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他思維,才能實現長期主義。
?
中秋將至,涼意初顯,但樓市開始有了些暖意。
此前,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緊接著,北上廣深以及沈陽、大連、南京等城市,密集推出各種樓市政策,給市場回暖添了希望的“一把火”,包括各地陸續推行“認房不認貸”、首付比例和利率普降等等。
金融機構也在同步跟上。9月7日,四大行接連發布公告表示,9月25日起統一下調存量房首套房貸利率,客戶無需主動申請,這進一步給樓市釋放出利好信號。
市場普遍認為,環境在逐步轉好,需求側信心正在修復。
事實證明,部分城市的樓市的確出現了轉好態勢。北京在9月1日宣布實施“認房不認貸”政策,此后一周新房成交量趕超整個8月。政策推出當天,龍湖?九里熙宸項目就出現了深夜12點到訪看房的熱鬧場面,此后一周項目到訪量明顯提升,環比8月幾乎翻倍。
當市場開始有了起色,有部分房企和樓盤卻趁著形勢轉好,宣布取消此前所有優惠,甚至還借機漲價。
這無疑是短視的。購房者與房企的關系,就像水和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也有些房企,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最近,龍湖集團宣布于9月9日啟動“金秋購房節”,讓利購房者。從“金秋購房節”的促銷政策及內容,能清晰地看到龍湖的:
利他思維和品質主義。
“利他思維”下的購房節
已經過世的企業家稻盛和夫,被很多人視為“經營之圣”。
他提出的“利他主義”作為一種經營哲學,影響了很多企業:
利己則生,利他則久。
在地產行業的高壓形勢下,還能夠擁有“利他思維”的房企并不多。大多數房企都在為了生存,想盡辦法為自己獲取更多的利益。
不過,也有些房企的行動,顯露出骨子里的“利他主義”。在龍湖的“金秋購房節”活動里,50余個城市的超100個優質項目將為購房人送上福利,包括“城市豐收禮到訪送”“認購送999足金黃金”“直播間限時折上99折”等。
現在直播電商的浪潮愈發洶涌,“金秋購房節”中龍湖也將篩選一波優質房源,通過線上直播讓利給購房者。以優惠后總價為500萬的房子來說,購房者如果在龍湖任意線上直播間搶到金喜購房券,還可以再省5萬元。
在地產黃金年代,房企腰包豐厚,這樣大手筆的購房節并不少見。然而,在房企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當下,還能拿出真金白銀讓利購房人的活動已經不多了。
除了購房上的讓利,龍湖還將根據城市“量身定制”一批秋日主題活動,進一步給客戶發放福利。
針對不同城市、不同客戶的需求,龍湖將在重慶推出金秋煙火市集,在合肥開啟新能源汽車后備箱市集及品牌試駕,在成都推出秋收露營節系列活動,在西安奉上“好柿發生”全城派送活動,還將在青島、煙臺、威海三城聯動,派送萬只大閘蟹......
可以發現,龍湖對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客戶需求,有著精準的把握和判斷。
這離不開龍湖在多個城市的深耕,尤其是高能級城市。
城市分化,正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一大特點。中指研究院認為,支撐房地產市場的背后,是區域經濟發展潛力與人口吸附力。在房地產市場處于深度調整周期時,核心城市表現出較強韌性。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23.7%,降幅為各線城市最小,韌性盡顯。
在此形勢下,龍湖保持著平穩的投資節奏,持續在高能級城市獲取土地。數據顯示,2023年1-6月龍湖共獲取20幅新地,分布在深圳、上海、廣州、成都、杭州、蘇州等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權益建筑面積184萬平方米,權益地價180億元。
截至2023年6月底,龍湖總土儲合計5489萬平方米,權益面積3816萬平方米,約87%的銷售貨值集中在高能級城市。
持續優化且成本合理的土儲結構,讓龍湖做好了發展與安全的平衡,進而為持續增長提供了穩健的基本面。
可以說,龍湖對不同城市的投入以及這次的“金秋購物節”,讓不同區域的購房者獲得了福利。同時,反過來龍湖也加強了增長引擎,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事實上,拋開這次的“金秋購物節”來看,龍湖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利他主義”,包括交付、產品品質等等。
交付力即“競爭力”
在經歷較多不確定性后,當下許多購房人想要的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能夠如期交房,另一方面產品能保證品質。
去年,市場中出現較多樓盤交付難的情況,不僅有損購房者的信任,也降低了房企的品牌價值,動搖了房企發展的基石。如期交付,幾乎已經成為加固購房者信心的最低標準,也成為房企的一項基本競爭力。
國家已經明確提出,要“保交樓、穩民生”。今年上半年,頭部房企成為“保交樓”行動的中流砥柱。根據億翰智庫發布的報告,TOP5房企的交付套數均超過10萬套,占TOP50房企整體交付量的36.38%,TPO10房企的交付套數超過整體的一半。
在交付這件事,龍湖作為頭部房企擁有足夠的底氣。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龍湖在全國37座城市的84個項目,共計交付約6.2萬套品質住宅,創下龍湖上半年交付套數的歷史最高記錄。這6.2萬套房源不僅100%實現了如期交付,約20%項目還實現提前一個月以上交付,交付總體滿意度超90%。
