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氫能,必須依靠生態系統。
NBA比賽中,在急速變化的時刻要想贏得勝利,需要有一股“關鍵力量”。
這股“力量”一方面能夠組織好隊員之間的協同,更加靈活和精準地推進戰術,另一方面能夠擊中對方防守的痛點,投入制勝一球。這種“關鍵力量”通常是由明星隊員推動的,比如喬丹、科比等等,他們也被稱為球隊的“關鍵先生”。
商場如球場,在產業和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其實也需要“關鍵力量”和“關鍵先生”。尤其是在氫能這樣高速發展且具有廣闊潛力的行業,更需要二者的助力。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市場空間非常大,如果能夠加速發展將創造更大價值。
如今來看,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其實是“生態”。正如前不久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指出的,建設氫能必須依靠生態系統。單一氫能技術或場景沒有未來,只有建立真正的生態體系,在多元場景的構建中,才有可能迎來即將開始的黃金時代。
生態作為“關鍵力量”在成形過程中,需要“關鍵先生”發揮推動作用。它們擁有協調各方的組織能力,同時自身也具備不俗的“球技”——產品和市場實力。目前來看,未勢能源等氫能企業正在成為典型的“關鍵先生”。
尤其是在4月10日,未勢能源舉辦以“H POWER DAY”為主題的2023年度發布會,展示出多項領先技術、產品、市場、生態成果,以及關于氫能全產業鏈建設的多元路徑與思考。這些進一步顯露出,它扮演著“關鍵先生”的重要角色。
迸發“關鍵力量”的生態路徑
尋求增長,已經成為當下各行業、各企業面對的共同命題。
《生態戰略:設計未來企業新模式》一書中提到,在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今天,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用生態模式重新定義增長模式。在氫能產業,這種“用生態謀增長”的邏輯同樣適用。
未勢能源副總裁解超朋博士告訴《一點財經》,氫能行業之所以需要生態,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從氫能產業的宏觀層面看,生態能夠匯聚多方力量形成更快的加速度。
整體上,氫能是擁有巨大潛力的新興行業,市場對其發展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氫能產業無法采用按部就班的傳統發展模式,必須切換到新的增長思路。
正確的思路是,本身氫能行業參與者就非常多,應該將它們組織起來快速建立生態,在生態資源的反哺中形成“1+1+1>3”的指數增長。整個行業的產品和服務不斷向上形成更大競爭力,從而實現良性的正循環發展。
在這種思路下,能看到未勢能源的“生態底色”非常濃厚。其構建的國際級“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通過整合內外部產業鏈最優質資源、積極拓展外部多領域合作,賦能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在這次發布會上,能進一步看到未勢能源的“生態思維”。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表示,聚焦全球氫能發展共識,提出以客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生態為路徑,緊抓“產品”、“市場”兩個著力點,加快推動氫能產業規?;c降本增效,與產業鏈伙伴共同努力,加速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進程。
△ 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
其次,從氫能產業的微觀層面看,需求端開始加速推動產業發展。生態在滿足需求上,具備更大的優勢。
拿氫能最為廣泛的應用之一汽車來說,以前汽車企業幾乎不接觸客戶,因為中間隔著多層經銷商。但是如今,在消費者主導的時代下,汽車企業必須跟客戶形成更直接和更緊密的聯系,同時找到各種場景上的需求痛點,最終提供圍繞場景的綜合解決方案。這在許多新能源車企的運營模式上,已經表現地非常明顯了。
不過,只靠企業和客戶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簡單鏈接和信任,還是難以讓綜合解決方案更優質,只有聯盟式的生態才能建立穩定和長期的合作,進而讓產品和服務保持持續迭代。
不管是從宏觀還是微觀看,氫能產業生態化是一條必須經過的價值路徑?!队邢抻螒蚝蜔o限游戲》著作中提到,有限游戲在邊界內玩,無限游戲卻在探索改變邊界本身,不斷實現破界讓產業持續擴大規模。
氫能產業的生態化路徑,其實就是在開啟一場無限游戲。
推動生態的“關鍵先生”
生態對于氫能產業如此重要,那么應該如何打造更優質的生態呢?
