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機行業是一場科技驅動的長期跋涉。
隨著數十年的發展變遷,智能手機行業已進入平穩發展期,在格局重塑的同時,也引來外界的質疑:出貨量下滑,是否意味著行業開始進入至暗時刻?
事實上,這種質疑只看到表層的數據變化,沒有洞察到內在的行業邏輯。手機行業經過蠻荒生長期、高速發展期后,如今已步入穩定成熟期,出貨量下滑是正常的,在其他消費電子領域同樣如此。
跟其他許多消費電子產品不同的是,手機是日常必需品,用戶粘性等方面是其他產品難以比擬的。隨著手機性能、質量的提升,用戶可使用手機的周期越來越長,出貨量的下滑并不能顛覆整體的行業基本盤。
并且,各廠商比以往更多地考慮用戶需求,也更加注重技術的積累和突破,告別了以噱頭、低價、低質為特征的“內卷”競爭,轉向了更注重品質與創新的良性發展,行業健康度不斷提升。
良性競爭中,智能手機行業的蛻變與進化還將繼續。
百花齊放,格局穩固
回顧過往,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以及經濟的高速增長,2010年前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駛入快車道,出貨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并于2016年達到頂點,突破至4.7億部,vivo、OPPO、華為、小米逐漸成長為國產品牌的重要力量。
近幾年,智能手機行業在打“逆風局”,存量競爭成為各手機廠商不得不面對的情勢。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再次探底,全年出貨量同比下滑16%,降至2.8億部以下,為近十年最低,不復當年高增長的光景。
顯然,智能手機行業已告別了混亂生長、狂飆發展的階段,如果以行業生命周期理論分析,則是渡過初創期與成長期,進入了成熟期(穩定期)。這一階段的顯著表現是,行業玩家洗牌階段進入下半場,馬太效應之下行業格局逐漸穩固。
從銷量排名來看,國產廠商陣營呈現“多強”的格局。vivo以19.2%的市占率拿下2022年度第一的寶座,隨后依次是蘋果(18%)、OPPO(17.5%)、榮耀(16.7%)、小米(13.9%)、華為(7.9%)。綜合來看,國產手機廠商整體呈現出“VO榮米”的新格局。
華為因不可抗力掉隊第一陣營,獨立兩年的榮耀則迅速返回舞臺中央,OPPO以“緊咬”的姿態位列第三位,小米與往年相比有所失速,表現最為亮眼的則是vivo,其已多年保持領先地位,高端X系列打下不俗口碑,子品牌iQOO也在去年取得了同比26.9%的高增長,加強了vivo在線上渠道的實力。
智能手機行業格局經歷多次排列重組,從較早的“中華酷聯”演變為之后的“華米OV”,如今逐漸穩固在了“VO榮米”。
觀察“VO榮米”主力機型,在影像、性能、系統優化、功能性體驗等重要方面無不做到了盡善盡美,當各廠商形成占領用戶心智的品牌定位,擁有別具一格的產品風格時,意味著手機行業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同時,幾大廠商都在技術、資源、資金上有著深厚的積累,后續新玩家擠占牌桌的門檻將越來越高。
顯然,智能手機行業的黃金時代已逝,野蠻擴張的市場秩序不再出現,各廠商已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節奏,市場格局或將難以劇烈變動。
告別發展紅利期,智能手機步入了更講究發展策略的存量競爭時代。重壓之下尋機會,對于手機廠商而言,破局者才能成為下一個周期的領導者。
良性競爭,高端突圍
危中存機的形勢下,沖高端正是破局方向,也成為手機廠商集體進步的源動力。
面臨近幾年的行業“寒冬”,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高端手機份額依舊呈現逆襲增長的態勢,更高價位段的折疊屏市場也處于倍級增長的階段,高端市場成為行業寒冬下的曙光。
2022年,中國高端智能手機(批發價格高于500美元)的銷量占比提升至26%以上。與發達國家橫向對比,仍有提升的空間,在消費升級大趨勢下,中國消費者對高端智能手機需求將繼續增長。
向高端進發的背后,不只是爭奪市場份額,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廠商間早已從以低價換市場的無序競爭轉向專注品質與創新的良性競爭,整個行業走向可持續發展。
《一點財經》認為,目前行業內集體沖高,既是競爭,也是協同。并非絕對意義上 “零和博弈”,而是達成相互促進的“正和博弈”,能夠帶動行業整體質變。
△圖左: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圖右: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
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有跡可循。
首先,各手機廠商逐漸意識到,消費者需求是市場發展的風向標,手機品牌與消費者間的關系,不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個立體化的長期生意,對于廠商來說,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以此為根基進行創新,才是一家企業的生命力。
