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煜
編輯|方圓
排版|王月桃
“白酒上市禁令”出臺一年來,資本“沾酒就漲”神話不復從前,但“賣酒”上市之心依舊蠢蠢欲動。
近日,江蘇虞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虞姬農業”)正式啟動上市與并購計劃,此前該公司剛剛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為復興資本。
繼順鑫農業之后,又一家以農業為名的公司走上了白酒上市之路。只是,資本退潮、行業調整,虞姬農業會是順鑫農業接班人嗎?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虞姬”何許人也?
虞姬農業在業內名不見經傳,這家僅成立3年的公司自出生以來就肩負著上市的使命。
7月,虞姬農業正式啟動上市與并購計劃,并與華泰證券達成合作,開始推進并購前的準備工作。此前,該公司獲復興資本5000萬元B輪融資。
這是虞姬農業繼2021年A輪融資后的再次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大“虞姬神酒”的品牌宣傳力度,擴大生產規模,以及新產品研發等。
據了解,虞姬農業成立于2021年10月14日,前身是成立于1958 年的國立“沂濤酒廠”,目前,虞姬農業從事虞姬系列酒的自主運營,主要推出“虞姬”“虞姬緣”“虞姬神”系列酒,還為洋河等上市酒業的基酒供應業務,同時輔以預制菜加工廠。
酒訊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虞姬系列酒價格跨度大,42度500ML虞姬·窖五區、42度500ML虞姬珍年5 售價89元/瓶,而42度500ML虞姬神售價2000元/瓶,銷量均不高,僅十幾位數。
圖片來源:虞姬食品店淘寶截圖
除了白酒業務,虞姬農業還發展預制菜業務。愛企查顯示,虞姬農業大股東為余紹平,持股比例55%,他在2003年時就成立了蘇州豪的食品有限公司,主營預制菜業務,并在2021年收購虞姬酒業。另外,虞姬農業子公司江蘇領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營預制或加工豬肉。
白酒、豬肉這些字眼不免讓人聯想到另一家白酒上市公司順鑫農業。這家1998年上市的公司也是多條腿走路,業務涵蓋白酒、豬肉和地產三大板塊,只不過近年來,這三項業務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困境。其中,地產業務累計虧損達到28億元。2023年6月,順鑫農業發布公告,掛牌轉讓子公司順鑫嘉宇100%股權,試圖剝離房地產業務。
而在白酒業務上,順鑫農業近兩年公司白酒業務營收顯著下滑。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支柱業務白酒實現收入68.23億元,同比下降了15.86%,占營業收入的64.41%。2020年—2023年,順鑫農業白酒整體銷量分別下滑3.84%、5.02%、24.4%、26%,降幅巨大。
圖片來源:酒訊制圖
無論是虞姬農業,還是順鑫農業,白酒企業多元化布局并不少見,看似高度重合的基因,實際上可能出現重大分野:順鑫農業上市之時是白酒快速成長期,以白酒為支柱產業,深潛大眾酒市場掘金;虞姬農業出生在白酒上市禁令之前,卻依舊試圖上市,作為區域酒廠前景未知。
酒訊就虞姬農業上市進度及白酒業務情況詢問虞姬農業方面,截至發稿,對方暫未回復。
02
又一個順鑫農業?
以農業為名、多元化布局,順鑫農業虧損之下,虞姬農業上市之舉能否復制順鑫農業的道路?
北京酒類流通行業協會秘書長程萬松認為,虞姬農業與順鑫農業不可同日而語,且牛欄山酒廠歸屬順鑫農業,有歷史的階段性因素在其中,不完全是市場因素使然。而虞姬農業與洋河酒廠之間,只是合作關系而已。自身已有的酒類業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陡然增長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復制順鑫農業的模式,可能性也不太大。
但就虞姬農業本身而言,上市如此吸引人,即便在當前極為艱難的情況下。2023年,全面注冊制“鳴鑼”,白酒被列為“紅燈行業”,從限制上市轉變為禁止上市,白酒上市之路幾乎被堵死。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但無論地方政府還是資本都對這家公司寄予厚望。身處酒都宿遷,虞姬農業自帶產地優勢。根據《宿遷市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全力把宿遷打造成“中國酒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世界綿柔型白酒發展引領區”。
另外,《宿遷市推進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確定了資本市場“蘇北領先”發展目標。在此背景下,虞姬農業成為地方金融辦重點扶持的第一梯隊企業,并為虞姬農業引薦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包括復興資本、華興基金、中信資本、盈達資管等消費行業投資公司,并設立有限合伙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
圖片來源:宿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眾號
相關資料顯示,此次B輪融資的領投機構復興資本是一家專注于投資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領域涉及消費、醫療、科技等多個行業。
此次投資虞姬農業,復興資本表示看好其品牌潛力及市場前景。
程萬松認為,酒類企業,尤其是白酒,企業的生命周期都比較長,是資本投資,尤其是以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為優先策略的資本所青睞。股市作為投資交易市場的主平臺之一,對以白酒為代表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標的的交易需求,必然是很大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03
上市路如何走通?
在嚴管趨勢下,酒企登陸 A股市場的大門關緊,上市變得愈發困難,無論是虞姬農業還是其他含酒精的企業IPO都是一道坎。
酒類分析師肖竹青認為,白酒企業在國內上市的可能性為零,白酒行業屬于國內證券交易所不再受理上市材料的目錄企業,未來只有可能爭取香港或者海外上市。
2023年4月,珍酒李渡以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國醬香白酒第二股身份登陸港股市場,給很多白酒企業帶來希望。
圖片來源:珍酒李渡集團公眾號
而港股白酒第二股花落誰家,也成為白酒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2023年7月,金沙古酒啟動上市準備工作,計劃2027年完成港股上市;2023年6月,華昱高速相繼發布2項涉酒收購計劃,加碼布局白酒業務。
盡管虞姬農業并未透露上市地點,但選擇無外乎香港或海外。酒訊梳理發現,近年來不少酒企選擇赴美上市。1月,山西華鑫酒業發展有限公司實質控股公司ORANCO, INC.在美國證監會公開披露招股書,擬從OTC轉板納斯達克上市。去年5月,娃茅酒業宣布將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去年3月,酒產品分銷商富谷集團擬轉板納斯達克上市。
圖片來源:娃茅酒業公眾號
業內人士認為,禁止白酒在主板上市對白酒企業與投資機構都造成一定影響,但想要上市的白酒生產企業,應該弄清楚為什么要上市。如果確實是因為發展資金陷入瓶頸,還可以通過其他路徑上市。如果上市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還是通過自身積累使發展更加穩妥。目前業內仍有一些優秀的中小酒企,通過扎實做產品、打市場,不靠資本助推也可以好好活下去。
顯然,上市并不是酒企發展的唯一選擇。尤其對虞姬農業這樣一個年輕的企業而言,白酒行業期待下一個上市公司出現,也期待區域酒企在資本助推下實現長期發展。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