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全面加強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設,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和投資組合,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
本系列研究基于基金中長期業績數據,分批透視規模較大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本篇案例為前海開源基金和國投瑞銀基金。
截至2024年8月15日(下同),公募基金市場中,成立時間超3年,規模超10億元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共有800逾只(基金初始口徑,下同)。業績較好的產品與較差的產品近3年收益率最高相差150個百分點,業績分化明顯。
面包財經研究發現,前海開源基金旗下產品前海開源醫療健康A近3年凈值累計下跌69.8%,近3年單季度凈值增長率均為負,投資勝率為零。此外,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混合和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規模均超過30億元,近3年凈值累計下跌超過50%。
另外,國投瑞銀基金旗下基金經理施成管理的4只主動權益型產品近3年凈值均下跌超過60%,基金經理在管產品規模3年內從最高247.16億元跌至100億元以內。
前海開源基金:“醫療健康A”3年凈值下跌69.8%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前海開源基金旗下共有12只規模超10億元,成立時間超3年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其中3只基金近3年凈值發生腰斬,在同類產品中表現較為靠后。
前海開源醫療健康成立于2018年1月,系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現任基金經理為范潔,最新報告期規模約11.01億元。投資目標為“通過前瞻性的研究布局…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
前海開源醫療健康A近3年凈值累計下跌69.8%,跑輸業績基準超25個百分點,同類排名1964/1968。
基金季度報告顯示,該基金過去3年共12個季度的凈值增長率均為負,最高單季度虧損超20%,投資勝率為零。
前海開源基金旗下另外兩只近3年跌幅超過50%的產品是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混合A和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A,這兩只基金也是靈活配置型產品,都成立于2015年,基金經理為曲揚,最新報告期規模均超過30億元。
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前海開源基金董事長為李強,總經理為秦亞峰,督察長為孫辰健。公司股東包括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中盛金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長河世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和合投信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各自持股25%。
國投瑞銀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旗下4只產品近三年凈值跌超60%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8日合資成立,是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49%的合資基金公司。
截至最新披露數據,國投瑞銀基金旗下共有8只成立時間超3年,規模超10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其中國投瑞銀先進制造混合、國投瑞銀產業趨勢混合A、國投瑞銀新能源混合A、國投瑞銀進寶混合等4只基金近3年凈值下跌超60%,虧損幅度居前。
面包財經研究發現,上述4只產品的基金經理均為施成。施成畢業于清華大學工學碩士,為國投瑞銀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2022年二季度最高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截止2024年二季度末,施成在管產品規?;渲?00億元以內。
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國投瑞銀基金董事長為汪斌,總經理為王彥杰,督察長為段皓靜王明輝。公司股東為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和瑞銀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2024年3月近期,證監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指出,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督促行業機構強化服務理念,持續優化投資者服務,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健全投資者保護機制,切實提高投資者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維護好社會公眾對行業的信任與信心。
前海開源、國投瑞銀基金旗下多只產品近3年業績遭遇腰斬,與基金設立時的投資目標想去甚遠,基金管理人、高管及基金經理公司管理層是否重視提升投資者長期回報?與投資者的利益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