當vlog風行和短視頻平臺崛起,用戶們對于影像效果的要求日漸提高時,一些廠商敏銳發覺了用戶需求,如vivo在幾年前就建立了多個影像研發中心,并與蔡司聯手創辦實驗室,筑牢了影像技術根基,這也是vivo X90系列當時一經發布,就持續在主流電商平臺霸榜的原因之一。
其次,各廠商專注技術突破,注重打造產品的創新性和差異化,已從追求短期利益轉向追求更長遠利益,不再急功近利。
折疊屏手機被認為是國產廠商沖擊高端彎道超車的利器,要將其做到大規模普及的水平,還需要手機廠商們放下短期利益,沉心研發,專注于技術突破,持續解決使用痛點。
“先是旗艦,再有折疊,以旗艦的思路做折疊”,vivo品牌副總裁,兼品牌與產品戰略總經理賈凈東在其微博上如此闡述vivo打造折疊屏旗艦的思路。
△ 來源:愛范兒
即將于4月20日發布的新品折疊屏旗艦vivo X Fold2,作為博鰲亞洲論壇官方指定手機,已在3月底提前亮相。從現有信息看,該機型在“影像、設計、系統、性能”四大方面全面對標常規旗艦機,打造“全能也輕薄”。還有vivo X Flip豎折旗艦,集小巧靈動和旗艦性能于一身,意欲打破上下翻折手機“折疊小廢物”的稱號。
這些突破對于折疊屏手機來說,又向全面普及邁進了一大步。
在“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看來,企業意義須被重新定義為創造共享價值——重新思考產品和市場,重新定義價值鏈上的生產力,促使公司運營有益于當地社會生態的良性發展,“每條途徑都是共享價值良性循環的一環,每個環節提升的價值都會給其他環節帶來機會。”
如今,各廠商之間的高端之爭正走在創造共享價值的道路上。對于用戶來說,能夠獲得品質更佳,體驗更好的產品,對于廠商來說,能夠擺脫行業內耗,將精力集中于技術研發,持續推動產品迭代。
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都將處于正向、健康的良性循環。
無限游戲,穿越周期
智能手機行業集各項前沿科技于一身,是典型的的“長坡厚雪”型賽道,廠商們在進行一場長期的“無限游戲”。
美國哲學家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與無限的游戲》中提到,有限游戲的特點是以取勝為目的,參與者是在邊界內玩,無限游戲則以延續為目的,探索改變邊界本身,旨在讓競爭永遠進行下去。
而競爭永遠是激烈的,如何在這場“馬拉松”競技中不跑偏、不退步,始終保持領先優勢,就需要堅持長期主義的戰略定力。
連續兩年拿下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vivo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其身上可觀察到值得借鑒的閃光點。
秉持“成為更健康、更長久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愿景,vivo在30年的消費電子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用戶導向型創新”的經營哲學,以“本分”“埋頭種因”等企業文化作為武器對抗周期,保持了長久的行業競爭力。
2019年,vivo選擇了設計、影像、系統和性能四大“長賽道”,在相關方面進行長期、持續的研發投入,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創新的實力。
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一書中說道,掌握連貫性和變化性的能力,是公司實現基業長青的秘密。
觀察典型代表vivo,其始終秉持“極致用戶導向”的戰略思想,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洞察同時在技術上長久堅持,無疑是長期主義的最佳踐行,體現了連貫性的能力;從底層技術進行突破,打造差異化競爭力,最終帶來產品力的提升,正體現了變化性的能力。
根據Counterpoint 的預測,中國高端智能機型還將迎來全方位的升級。同時,市場和消費者信心正在逐漸修復,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迎來自2016年之后的首次正增長。
種種跡象表明,手機行業并未行至終局,隨著“VO榮米”等一眾廠商擺脫亦步亦趨的跟隨姿態,走向自主研發的創新之路,智能手機的前路仍大有可為。
結語
科技行業是一場長期跋涉,暫時的座次排位并不能保證笑到最后,始終堅持用戶導向型創新,打造產品的長久競爭力,才是決勝未來的籌碼。
正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所說:“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來3年,和你同臺競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來7年,那么可以和你競爭的人就很少了,因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長遠的打算。”
如今在全球范圍內,雖然蘋果與三星仍舊保持強悍的戰斗力,但國產廠商在影像、性能、折疊屏等方面已逐漸具備領先優勢,未來彎道超車的機會點并不遙遠。隨著國產廠商日積跬步,終能把握機遇,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