事實上,氫能生態主要存在兩種模式:產品生態和市場生態。產品生態是壓艙石,沒有產品做支撐,生態的根基不穩。市場生態是黏合劑,以市場需求為核心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可以讓產品解決方案更具競爭力。
在產品和市場生態上做功夫的同時,也需要“關鍵先生”充當協調者和推動者,未勢能源就扮演著這種角色。此次發布會上,未勢能源就表示2023年將立足客戶需求,通過產品生態端、市場生態端雙輪驅動,構建以客戶價值為核心的全新生態版圖。
產品生態帶來的效果,在重卡商用車上體現地較為明顯。在跟解超朋博士的溝通中,《一點財經》了解到,重載運輸場景會率先實現大爆發,重卡商用車的需求量會持續上升,滿足需求的關鍵在于:質量可靠、耐久、成本低。
前兩個其實都跟產品生態相關,畢竟光一家企業在質量和耐久上發力還不夠,還需要調動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形成協同研發的體系,更快更好地提升重卡商用車的產品力,未勢能源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去年,未勢能源倡導成立行業質量聯盟,行業頭部供應鏈企業共同按照車規標準建立行業質量標準。另外,未勢能源還提出建立協調研發機制和共同響應機制,把技術和經驗分享出來,把需求真正對接起來,形成共同的開發標準,推動問題得以快速解決,真正適應于最終車輛應用運行的要求。
這其實就是一種產品生態,能夠推動產品快速迭代升級,不斷滿足終端消費者的應用需求。此次發布會上,未勢能源總裁陳雪松還展示了系列產品端的成果,比如面向氫能重卡長途運輸場景,在儲氫應用領域“氣氫+液氫”雙技術路線并行,推出“木星”車載液氫儲氫系統,單瓶儲氫質量高達80kg以上,液氫系統質量儲氫密度≥8wt%,續航里程超1000km等等。
△ 未勢能源總裁陳雪松
質量和耐久可以通過產品生態提升,低成本除了產品生態,更需求市場生態,這在加氫站的應用上表現地尤為明顯。
加氫站是影響客戶體驗的關鍵要素,不過當下全國范圍內的加氫站數量并不多,核心原因在于下游需求不明確。如果沒有充足的需求量跟上就難以降低成本,從而形成虧損,所以一些企業不愿意投入。因此,在加氫站的推廣應用中,關鍵在于通過規模效應降低邊際成本。
如何形成規模效應呢?一方面是增加點對點的物流運輸網絡,加氫站的需求量就會隨之增加,另一方面就是更精準地洞察客戶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這兩方面的推進都需要市場生態來提供動力。
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未勢能源同樣把握著“市場生態”思維。此次發布會上,解超朋博士表示針對加氫難問題,未勢能源與立本能源、中電新源啟動“共建100座加氫站”戰略合作,布局京津冀,逐步建立輻射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的能源供給體系。
各方成員共同錨定客戶場景,在更精準洞察到客戶需求的同時,憑借更快速的傳導機制調整自我,能夠及時而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市場生態推動之下,加氫站的建設就在滿足需求和擴大規模當中,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 未勢能源副總裁解超朋
另外,此次發布上未勢能源還表示與河鋼工業、如果科技、大道強園、開沃汽車聯合簽署65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戰略合作,將重點聚焦中短途物流運輸的規?;伴L途運輸的示范性項目。面對2023年,未勢能源將在市場生態構建上,真正實現從“買起來”到“用起來”的轉變,從能源端到動力端、車端、運營端,實現完整的市場生態運轉。
產品生態和市場生態,其實是能夠互相賦能的。產品生態做好了,會讓市場生態有更好的收益。市場生態做好了,能夠為產品生態提供需求、降低成本。
讓生態持續運行的核心,在于“利他主義”。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曾指出,凡是事事為他人著想,事情總會出奇的順利。在氫能生態里,讓各方成員都能獲益就能持續推動生態,這也是未勢能源一貫堅持的經營理念。
生態長期運轉的“關鍵方向”
往后看,氫能生態以及企業要實現長期穩定運轉,關鍵要與社會前行方向保持一致,并且能夠持續解決社會問題。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指出,企業是社會的器官,任何一個組織機構都是為了某種特殊目的、使命和某種特殊的社會職能而存在的;任何企業得以生存,都是因為它滿足了社會某一方面的需要,實現了某種特殊的社會目的。
長期來看,“雙碳戰略”是所有氫能企業必須錨定的社會大方向,它加速了氫能產業的步伐,并且往后還會帶來更多機會。包括未勢能源在內的氫能企業,要學會在“雙碳戰略”里挖掘更多增長點,推動生態進步。
“雙碳戰略”之下,碳交易正在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國際碳行動伙伴組織(ICAP)最近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全年碳市場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達到630億美元,中國碳交易市場也在穩步增長。在未勢能源看來,希望能夠在碳交易上創造更多的價值,并且反哺整個產業鏈。
比如,除了給客戶提供碳減排的方案以外,未勢能源希望創造出來的碳匯無論是用來抵減碳排放指標,還是進行交易,都可以給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此次發布會上,針對碳經濟價值實現問題,未勢能源表示與中汽中心強強合作,共同研究“氫能應用碳交易標準”。研究出來以后,其實就可以把整套解決方案里的減碳效果以碳匯的形式計算出來,并且能夠拿到全國甚至全球的碳交易體系里進行交易,幫助行業客戶創造更多氫能經濟價值。
市場是公平的,“關鍵先生”在推動生態發展的同時,生態也會對其進行反哺。能看到未勢能源近幾年顯露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其自身也對未來抱有期待。
首先,未勢能源希望針對具有零碳物流需求的客戶,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綜合解決方案,從市場生態端和產品生態端來實現;其次,鞏固和發展現有的商業生態,挖掘出更大潛力空間;另外,通過產業規模的擴大,降低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同時通過新增場景提出需求,優化產品技術,讓整個產業鏈更具有競爭力。
在《一點財經》看來,未勢能源的三個期待,其實對應著用戶價值、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綜合解決方案,能夠讓用戶體驗更佳;商業生態的鞏固和發展,可以挖掘更大商業價值;產業鏈競爭力的提升,其實在更寬廣范圍內會迸發出社會價值。
能夠在這三重價值上都有建樹的企業,才能真正穿越周期,始終走在隊伍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