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眾醬酒的時代
2023年,醬酒行業正在進入“第四消費時代”。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書中認為,大眾的消費理念在盲目追求時尚、奢侈品,經歷注重質量、個性化和舒適度之后,回歸注重傳統特色,注重消費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重視“共享”的新消費時代。
因此,“第四消費時代”是人們從追求物質豐富到重回追求內心滿足的時代。
在整個行業進入下行周期,“醬酒熱”也正在遭遇降溫,茅臺臺源酒、習酒圓習酒等一系列百元醬酒的推出,也預示著醬酒消費理性回歸的當下,更高的性價比,更好的情感鏈接,成為了醬酒發展的新趨勢。
新的主流價格帶,也預示著新的機遇。在醬酒注重性價比與情緒消費的當下,品牌和模式的重塑成為行業突圍的方向。
當傳統行業遇上時代變革,往往會涌現出一批勇于思考和嘗試的創新者。在疫情中押注直播帶貨的“名酒根哥”,成為這一輪醬酒機會中崛起的現象級人物。作為傳統老酒商,“名酒根哥”內容矩陣的主理人鄭常根,通過百元價格帶的良心醬酒,在白酒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
醬酒向來是長坡厚雪的慢賽道,在品牌“冷啟出坡”的情況下,“名酒根哥”旗下的良心醬酒,為何能僅創業兩年,就創造了年營收破億的行業傳奇?
透視“名酒根哥”,或是觀察大眾醬酒時代,如何“剩者”為王的時代窗口。
大眾醬酒元年,酒企巷戰百元價格帶
2023年,被稱為大眾醬酒元年。
茅臺臺源酒、習酒圓習酒等頭部酒企的嫡系產品,巷戰百元價格帶,在行業掀起大眾醬酒的潮流。
醬酒價格帶下探,正在形成新的百億級市場。權圖醬酒工作室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市場的回落,以及醬酒價格帶的進一步細分和豐富,100-300元價格帶將成為醬酒市場最后一個主流價格帶。
根據估算,目前這一價格帶市場規模約為200億元,品牌力和價格力,成為決定市場真正價格和供需關系的根本。
事實上,大眾醬酒的興起,早在三年前已經寫下了注腳。一方面,在前幾年醬酒熱的大基建下,今年恰好也迎來了產能持續放量階段,對于主打“稀缺牌”的醬酒來說,產能的釋放,往往也預示著價格的下行。
另一方面,白酒行業周期性明顯,如今的白酒進入下行周期,醬酒也會跟隨大勢進入深度調整。
而對于不少酒企來說,并不希望重倉的醬酒價格下調,于是“200元以下沒有好醬酒”的說法,逐步成為一些酒企教育市場的話術。
白酒行業正經歷著從傳統邁向現代的重構,就會涌現勇于思考的創新者。在醬酒百元價格帶的爭奪戰中,一款名為良心醬酒的醬酒,成為其中耀眼的新星。
良心醬酒的創始人,為“名酒根哥”的主理人鄭常根。他認為,白酒行業正在經歷商業模式和消費場景的巨大變革,需要打破重建新秩序。
從建立內容矩陣到直播帶貨,始終擁抱新機遇,嘗試新變化的鄭常根,希望在百元價格帶的醬酒,走出一條破圈之路。
良心醬酒為何能紅海突圍?
在傳統的白酒行業,是以廠商關系為核心,廣告營銷為拉動,經銷商、終端渠道走量,構成了白酒行業的整體銷售框架。
鄭常根曾經也是傳統酒商的其中一員。彼時,疫情期間仍在經營一家酒業店鋪的鄭常根,生意也陷入了困境。敏銳的鄭常根看到直播帶貨的潛力,將最后的積蓄押寶在這個賽道。
浸淫白酒數十年的鄭常根明白,醬酒熱的浪潮中,魚龍混雜的品牌讓消費者挑花了眼。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渴望如何判斷什么才是好酒?而在行業下行周期,性價比才是酒商突圍的關鍵。
基于對行業的敏銳判斷,一個名為“名酒根哥”的賬號在西瓜視頻上橫空出世,其依靠豐富的品酒鑒酒知識,很快積累數十萬粉絲,并逐步在全網構筑了“名酒根哥”的內容矩陣。
“賣醬酒需要講良心。”這是鄭常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因為,在“科技與狠活”橫行的當下,也確實有人講心思動在了醬酒身上,用劣質醬酒忽悠不懂行的消費者。
但鄭常根教會了消費者鑒別好酒的“火眼金睛”,把知情權和選擇權讓渡給了消費者。此后,鄭常根順勢成立四川酣道私人定制網絡科技公司,在傳播白酒知識的同時,并為消費者推薦好酒。
懂得如何鑒酒的消費者,自然知道根哥的酒雖然便宜,但確實是真材實料。而鄭常根也多次邀請權威媒體,親自走訪其所在的茅臺鎮酒廠,用監督的陽光取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隨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產品質量的保證,名酒根哥通過“講良心”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
通過“名酒根哥”的內容矩陣,鄭常根消除了信息不對稱,構筑新的秩序。在鄭常根的新秩序中,去中心化、消滅權威成為顯性標簽,也希望發展以有主見、有思想的消費者(意見領袖)為核心的醬酒經濟。
這也是良心醬酒能夠快速突圍的核心因素。
低價和優質,百元醬酒能否找到平衡點?
