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利好消息刺激下,三大股指紛紛收紅,個股滿屏飄紅。其中,醫療服務、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生物制品板塊漲幅居前。
但有句俗話說的好,同一片天,也有不同涼熱。比如,晨光生物,就在今天吃了癟,股價大跌2.92%,創出近一年新低。
需要提及的是,晨光生物和晨光文具、晨光新材等A股上市公司,盡管大家都有晨光兩個字,但相互間沒有任何股權關系或關聯關系。
前者是一家以農產品為原料進行天然植物有效組分提取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天然色素、天然甜味劑、香辛料提取物和精油等,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烘焙、飲料、保健品及飼料行業,也是目前國內植物提取行業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植物提取行業位居第一梯隊。
此番股價大跌的原因,大概率要歸咎到昨日晚間晨光生物發布的三季報預報。
公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晨光生物預計歸母凈利潤為3.94—4.05億元,同比增長17.00%—20.26%;扣非凈利潤盈為3.2—3.31億元,同比增長6.73%—10.40%。
就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晨光生物預計歸母凈利潤0.96—1.06億元,同比增長1.06%—10.36%;扣非凈利潤0.84—0.95億元,同比增長-4.68%—7.77%。
也就是說,單三季度,晨光生物的業績驟降,甚至主營業務還可能出現負增長。
而在今年一季度,晨光生物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還分別是14.71%、26.3%,二季度雖然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了營收12.69%、歸母凈利潤22.58%的雙位數上升勢頭。這樣一比較,其三季度簡直是就是斷崖式下墜,也成為資本出逃的緣由。
不過,僅從三季度業績數據,尚不能為晨光生物的成長性或基本盤定性,有待中長線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晨光生物所屬賽道具備高景氣度,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數據,全球植物提取物行業保持每年約15%增速,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94億美元。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目前國內從事植物提取的企業超過2000家,大多數企業體量較小,行業格局分散,集中度低,晨光生物憑借綜合競爭優勢,份額有望持續提升,并逐漸追趕或超越Frutarom、Kalsec、Synthite、Lycored等國外植提龍頭企業。
作者 / 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