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污染問題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今年2月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提示:消費者“暫不通過任何渠道購買”以及“立即暫停食用”美國雅培公司旗下Similac、Alimentum和EleCare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后(產品代碼前兩位是數字22到37的、容器上代碼包含K8、SH或Z2的、保質期為2022年4月1日及更晚),又有消費者反饋此前寶寶被診斷為感染沙門氏菌時,食用的正是雅培此次召回范圍內的奶粉。
據消費者張女士表示:“從去年7月到10月,我們購買食用的都是雅培Similac心美力奶粉,結果10月底寶寶就出現了腹瀉、便血、高燒等癥狀,經過住院診療,判斷是沙門菌感染。”
從張女士提供的奶粉罐底圖片可見,代碼前兩位是27,并且包含SH,保質期為2023年4月1日,與雅培中國發布的產品召回信息相符。目前作為奶粉的銷售方山姆會員商店已經為張女士退款200元,但孩子感染沙門氏菌的問題卻始終未得到雅培的妥善處理。
“我們之前喝完的奶粉罐很多都扔掉了,家里就剩了一個空罐裝東西,但一查就在召回批次中,這讓我們懷疑扔掉的那些可能也都在召回范圍里面,目前我們寶寶已經感染了沙門氏菌,因此還導致了肝功能受損,谷丙轉氨酶檢測結果至今仍偏高,我們不知道寶寶肝功能異常什么時候能好,并且在這期間很多疫苗沒法打,后續不知道是否會引起其他疾病,所以希望雅培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法。”張女士和胡先生表示。
對此,雅培方面給出的回復是:“不能確定張女士孩子出現沙門菌感染是喝我們奶粉造成的,并且在3月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將美國的沙門氏菌跟胡先生的情況類似的感染存疑病例(指新港沙門氏菌事件的投訴)排除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海外乳企第一次因為奶粉污染問題進行的大規模召回了。2017年法國嬰兒奶粉制造商 Lactalis(蘭特黎斯),就因沙門氏菌污染導致多人患病,影響了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在內的全球83個市場,召回了共計1200萬罐奶粉,在華運營資格也一度被暫停。
根據海關總署提示,沙門氏菌是一種腸道致病菌,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副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沙門氏菌可引發傷寒、副傷寒、發熱、腹痛等。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GB17065)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的規定,嬰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檢出沙門氏菌。
頻發的海外奶粉污染問題及每月因抽檢不合格被拒入境的進口奶粉,也讓中國消費者撕下了“進口=安全=高質量”的標簽。隨著中國乳粉行業多項標準的落地實施、國家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年輕一代對本土文化認同感的提升,留給外資品牌的發展空間已逐漸變窄。
資料來源:
《315調查丨帶“菌”奶粉疑云》——澎湃新聞,林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