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小的屏幕架起廣闊的互助橋梁,聯結起東西南北,不僅傳遞了美味和好物,也同樣回饋了善意。
十幾個人凝神屏息地盯著屏幕,仿佛靜止了一般,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了什么。直到聽到屏幕另一端終于有了動靜,懸在他們心里的石頭才落下——“謝謝大家的支持,全部沒有了。”
話音未落,這邊已爆發了歡呼聲,有人忍不住和身邊的人擊掌慶祝,有人捂著嘴、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就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工廠。
他們正在看的屏幕里,是雙11期間李佳琦為一款埃塞俄比亞咖啡帶貨的直播公益專場,近1萬8000盒優質咖啡在5秒內被搶購一空。
一邊是白天,一邊是夜晚,相隔日夜卻共享同一份喜悅。中國穩定的市場和強大的消費力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更為接地氣的注腳,中國的直播電商就像一座橋梁,在方寸天地間,聯結起了地球的此岸與彼岸。
把“買它”之風吹向海外
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人類需要共同應對的難題,線下零售業一度被打得措手不及。疫情之下,經濟該如何運行,便是橫亙在前的現實問題。
在這種“黑天鵝”的反襯下,中國直播電商動輒千億的銷售額,就格外引人注目。
日前,英國BBC發布了名為《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崛起的直播帶貨新風口》的文章,繪聲繪色地描述中國直播電商的火熱場面,“網紅、明星、草根、商家們紛紛赤膊上陣,在鏡頭前滔滔不絕地說服觀眾購買商品”。
這一幕在CNN的視頻中更為直觀。2021年4月,CNN在youtube平臺上發布視頻《中國數億購物癮》(China's billion dollar shopping obsession),在豎屏畫面中,主播滔滔不絕地介紹著產品,評論區的留言互動也刷個不停。視頻里火熱的購物場面,和美國某州乳品供應商因為銷路不暢而倒奶的新聞反差強烈,也難怪CNN在視頻簡介中寫道,“一天一場直播銷售額就能達到2000多萬美元。所以美國終于也開始要奮起直追了嗎?”
其實,這不是中國電商第一次“出海”。早在2019年雙十一期間,中國直播電商就曾因“魔鬼的魅力”在東亞掀起一股浪潮。AI實時翻譯技術讓中國的直播電商間走向東南亞,快節奏解說和密集的信息轟炸,這種中國網友已然熟悉的帶貨模式讓外國網友“毫無抵抗力”,“感覺一直看下去,我要傾家蕩產了”。日本博主久保田嶺在Twitter上說:“第一次認真看中國的直播帶貨,確實有種魔鬼的魅力,越看越想買東西哈哈。李佳琦的Energy(能量)很大,讓我越來越興奮。”
中國的直播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趨勢之下,直播電商的“能量”,也為海外為實體零售提供了另一種方案。
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萬億,海外卻仍是一片有待開墾的沃土。根據咨詢機構Coresight Research的數據,2023年,北美直播購物市場將達到250億美元。而為了在這個未來的百億市場里分得一杯羹,互聯網公司正在各顯神通。亞馬遜重啟了曾經一度暫停的Amazon Live,Tik Tok陸續上線Tik Tok Shop,還設立Seller University(賣家大學)。Facebook也不甘示弱,扎克伯格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電商業務是“重中之重”,而不少電商平臺則打算借鑒中國的發展路徑,從培養主播入手。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跨境零售電商平臺速賣通正在將中國成熟的帶貨模式推向海外,乃至計劃打造300萬個帶貨網紅。有人調侃道,他們想“三年打造100萬個老外版‘李佳琦’”。他們想打造怎樣的主播不重要,但這樣的說法,顯然十分看重帶貨主播的影響力。
環球同此涼熱,“責任越來越大”
“我現在身上穿的是1號鏈接,真的超級超級大氣……”,如果這段話是中文,想必中國網友都已經不陌生,但如果是英文呢?這是2021年博鰲數字經濟發展論壇上的一幕,主播晏光樺用英文展示她在Tik Tok上的跨境直播電商帶貨場景。
晏光樺曾是教培老師,她人生的第一次直播始于為缺席的外籍主播做替補,出人意料的是,第一場直播的銷售額比外籍主播一個月的都多,從此開啟了跨境電商的道路。
晏光樺偶然開啟的跨境直播電商之路,也有著時代和行業向前發展的必然。全球化背景之下,根據商務部2022年1月的數據,跨境電商5年增長近10倍。海外媒體和平臺漸漸關注到了中國直播電商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逐漸推動海外直播電商行業的生態發展。
不僅如此,海外媒體還關注到了直播帶貨更為重要的一面。日本NHK報道說直播帶貨“是中國人在困難中的創新之舉”。瑞士《新蘇黎世報》也認為中國的直播電商在消除貧困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最近的一則公開采訪上,電商主播李佳琦透露其助農公益直播已覆蓋超二十個省份、地區,銷售總額逾3億,他說“從消費扶貧到復工復產,從國貨賦能到買遍全球,直播電商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作為一名頭部主播,我感到身上的責任也越來越大。”
眾多注意力匯聚于此,站在風口上的主播受惠于大眾的關注,相應的,也需要承擔對等的責任,用行動回饋信任。
2020年11月6日,第三屆進博會上,李佳琦被授予“青春進博推介大使”的稱號,他在意大利專場敲響鑼鼓,慶祝中意建交五十周年。意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表示,“中國的電子商務非常發達,對于意大利企業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隨著“人間嗩吶”李佳琦的一句又一句“上鏈接”和“趕緊補貨”,這場兩個小時的銷售額約475萬歐元,近四千萬人民幣。
一年之后,李佳琦為阿富汗松子公益帶貨,12萬罐阿富汗手剝松子在3小時內售賣一空。這場直播的意義,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的那樣—— “小小松子將給中國人民帶來美味,也可以為阿富汗帶來外匯收入,緩解當地大批農民的生計困難。”
小小的屏幕架起廣闊的互助橋梁,聯結起東西南北,不僅傳遞了美味和好物,也同樣回饋了善意。直播電商行業可觀的發展空間和穩定的增速,為疫情之下的零售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中國的直播電商不僅與“脫貧助農”同行,也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向。
放眼全球,中國的電商直播間正在以其與日俱增的影響力,凝聚起各方力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亞非拉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聯合國副秘書長兼非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薇拉·松圭曾親眼見證過中國電商平臺為盧旺達咖啡帶貨時的魔力和奇跡,松圭說,“中國的數字經濟正在發揮巨大作用,將幫助非洲商戶和農民加快走出經濟困境。”
何謂“環球同此涼熱”,在方寸之間的屏幕上,直播電商交出了一份生動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