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5月23日,阿里發布了2024財年的年報,與此同時,蔡崇信、吳泳銘發布了兩人上任之后的首封股東信。
節點總結了一下重點,這封“蔡吳時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股東信,主要說了一個問題:阿里巴巴是誰?根據這個問題,又引出了當前“用戶為先、AI驅動”戰略背后做出的取舍,并分享了阿里未來的發展戰略。
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點是,股東信中提到了兩大業務:電商和云計算。
先看電商。
阿里的電商業務主要分為兩塊,服務中國消費者和商家的平臺——淘天集團,也包括服務國際消費者和商家的平臺——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
根據昨天的財報,2024財年,淘天集團收入4349億元,平臺消費者繼續展現出高留存率;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超千億元,同比增長46%。
事實上,可以明顯感覺到,淘天集團在最近一段時間主要抓的工作就是用戶體驗。節點一個感受就是88vip的退貨,過去商家給運費險,退貨才能包運費,如今,只要是88vip,退貨全賠付。這說明了,阿里當前非常重視用戶體驗,將過去重視商家服務逐漸轉移為重視消費者。
再看云計算。
財報顯示,阿里云四季度收入255.95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核心公共云產品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AI相關云產品實現三位數增長。同時,阿里云持續保持盈利,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45%至14.32億元。
根據第三方機構顯示,阿里云已經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提供商,也是中國最大的公共云服務(包括PaaS和IaaS)提供商。
過去三年,阿里云的調整也是比較明顯的。最關鍵的就是團隊。比如今年1月,阿里云核心銷售業務層面進行調整,將混合云事業部更名為政企事業部。專有云的產研、銷售、服務團隊并入政企事業部,成為一級部門,同時可銷售所有公共云產品。
這意味著,阿里云正在堅持“公有云”先行的策略。
事實上,蔡崇信、吳泳銘接任以來,圍繞上面這兩個核心業務作出了一系列取舍和聚焦,例如淘天集團專注用戶體驗提升,阿里云則主動優化收入結構,堅持公共云優先。這些主動變革已經初見成效,在最新季度業績中,淘寶天貓線上GMV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公共云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AI相關收入同比三位數增長。
“阿里巴巴永遠關注未來。”蔡崇信、吳泳銘在股東信中寫道,“在接下來的10年里,我們將視自己為一家初創企業,堅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初心,以創業的精神持續創新。我們將秉持長期主義,為今天而取舍,為明天而投資。”
“為明天而投資”的關鍵,就在于淘天集團和阿里云其中。
文 / 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