事實上,雖然醬酒因稀缺性和珍藏屬性,有一定的高端屬性,但醬酒也索取了大量的行業利潤。
根據《中國醬酒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白酒總產量671.2萬千升,其中醬酒產能約70萬千升,同比增長16.7%,約占我國白酒總產量的10.43%。
同期,我國白酒總利潤2201.7億元,其中醬酒利潤約870億元,同比增長11.5%,約占白酒總利潤39.51%。
換句話說,醬酒以10%的產能斬獲了行業近40%的利潤——巨大的利潤空間,也催生了醬酒的野蠻生長。
如果拋開巨大的行業利潤,出品百元價格帶的好醬酒也并非商業北悖論。
以茅臺酒為例,在茅臺最近的財報中,茅臺的毛利率達到了91.80%,如果以茅臺飛天的零售價為基準,算個平均數,大約每瓶茅臺飛天的成本也就是百元出頭。
那么,為何茅臺會這么貴?就在于其在渠道建設、宣傳費用等領域的全國布局,此外其超強的品牌溢價,也均會平攤到每瓶酒中,最終仍是市場和消費者為其埋單。
不可否認,商務場景需要茅臺酒這樣的高勢能產品。但對于大眾白酒市場來說,好喝,便宜才是硬道理。
當然,因為此前“200元以下沒有好醬酒”行業教育,動輒每瓶數百元的醬酒, 也成為市場的主流認知。
甚至根哥也曾面臨諸多行業質疑,一瓶好醬酒至少需要3年的存放,對資金墊付、企業周轉都有極大的考驗,而500ml良心醬酒折合百元的價格,根本不賺錢。
相對于傳統的渠道鋪設和廣告宣傳,良心醬酒則通過更“輕”的直播帶貨,用直播+社群+產品的扁平化商業模式,建立起直接對話消費者的渠道,沒有任何額外的營銷費用,最大力度的把優惠讓渡給消費者,通過放量來獲取有限的利潤。
可以說,良心醬酒能完成低價和優質的兩位一體,靠的是做細水長流的生意,也是長期主義的事業。這也讓“根哥”的名號,從網紅走向長紅。
如果跨界比喻,良心醬酒就是醬酒界的小米,用極致性價比征服消費者,用“真香定律”在大眾醬酒賽道跑出加速度。
從疫情開始二次創業的根哥,是首批勵志把醬酒價格打下來的先驅之一。也正是一批優質大眾醬酒品牌的崛起,也讓茅臺在今年順勢推出了156元/瓶的臺源酒。
作為醬酒的風向標,茅臺推出百元價格帶的醬酒,意義重大。一方面,意味著打破了百元價格帶沒有好醬酒的行業圭臬;另一方面,也讓大眾醬酒賽道進入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紀元。
對于擁有先發優勢的良心醬酒來說,其通過自有酒廠、自有品牌,已經完成了資本的護城河、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隨著經濟周期的回暖,性價比極高的良心醬酒,也正在迎來新的黃金期。
“名酒根哥”給行業帶來的三點啟示
如果說馬云的愿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么,鄭常根的愿景就是讓老百姓都喝上好醬酒。
一個“好”字,是鄭常根的初心,也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消費者的口碑,致力于把好醬酒的價格打下來的“根哥”,正在通過日拱一卒的努力,收獲了時間的復利。
截至目前,名酒根哥的全平臺粉絲數量已經超過60萬人。其中,優質粉絲占比約為40%,這些優質粉絲對名酒根哥品牌有著極高的認可度和忠誠度,他們對品牌的推廣和口碑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過圈層擴散口碑,不僅讓良心醬酒的營銷費用遠遠低于行業水平,且具有更高的粘性和復購率。這也是創業兩年的時間,“名酒根哥”旗下包括良心醬酒等品牌,實現了營收破億的現象級樣本。
如果梳理根哥的成功,離不開“三板斧”,也帶給行業諸多啟發。
第一,將自己的名譽和品牌深度捆綁,榮辱與共。
就像老干媽和十三香把自己的頭像印在產品包裝上一樣,鄭常根就是良心醬酒的第一推廣大使,他把自己的名字“根哥”和品牌聯系在一起,也是用自己的名譽做下來保證,這也是諸多劣質醬酒不敢做的舉動。
對于長坡厚雪的白酒行業來說,賣酒如做人,靠的就是長期的口碑積淀。
第二,擁抱新模式,順應新變化。
從傳統酒商到知名主播,鄭常根從0起步,付出了外界無法想象的努力和汗水。但鄭常根能夠敏銳的感覺到行業的趨勢,用消費新生代更喜歡的渠道,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實現了指數級的商業增長。
對于當下陷入低迷的白酒行業來說,鄭常根也給了酒企和經銷商們新的啟迪。
第三,反哺社會,讓公益之光照亮品牌。
快速崛起的鄭常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草根本色,對大眾市場始終有著同理心和公益心。堅持公益的“根哥”,在傳播正能量時,也完成了品牌與公益的雙向奔赴。
今年,鄭常根如往年一樣,帶領員工通過捐款等形式,為家鄉的困難大學生送上關懷和祝福。通過人品、品質、品牌的合一,“根哥”的事業也愈發行穩致遠。
從良心酒,到良心事業,再到良心公益……良心醬酒講好了行業的良心故事,也講好了社會的公益故事,憑著良心做事業的“根哥”和良心醬酒,也正在收獲長期而穩定的市場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