交付看似是對房企的一項基本要求,但在如今形勢下考驗的是房企的多項“內功”。
首先,房企需要有穩健的財務基本盤,能夠有效保證全盤的交付節點。
今年上半年,龍湖的財務基本盤保持著穩健性和安全性。其綜合借貸規模為2070.9億元,規模穩中有降;在手現金為724.3億元,流動性充裕;平均借貸成本為4.26%,保持低位;三道紅線指標繼續穩居綠檔,其中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1.9%,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最低。
穩健和安全的財務基本盤,能夠讓龍湖更從容地著手交付工作。
其次,在大量項目如期交付背后,對房企的系統化管控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在交付這件事上,龍湖并不只是追求項目的如期兌現,而是將“交付力”的比拼提高到交付資源生態的高度。
從2021年首次推出“云交付”服務,到2022年形成標準交付體系——“以新交心”智善交付,龍湖持續對傳統交付理念和實踐進行創新。如今,龍湖一方面建立了“集團-地區-項目”三級品控體系,實現項目從開工到交付的360°建造監管,另一方面建立了“一戶一檔”的查驗檔案,進行100%查驗。
在交付的龍湖項目中,武漢天奕提前6個月交付,交房即交證,天津天曜項目獲得2021美國MUSE繆斯設計獎建筑設計鉑金獎等8項國際大獎,成都龍悅臺獲評成都市房地產協會綠色生態示范項目。
這些細致的服務和優質的交付項目,降低購房者對不確定性的擔憂,真正做到“利他主義”。
可以說,房企的“保交付”,“保”護的是購房者的生活,“交”付的是基本的信任。這是所有房企都應該守護的底線,也是其競爭能力的“試金石”。
品質主義里的“新機會”
交付是購房人最基本的需求,而品質則是更高維的追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已經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的發展階段,提升住房品質、讓老百姓住上更好的房子,是房地產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房企應該如何打造產品,相當一部分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尤其在如今房地產市場天平偏向買方,“需求推動供給”的發展邏輯更為明顯。
那么,市場究竟偏愛哪一類產品?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曾發布一組數據,在2022年,位于住宅產品力頂端的高改項目,成為市場最受青睞的產品——成交量實現10%的同比增長幅度。這折射出一個市場需求的變化:隨著改善成為新的“剛需”,房企已經進入產品力進階的高品質時代。
作為頭部房企,龍湖敏銳地捕捉到變化的市場需求,通過在產品力及品質力上的深耕,筑牢了“利他主義”的實力。
今年以來,針對改善性住房需求,龍湖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蘇州、天津等一二線城市,陸續推出云河頌、御湖境等多個全新產品系列。
在打造新產品系列過程中,龍湖把品質放在了首位。比如,在材料選擇方面,龍湖采取“優選品牌、集中采購、專屬專供”的模式,嚴格把控材料選型。另外,龍湖通過91項精工工法、百余項精裝細節、美+景觀體系等,真正筑牢了產品品質。
住戶感受到的品質,總是藏在細節當中。在入戶大堂吊頂不銹鋼拼縫處理上,龍湖把圓潤戶型的線條焊接控制在1MM內,可以說跟頭發絲一樣細。對于別人不曾觀察到的插座、開關,龍湖也要通過入戶深訪,洞察真實的生活場景,然后研究人體工程學、美學等等,將其做到精細化……這樣的細節處理,在龍湖的項目里還有很多。
在著作《成長企業的法則》中,將領頭企業分為兩個矩陣。第一個矩陣是品質型企業,深耕某一細分領域,持續不斷改善產品;第二個矩陣是機會型企業,持續尋找市場機會,快速投入資源并獲得回報。
只有兼顧品質與機會的企業,才能保持健康、穩健的成長。龍湖在加強品質的同時,也獲得了不俗的市場成績、挖掘到新機會、迸發出成長性。
數據顯示,北京順義御湖境開盤至今銷售40億;上海松江御湖境斬獲松江商品住宅銷售金額、面積、套數TOP1;泉州晉東御湖鏡銷售排名全市第1;西安大唐云河頌成為西安2023首個改善千人搖紅盤......今年上半年,龍湖共計在26個城市進入市場銷售前10。
項目的熱銷,也為龍湖總體業績的持續向好再添一把火。數據顯示,2023年1-8月,龍湖銷售額達到1231.2億元,銷售規模名列全國第七。
稻盛和夫曾表示:利他! 凡是事事為他人著想, 換位思考, 事情總會出奇的順利。在踐行“利他主義”的同時,市場顯然也在給予龍湖不俗的回饋。
結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仍然面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行業在壓力中前行。不過,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和市場信號,也讓行業在寒氣中感受到暖意。
對于房企隊伍而言,未來將繼續處在分化態勢中,并終將走向高質量發展。那些始終抱有“利他思維”,用品質助推行業成長的選手,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成功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