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煜
編輯|方圓
排版|王月桃
國潮小酒館、非遺體驗活動、酒瓶上的文物元素、年節的白酒IP……萬億國潮賽道,酒業品牌實力弄“潮”。
近日,《2024深圳市鹽田區·胡潤國潮品牌百強榜》發布。榜單顯示,酒類行業有5個品牌上榜,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江小白、珠江啤酒、梅見。
圖片來源:胡潤百富公眾號
當國潮聲勢漸大,傳統酒業迸發年輕活力,觸發情感共鳴的消費潮流。但價格越來越貴、文化內核空缺等問題不容忽視。市場魚龍混雜,“國潮風”刮過后,哪些品牌能經得起文化與市場的雙重考驗?
01
登陸國潮賽道
國潮,就是將中國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結合,將其賦予到服飾、食品、酒類等各種載體,表達獨特審美主張,并伴隨著國產品牌的營銷加速“破圈”。
2023年,中國國潮經濟市場規模達到2萬億元,同比增長9%,預計2028年將突破3萬億元。
面對萬億國潮賽道,酒業加緊搶灘登陸。在《胡潤國潮品牌百強榜》中,貴州茅臺、華為、五糧液,被列為價值最高的國潮品牌前三名。其中,貴州茅臺的企業價值達2.12萬億元,遠超其他企業。
圖片來源:胡潤百富公眾號
既是酒業老大哥,也是國潮榜單的領頭羊,貴州茅臺緊跟“國潮”步伐。在傳統元素挖掘上,近年來,茅臺連續打造二十四節氣酒、散花飛天、巽風酒、生肖酒組成的茅臺酒文化產品矩陣。今年,茅臺還結合“年度色”提升美學附加值。
圖片來源:小茅i茅臺公眾號
另一行業龍頭五糧液也以“國潮”為重要抓手,除了文化產品,五糧液更注重落地活動。如“和美全球行”“五糧液·第53屆成都國際熊貓燈會”、全國上千場“和美團圓宴”等活動,提高和美文化這一IP聲量。
圖片來源:五糧液集團公眾號
老牌企業以文化為核心樹概念、推產品,年輕品牌則以潮流為錨點親近年輕人。江小白、梅見同列榜單,早期的江小白,靠瓶身的扎心文案拿捏了一眾年輕人,近年來江小白開起小酒館、推國潮插畫包裝,主打“貼地”的潮流文化;梅見作為江小白的子品牌,承襲了其營銷本事,但主打東方元素,如植入河南衛視的《2022中秋奇妙游》、與天貓攜手舉辦東方梅酒節、新編李清照《梅花三弄》,雖然都是常規動作,但貴在目標明確,始終圍繞東方青梅酒發力。
相較于白酒企業,啤酒發揮空間更大。作為唯一上榜的啤酒企業,珠江啤酒也是在產品、包裝、場景、營銷等方面火力全開,精準踩中年輕人的神經。一邊是跨界營銷,包括與廣州博物館開展跨界合作舉辦“潮啤”海報及包裝設計大賽,與廣貨老字號陶陶居跨界聯動,另一邊則是通過啤酒+音樂、體育、餐飲等不同場景破圈。
除了上榜企業,近年來一眾酒企都在玩跨界、搭場景、拼創意,將產品與“國潮風”結合。劍南春攜手三星堆推出“青銅紀”“青銅紀大立人”,瀘州老窖新酒業成立占位“國潮酒咖”的百調酒館,各啤酒品牌將啤酒節和地區文旅資源融合,一度受到人們的追捧。
圖片來源:各官方公眾號
02
搭建價值高地
國潮起風了,這股旋風在企業營銷中獲得了空前的流量,但當所有品牌一擁而上,迎合市場時,有些國潮卻做成了夾生飯,市場難以買單。
近年來,白酒企業越來越偏愛文創酒。其中,成系列并持續推出的除了上述提及的茅臺二十四節氣酒,還有舍得的“品味舍得·江河萬象新限量禮盒套裝”“品味舍得·中國神話人物套裝之挑戰精神”等文創產品,習酒的“境遇東方”“境像東方”等包含東方傳統美學元素的產品。天佑德、汾酒、杜康、西鳳酒等品牌均推出相關產品。
