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她經濟”的驅動下,產康行業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亂象也隨之高企。筆者發現,有不少打著“產康”“催乳”幌子的品牌或機構,向哺乳期焦慮的寶媽們,兜售大批未經科學驗證產品。
寶寶糧倉旗下產品大多只是普通食品,不具備功效
隨著越來越多的“Z世代”進入父母角色,他們的生育觀念已經與老一輩有著明顯差異。尤其是在喂養方面,更是提倡科學化和精細化。也因此,我國母乳喂養率持續增加。
但也有部分哺乳期女性因各種各樣問題不得不面臨無法正常分泌乳汁、少乳等問題,對追加奶量的產品需求強烈。于是,催生了大批以藥食同源、專家研制為賣點的“下奶神器”。
我們看到寶寶糧倉共推出了三大系列產品,包括顆粒系列、泡煮系列、護乳系列。其在渠道上宣稱,這些不僅可以通奶、催奶、回奶,還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但經查,這些產品實際上就是普通產品,使用效果也未經科學驗證。
根據官方對產品的介紹:「拘無影」是藥食同源配方,消炎去結、緩解乳房脹痛、產后通暢乳汁、調理乳房,可有效避免乳房硬結發展成乳腺炎癥;「通奶飽」可以通乳汁、通經絡、消脹積、促新陳代謝、調理氣機;
除卻吃的以外,「乳羨貼」適用于各種原因乳房疼痛、紅腫硬塊、急性慢性乳腺炎、小葉增生、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瘤;「乳頭修護油」采用天然本草配方,一瓶解決媽媽乳頭皸裂、寶寶皮膚脆弱問題,適用于局部皮膚、乳頭潰爛、久不收口、乳房紅腫、乳房不通等癥狀......
品牌商如此宣傳,其銷售人員自然也是照貓畫虎。“通催搭配——缺奶少奶井噴套餐,幫助產婦調順氣機,疏通乳腺,達到疏肝理氣,調補氣血的目的!補氣養血,培元固本,適用于各種奶水清稀,缺奶少奶癥狀。”
然而,無論是拘無影還是通奶飽都只是一款「普通食品」。一方面在產品注意事項中寫明“本品為食品,不能代替藥品”,另一方面生產許可證為SC10632032302213,而這正是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此外,乳羨貼也并非常見的敷貼,因為其用的也是上述食品生產許可證。乳頭修護油作為皮膚用產品,應當屬于“化妝品”,但兒童和哺乳期婦女適用的產品,應該有小金盾或是特殊化妝品字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從普通食品宣傳療效,到兒童和哺乳期婦女皮膚用產品卻無對應標識和字號可見,顯然寶寶糧倉已觸犯法律紅線。同時,需要明確的是,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藥食同源產品,功效是個未知數,也只是個普通產品。
寶寶糧倉利用“過期專利”為產品背書
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糧倉多款產品都在包裝上印有“榮獲國家專利配方”。筆者隨意挑選了幾個進行查詢,發現通奶飽、催奶飽、拘無影、回奶快等產品用的都是一個專利號(201010282341.4),并且法律狀態都處于“專利權終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12條規定: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作廣告。也就是說,寶寶糧倉以“過期”專利為產品背書,已經違反了法律法規。
而徐州寶寶糧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因“假冒專利行為及其從屬”,被當地市場監管局罰沒3723.3元,并責令改正。
同時,有母嬰店也因此被牽連。行政處罰書顯示:鹽城市某母嬰店銷售的“寶寶糧倉月子速溶飲品”、“寶寶糧倉麥楂速溶飲品回奶快”、“寶寶糧倉芝蒲速溶飲品催奶飽”三款產品上均標注了“榮獲國家專利......”
