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配粉升溫成為乳企搶灘的新藍海,科研實力則成為決勝關鍵。
近幾年來,特配粉(指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特醫食品)賽道可謂是相當火爆。因為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使得早產、乳糖不耐受、食物蛋白過敏、營養缺乏等嬰幼兒醫學狀況被愈加重視,消費需求不斷擴大。
在此背景下,不論是國內奶粉品牌,還是國外奶粉品牌都開始積極地進行布局。高端奶粉品牌「海普諾凱1897」自然也不例外,推出了旗下無乳糖嬰兒特醫食品——稚舒。
從《2021中國奶商指數報告》中了解到:目前我國自稱有乳糖不耐受癥狀的群體比例是13.7%,約為1.9億人。此外,還有3.5%的消費者表示:“自己不確定是否存在該癥狀。”
而這也意味著,我國乳糖不耐受人群可能會超過2億人。并且從其他調研報告上來看,嬰幼兒乳糖不耐受發病率可能會達到40%以上[1]。這也導致很多嬰幼兒在攝入母乳或乳制品后常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問題。
基于此,能夠適應特定疾病狀態,為消費者提供有針對性營養支持的特配食品,逐漸解凍和升溫。并且還被記入了《2030年國民營養計劃》中,強調要:“推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療膳食的規范化應用;進一步研究完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標準,細化產品分類,促進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發和生產。”
針對于以乳類為主要膳食,且伴有乳糖不耐受的嬰幼兒來說,可以通過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的特醫食品來改善不良癥狀。于是,海普諾凱1897專門針對0~12月齡乳糖不耐受腹瀉嬰兒研發,推出重磅新品“稚舒”。
作為海普諾凱1897的誠意之作,也是旗下首款接受特配粉市場檢驗的產品。“稚舒”在配方上,除卻單純的無乳糖外,還特別添加了40+種營養素,包括像DHA&ARA、膽堿、葉黃素等腦視營養,以及5種核苷酸與鋅等核心營養,為寶寶成長發育提供全面的營養支持。
以科研創新實現產品矩陣再升級,守護母嬰家庭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市場對特配粉需求強烈,但與普通嬰配奶粉已過千款的數量相比,特配粉至今通過注冊的數量也不過百款。究其數量稀少的原因,主要還在于特醫食品門檻太高了。
“從研發,到生產線建設,到順利審批,平均用時也要18-36個月,且要投入大量資金。另外,特醫食品的申報主體必須是生產企業,所以特醫食品企業基本都是集研發、臨床、注冊、生產等流程為一體。同時,市場監管還將從研發到生產再到流通貫穿整個流程。”
海普諾凱1897特醫食品專家團隊
那再回過頭來看,此次面市的無乳糖嬰兒特醫食品“稚舒”,無疑是海普諾凱1897在母嬰營養健康多年布局,及在研發上不斷精進積累下來的成果,而該產品也打破了湖南省特配食品“0”的局面。
對此,該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海普諾凱1897依托于澳優的科研研發體系,早在公司成立之初,研發團隊就開始針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相關課題進行研究,為特醫食品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稚舒的上市是產品精研的結果,也是企業科研實力體現。未來,海普諾凱1897也將在產品矩陣上持續優化升級,以更細分、更高品質、更具針對性的高端產品服務全球母嬰家庭。
目前,海普諾凱生物旗下已經從孕、嬰再到兒童搭建了完整的產品矩陣,滿足了母嬰群體在不同階段的營養所需。而“稚舒”的發布,又是其產品結構的一次重大升級,為更多有特殊需求的母嬰家庭提供全新專業選擇。
特配粉或成為海普諾凱1897的新增長點
據艾媒咨詢《2021年中國特醫食品產業運行大數據監測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特醫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25.9億元增至2020年的77.2億元,擴大了約3倍。
同時報告還指出,中國只有1.6%的營養不良患者在食用特醫食品,與美國65%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消費規模僅占全球市場的1%。這也意味著,特醫食品市場有著較大的挖潛空間。
因為除卻乳糖不耐受外,其實還有不少嬰幼兒面對著乳蛋白過敏、氨基酸代謝障礙、營養缺乏以及早產等問題。再加上年輕父母精細化喂養需求加深,對特醫食品認知提高,國家戰略推動等等。
面對方興未艾的特醫食品賽道釋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這一細分品類或將成為擁有強大科研實力「海普諾凱1897」的另一增長點。
“未來海普諾凱1897也將持續精耕特殊醫學食品領域,在推動公司「成為全球最受信賴的配方奶粉和營養健康公司」企業愿景實現的同時,為「2030健康中國戰略」實現貢獻力量!”海普諾凱1897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如今,乳粉賽道的競爭程度已經從“充分”競爭衍變到了“激烈”競爭,但海普諾凱1897卻以成熟的科研創新實力,持續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這也無疑讓其在各個細分領域都能夠先下一城,同時也為賽道上其他玩家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這樣的海普諾凱1897,未來能夠在特醫賽道中實現怎樣的爆發,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1]《中國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調查》,中疾控婦幼保健中心;《全國乳糖不耐受大調研》,春雨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