文創酒一大顯著特征就是價值溢出。以小糊涂仙為例,當前主要產品的價格集中在百元至千元。該公司近年發布了小糊涂仙·睿 睿鑒東方系列(天問)、柿柿如意文創酒等文創產品,售價覆蓋3588元/瓶-9999元/瓶。
但高溢價的文創酒市場未必買單。酒訊在電商平臺小糊涂仙官方旗艦店發現,柿柿如意文創酒銷量僅為1。另外,小糊涂仙·睿系列包裝撞臉習酒,但銷量僅為個位數。
圖片來源:小糊涂仙天貓官方旗艦店截圖
另外,從文創酒不得不提的生肖酒來看,每年出生肖酒品牌眾多,從2014年茅臺首次推出馬年生肖紀念酒以來,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大小品牌都打開了生肖酒這一文化比拼的戰場,價格也都越炒越高,但目前來看,除了茅臺,其他品牌在生肖酒上的嘗試大多還不足以支持其沖刺高端化。外表同質化、新瓶裝舊酒、稀缺性稀釋等問題越來越顯著。
酒類分析師肖竹青認為,有些品牌的潮文化表達既缺乏對傳統文化精華的挖掘。而且偽國潮的文化表達也弄巧成拙,并沒有得到年輕人的認同和國人的認同。需要挖掘傳統文化之根,通過時尚化的表達,才有可能真正的形成潮文化品牌。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一個成功的國潮品牌需要有三個關鍵因素支撐,分別是本土文化或科技底蘊、品牌自身硬實力能展示中國自信、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圖片來源:小糊涂仙天貓官方旗艦店截圖
對品牌來說,無法形成價格標識,實際上是做空了國潮;對消費者來說,面臨此類國潮產品,不免產生被割韭菜的心理,失去興趣。
03
拓寬文化護城河
事實上,我國酒業有著國潮的天然基因,在面對新的文化風潮時,需要深挖文化內涵,立足品牌優勢,呼應消費者內心深處對于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同。
潮頭之上,更要傾聽年輕人的心聲。當前酒企紛紛推出年輕化產品,想要與年輕人“碰杯”。貴州茅臺推出的咖啡、巧克力、冰淇淋等產品一度出圈,此外五糧液與熱門喜劇節目《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合作,汾酒與抖音聯合發起#我們都愛汾酒抖音挑戰賽,通過短視頻的形式與年輕人互動,在傳播方式上試圖展現潮范兒。
圖片來源:小茅i茅臺、五糧液集團、抖音App截圖
“實際上,中國酒業的頭部品牌都在研究20年后誰來喝白酒這個課題。”肖竹青表示,每個酒廠都在致力于將品牌年輕化作為國產品牌發展的目標之一,比如茅臺一系列年輕化產品和茅臺美學概念等,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年輕人的關注,再比如五糧液品牌表達與社會熱點事件相結合,包括亮相達沃斯論壇、AEPC會議等。
回到榜單本身來看,食品飲料和日化行業貢獻最多,包括喜茶、元氣森林、茶百道等品牌。這些品牌通過定期聯名營銷吸引消費者,同時也通過線下門店等方式走向海外,加速國際化布局。這或許會是酒類品牌也會踐行的一條道路。
酒訊注意到,近年來白酒出海步伐加快,其中重要抓手就是文化。比如,五糧液“和美全球行”走進新西蘭、智利、巴西等,汾酒“新生萬物——中國非遺與當代設計展”落地法國,把中國酒和中國文化帶到海外。
圖片來源于網絡
總之,酒類加入國潮不是簡單的迎合市場熱點。大浪淘沙后,簡單模仿、盲目跟風終究不為市場接受。一些根植于品牌定位、理解消費需求變遷的國潮表達,可以填補現代與傳統的縫隙,也會經得起時間檢驗,引領新一輪的消費風尚。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