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優迎來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內部組織架構調整。
昨晚(9月12日),澳優發布人事變動公告稱,因決定投入更多時間于其他事務,執行董事/行政總裁/董事會主席顏衛彬、執行董事/授權代表吳少虹一同辭任。自公告發布日起,二者將不再擔任公司內的任何職務。
此消息一出,遂即震動了整個母嬰圈并引發廣泛熱議。原因無二,這兩位的存在是影響澳優一路發展的靈魂人物。因此,他們的離開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謝幕。對此,業內有不少感嘆之聲:“顏、吳這對最佳拍檔的辭任,讓人覺得驚訝與可惜,亦是澳優的損失。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衷心祝愿他們前程似錦,期待下一次起盤。”
據了解,2003年,顏衛彬與其他合伙人在湖南長沙創辦了澳優乳業。在沒品牌和乳源的艱難開局下,僅6年時間實現了“無中生有”,并在港交所成功上市。2015年,顏衛彬提出“黃金十年”發展戰略,2022年已達成了奶源在全球、生產在全球、研發在全球、市場在全球、品牌在全球的愿景。
與此同時,在產品矩陣上“牛羊并舉”,并在營養品領域精耕細作,使澳優擁有生命全階段營養呵護體系。其中,2018至2022年,佳貝艾特連續在中國進口嬰幼童羊奶粉中銷售份額超六成;申報的鼠李糖乳桿菌MP108,更是第一株獲批的中國自主研發的菌株,打破了歐美企業在中國益生菌市場上的近十年來的紅利壟斷。
而吳少虹自2009年加入澳優后,不僅積極推動國際合作、海外并購和海外市場拓展,成功收購了荷蘭百年乳企海普諾凱集團和澳洲營養品品牌Nutrition Care等,為澳優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她也肩負起澳優品牌文化建設、公共事務和企業社會責任等相關工作,帶領團隊不斷進行品牌定位的優化和升級,加大市場推廣力度,這也使得澳優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回顧二十年蝶變之路,離不開顏衛彬掌舵和吳少虹配合,才讓澳優高光時刻頻現。此時二者的離開,讓筆者不禁想到一句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可令人擔憂的是,澳優接下來將會奔向何方?
事實上,在這場人事變動的背后,也是澳優和伊利繼續深度融合的標志。從公告中了解到,此次的接任者幾乎都是伊利系出身。其中,任志堅出任澳優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張占強出任澳優董事會主席;張志出任澳優執行董事……
而在這之前,任志堅曾在伊利冷飲事業部、奶粉事業部工作20余年,擔任負責營銷的副總經理;而張占強則是在2007年就加入了伊利,先后擔任液態奶事業部副總經理、財務管理部總經理,以及總裁助理;張志在伊利實業冷飲業部、奶粉事業部等部門共工作十九年,曾任伊利國際業務部供應鏈總監。
說起二者的牽手,還要將時間線拉回2021年10月,彼時伊利以62.45億港元拿下澳優34.33%的股權,成為澳優第一大股東。眾所周知,伊利現如今正穩坐國內乳制品行業龍頭位置,2022年的總營收超千億。
也因此,澳優方面對外曾表示:“兩家公司在上游奶源布局、研發創新、供應鏈構建、產品組合、人才培養、國際化開拓、品牌建設以及終端渠道開發等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互補性,希望通過聯合可以在全球市場實現1+1>2的效果。”
乳業專家宋亮也認為:“目前伊利的奶粉業務體系及模式已非常成熟,全面介入澳優后,將從供應鏈、渠道、品牌等環節與澳優全方位打通。總體來說,對當下的澳優會有很大幫助,而提升業績是新管理團隊的首要任務。”
長路有險夷,奮力闖關隘。經過改頭換面的澳優,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未來又將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和亮點,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