經查,該項發明專利于2011年8月授權,因未繳年費已于2015年9月終止。因此,被當地市場監管局責令該母嬰店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896元。
建湖縣某母嬰店銷售的“寶寶糧倉”麥楂速溶飲品專利產品,而其專利因未繳年費于2016年11月“專利權終止”,被當地市場監管局認定為銷售假冒專利產品,沒收違法所得350元。
需要明晰的是,即使專利成功下證,也不能保證產品功效,否則大家都不用去注冊國藥準字,去申請個專利證書就可以了。此前有業內人士也表示:“專利的意義在于保護,而不是去論證這個產品療效與否,并且一個產品有效無效,毒副作用有多大,需要一個很長的檢驗過程,投入也很大,專利局也沒有資源進行這些檢測。”
事實上,近年來催乳產品亂象層出不窮。此前,就有報道稱:35歲的張女士在生完孩子后,希望用純母乳喂養孩子,又擔心自己高齡奶水不足,便在月嫂的推薦下,在網上購買了一款催奶茶。
結果喝完之后,就感覺口唇發麻、惡心胸悶,喘不過氣。經醫生診斷,是急性過敏性喉頭水腫。而原因正是,網購的催奶茶中含有不明成分引起的。母嬰前沿也曾就催乳亂象發表過文章《揭秘月子餐黑幕:喝一杯,奶陣50次》。
對此,北京海淀婦幼保健院主任醫師高雅軍表示,最科學有效的兩種下奶方式:①多親喂,每天最少母乳喂養8~12次,并且要讓寶寶“深含乳”;②使用吸奶器(或手擠奶),模擬寶寶吮吸刺激產奶。
因為在哺乳時,通過寶寶吸吮可以刺激神經傳導,向媽媽的腦垂體不斷發送信號,引發泌乳素和催產素的釋放。泌乳素幫助腺泡生產乳汁,而催產素則幫助腺泡周圍的肌上皮細胞收縮,使乳汁從乳導管快速流出。
孕博士、養兒堂宣傳亂象叢生
值得關注的是,徐州益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除了寶寶糧倉外,其他兩個品牌也存在著諸多亂象。其中,孕博士的行事風格卻跟美容院十分相似,而養兒堂則借勢械字號搖身一變成為了包治百病的“神藥”。
在母嬰渠道宣傳甚猛的“養兒堂”,官方宣傳稱:“養兒堂敷貼共30多個經典配方,全面涵蓋感冒、發燒、咳嗽、便秘、腹瀉、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積食、傷食、厭食、消化不良、黃疸等嬰童常見病與多發病,并且敷貼功效及口碑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從這些產品的通用名稱可知,其中包含屬于第一類醫療器械的穴位壓力刺激貼。其預期用途為“貼于人體穴位處,通過外力僅起壓力刺激作用”。此外,還有醫用冷敷貼,其已從2022年開始,不再按照第一類醫療器械管理。而此前它的預期用途是“用于人體物理退熱、體表面特定部位的降溫”。
但根據最新的規定,醫用冷敷貼要想上市,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未添加中藥、化學藥物、生物制品、消毒和抗菌成分、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等發揮藥理學、免疫學、代謝作用的成分或者可被人體吸收的成分,按照第二類醫療器械管理。反之,要根據產品組成成分、預期用途、首要作用方式等綜合判定,按照藥械組合產品或者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
但從目前養兒堂的宣傳可見,幾乎還都以“草本配方,純中藥萃取,綠色療法”為賣點。這也意味著,其要是走械字號,只能選擇按照藥械組合產品或者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
可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過的《關于藥械組合產品注冊有關事宜的通告》來看,中藥外用貼敷類產品為以藥品作用為主的藥械組合產品,按照“藥品”進行注冊管理。
也就是說,如果養兒堂等品牌想要宣傳療效可以需按照“藥品”進行注冊。那為什么它至今仍是械字號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是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亦或是為了別的?
另外,孕博士也推出了多款產品,包括月子五行補元通養組合、溫潤滋養組合等。官方宣稱:前者有提高免疫力、改善體質、健脾利尿、消除腫脹、祛風濕、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治療冷感冒等;后者有促進血液循環、行氣活血、清宮排毒、延緩衰老、溫宮驅寒等。
然而,這些產品并非藥品,那么其所宣傳的功效又有幾分可信度呢?
隨著90后、95后高知父母正式進階成為母嬰消費主力軍,他們的生養觀念已經與老一輩有著明顯差異。尤其是女性,更是呈現出一種“愛孩子也愛自己”狀態。因此,從纖體塑形到護膚護發,從營養飲食到哺乳產品與服務,她們對“專業化產康”知識和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
然而,從目前的產康市場來看,高階玩家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渾水摸魚者。面對市場的高需求,品牌不僅需要賣貨思維,更需要專業。濫竽充數來割韭菜,最終只會被消費市場亂棍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