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報披露期接近尾聲,各上市公司的經營成果也紛紛出爐。
11月23日,美股上市的新消費數字科技服務商樂信(NASDAQ:LX)交卷。
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適當收緊了風險策略來平衡增長和質量,交易額達633億元,同比增長13%;管理在貸余額增長至1207億元,同比增長28%;用戶數2.04億,同比增長11.3%。
落地到具體的財報指標上,Q3樂信實現營收35.1億元,同比增長30.4%;實現歸屬凈利潤為3.7億元,同比增長34.55%。
整個前三季度,樂信則取得了營收同增40.09%至95.4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增103.31%至10.54億元的好成績。
相較之下,在宏觀經濟環境面臨挑戰,消費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樂信的表現可圈可點。
據悉,樂信即原校園分期平臺分期樂,后于2016年更名為樂信,擁有中國首家線上分期購物商城分期樂,全場景信用消費產品樂花卡,新型分期購物平臺買吖,助力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云犀科技,為優質工薪、優質小微等普惠人群提供信用貸款服務的樂信普惠等。
最近幾年,伴隨消費金融行業滾滾變革,特別是互金業務的的消亡,樂信于2021年宣布告別P2P網貸,全面轉型輕資本,加碼金融科技。
公開資料顯示,樂信率先將AI、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運用于金融科技全鏈條,推出鷹眼、蟲洞等技術系統,以及自研的沙丘自動風險識別系統,推動風險管理、資產匹配和運營效率的提升。
而在大模型重塑千行萬業的當下,樂信研發了仿真預測系統、異動歸因系統、AB Test平臺、AI大模型應用等,加速實現決策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不過,反饋到業績上,預想中的技術賦能服務新曲線難言樂觀,包括平臺服務收入和“線上直接銷售與服務”項下的“會員費及其他服務收入。
2023年第三季度,樂信錄得技術賦能服務收入為4.54億元,同比減少9.2%,主要由于技術賦能服務中利潤分享模式下貸款便利化量減少以及促成貸款的年利率(APR)減少。
而在2022年全年,因技術賦能服務業務中分潤模式的貸款規模下降,樂信技術賦能服務收入為18.5億元,同比減少33.2%,占整體收入的比例為18.7%,較2021年下降5.6個百分點。
對樂信來說,輕資本轉型任重道遠。
作者: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