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點財經獲悉,1月29日,港交所官網披露了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美醫療”)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請,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太美醫療是中國生命科學研發和營銷領域最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貨商。公司為生命科學行業的產業鏈各方設計并提供專業的軟件及數字化服務。基于公司對生命科學的豐富經驗和洞察,和對先進技術的創造性組合運用,公司正在建設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以加速創新藥及醫療器械等生命科學產品的研發和營銷。
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以2022年的收入計算,太美科技是中國生命科學研發和營銷領域最大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為生命科學行業的產業鏈各方設計并提供專業的軟件及數字化服務。目前,公司正在建設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以加速創新藥及醫療器械等生命科學產品的研發和營銷。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15日,太美醫療科創板IPO被否。根據公告,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涉及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其二涉及核心技術對公司的重要性及利潤貢獻。換而言之,上交所上市委關注的主要方面集中于太美醫療憑借其核心技術在未來的盈利能力。
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包括:要求太美醫療代表結合報告期主營業務收入增幅放緩、毛利率下滑、期間費用率高、SaaS產品收入占比較低等情況,說明其持續經營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商業模式是否穩定、盈利預測是否可實現,盈利的前瞻性信息披露是否謹慎、客觀。
這意味著,2021年12月末遞表科創板的太美醫療,在熬過近15個月后,沖擊醫藥SaaS第一股以失敗告終。
如今傳來再次遞表消息的太美醫療,目的地是港交所。
從盈利能力看,太美醫療2021年-2023年度9月30日止,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4.66億元、5.49億元、4.1億元,同期,公司年內/期內虧損分別為4.8億元、4.23億元、2.69億元。
也就是說,不足三年時間,太美虧損總額為11.72億。
在IPO之前,太美醫療經歷了8輪融資,累計金額超30億元。頭頂“互聯網+醫藥”光環,吸引了不少明星資本的目光,包括云鋒基金、軟銀、高瓴等,騰訊控股通過林芝騰訊、蘇州湃益間接持有太美科技12.06%的股份,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折戟科創板不足一年,太美醫療再次遞表,并修改目的地為港交所。越戰越勇的太美,不知此次能否如愿?
文 / 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