這是賽力斯與華為深度合作的結果,雙方充分發揮了聯合業務優勢,將問界系列不斷推升,短短數年就打造出了諸如問界M9這款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 ?
但是,如果繼續研究問界系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最終會發現,產品自身實力是否過硬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
02 何為新質生產力?從產品迭代到強國工程
眾所周知,汽車產業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而新能源汽車又更進一步,集中應用了現代信息科技的眾多先進成果。如果新質生產力要選一個范本,新能源汽車當仁不讓。
所謂新質生產力,就是要以創新為主導,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掌握了新質生產力的企業,注定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賽力斯作為新能源汽車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從智慧工廠到整車技術,從增程技術到智能駕駛,圍繞新能源汽車的多個核心領域,其都已實現了創新和突破。
智慧工廠方面,目前,賽力斯已建設完成了三座全球領先的智慧工廠,其中的賽力斯超級工廠在設計之初,就明確了高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超級智慧工廠的定位,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生產,展現出高效、智能、尖端、綠色四大顯著特質,堪稱全球智能制造的標桿性工廠。?? ?
舉個例子,作為賽力斯超級工廠的智造核心技術,其萬噸超級智能壓鑄機能完成零部件的高度集成,可將87個零部件集成為1個,可將車身扭轉剛度提升23%,同時減少零部件之間1440個焊接點,大幅提升車身安全性能。
整車制造方面,賽力斯自主研發出魔方平臺技術,其可以打造轎車、SUV、MPV等不同車型,還是全行業唯一實現了兼容超級增程、純電、超級混動三種新能源動力形式應用,不僅實現了多技術路線的融合創新,還應用了行業首創的“智能安全”體系。
增程技術方面,賽力斯開發的智能超級增程系統入選第二屆世界十佳混合動力系統,而嵌入該系統的問界M9和新M7的創紀錄銷量,也證明了“買增程不如買純電”就是一個偽命題。問界新M7 Pro在增程模式下,綜合續航可以達到1250-1300公里,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 ?
智能駕駛方面,目前問界系列汽車均已具備智能駕駛功能,其中三分之二應用了高階智駕功能,約有三分之一車主使用輔助駕駛功能。隨著人機共駕、機器學習的深入,這一比例還在持續提升。
在賽力斯內部,問界系列智駕體驗活動邀請從未接觸過智能駕駛技術的員工,以新用戶身份進行真實用車場景的第一視角智能駕駛體驗,并形成體驗反饋機制,目前已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與寶貴的用戶反饋。
努力終究會得到市場認可,隨著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問界品牌的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
賽力斯發布年中報前幾天,8月20日,賽力斯正式加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汽車品牌強國工程,問界則成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汽車強國戰略合作伙伴”。得到中央媒體平臺的認可后,可以預見,賽力斯與問界的品牌傳播力和市場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
這一點,從資本市場對賽力斯的態度中,也可以得到印證。
?
03 何為價值投資?資本有預期,車圈有生態
近兩年A股的整體表現,相信已經不用多說了,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看賽力斯的表現,仍處于相對較高的位置。
巴菲特有句名言,“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最近幾年,賽力斯在二級市場逆勢上漲的亮眼表現足以證明,這家新能源車企有著過硬的實力。對于賽力斯的投資價值,眾多機構投資者都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在最新的研報中,方正證券指出,在智能化的領先優勢下,問界車型在不同價格帶、車型級別等領域產生銷量端的虹吸能力,疊加高端新能源市場擴容帶來的行業銷量增幅,推動訂單數量持續上升。其認為,隨著賽力斯新品的不斷推出,其銷量也會持續上升。
華安證券則認為,賽力斯核心業務聚焦于25萬元-60萬元豪華SUV市場,通過深耕問界系列,不斷推出改款和新款車型,保持產品生命力。同時,規模效應與產品結構優化將提升公司利潤率,而核心產品的平臺化設計與生產,將進一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
此外,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東吳證券、光大證券等眾多機構都表示看漲賽力斯,給予“買入”“推薦”評級。這些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賽力斯銷量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全年盈利有望實現突破。
當然,對于投資者來說,機構的觀點只是參考項之一,普通投資者判斷賽力斯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離不開華為。
這里先說結論,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只會進一步加深。
理由在于,從華為方面來說,在堅持不自己造車的大戰略之下,利用自己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是最理想的進入智能汽車生態的方式。在汽車智能化的大潮流下,這個方向不會改變,而賽力斯則是其眾多合作車企中,目前發展最為成功的一個,問界系列的銷量是最好的證明。?? ?
另一方面,對于賽力斯來說,華為的技術實力毋庸置疑,加強與華為的合作有利無害。而且,通過與華為的深度合作,賽力斯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實力。
賽力斯發布年中報的同時,其還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以115億元購買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持有的引望公司10%股權。今年上半年,華為引望的總營收為104.35億元,凈利潤達22.31億元。
可以預見,本次收購將對賽力斯投資收益產生正向影響。而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雙方是在以股權為紐帶,將雙方的戰略合作升級為“業務合作+股權合作”,夯實了雙方合作關系的可持續性,進一步打造問界系列,構建車圈的智能新生態。
這注定是一場雙贏的合作。
對于未來,正如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所說,“賽力斯不卷價格,我們最終是要卷品牌,有品牌才有價值。”
不難預見,隨著問界系列產品的持續熱銷,賽力斯的業績有望繼續保持強勢表現。從長期來看,賽力斯立足新質生產力,不斷深耕技術創新,其整體實力已位居國內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在此基礎上,憑借華為的深度助力,賽力斯有望引領中國汽車品牌更上新臺階。這才是價值投資最應該關注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