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2022年以來,在景氣投資逐步失效,市場風格快速輪動的背景下,高紅利風格仍然能保持較為穩定的超額收益; ②從高紅利的行業分布來看,近三年股息率大于5%的行業中,銀行、煤炭、交通運輸等板塊位居前列; ③擇時角度下,留意中債與美債之間聯動所引發的紅利資產內部的行業輪動。
財聯社10月8日訊(編輯 楓林 ),長期以來,”高紅利、高股息“風格始終被視為長期被動性策略,但事實上自2021年之后中證紅利就已經開始逐步跑贏市場,尤其是2022年以來,在景氣投資逐步失效,市場風格快速輪動的時期,高紅利風格仍然能保持較為穩定的超額收益。
高紅利風格緣何能夠跑贏市場
興業證券在此前的研報中表示,當前國內、海外不確定性因素仍多,在高增長、高景氣行業相對稀缺、內外不確定性擾動短期難以消除的市場環境中,風險偏好難有趨勢抬升,所以以景氣為錨博取超額收益難度顯著提升,盈利穩定、且抵御市場波動能力較強特征的紅利低波資產成為了市場更為重點關注的品種。
另一方面,由于高股息策略具有一定的類債屬性。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行,流動性寬松下國債長端利率短期也易下難上,股息率相對債券具備一定優勢,因此利率下行階段高股息占優概率較大具備較高配置價值。
高紅利策略的行業分布
從行業分布來看,近三年股息率大于5%的行業中,銀行板塊首當其沖,煤炭板塊緊隨其后,交通運輸、傳媒、地產、鋼鐵等板塊位居前列。從中可發現紅利低波行業多處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行業壁壘。當經濟出現較大波動時,則呈現出更加穩定的盈利表現。另一方面,供給側改革后,中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盲目擴張性資本開支總體下降,這些行業轉而更傾向于提升股東的股息回報。
此外需注意的是,高紅利板塊中既包含如銀行、煤炭、交通運輸等“中特估”概念。還包括傳媒中的相關標的。也就是說在今年“中特估”和“AI”兩大主題中均有高紅利風格股的身影。這并非偶然,而是2021年市場估值分化后趨勢收斂的必然發展。預計在后市的主題性炒作中,高紅利概念股仍有望成為重要的疊加屬性在其中活躍。
紅利資產輪動中的擇時偏好
而站在擇時角度紅利資產內部,依舊可以行業輪動配置。落腳篩選出的“雙穩紅利行業組合”中,除基本面與投資回報拆解的穩定性共性外,仍然無法回避其自身的行業邏輯,按行業屬性看,大致可以將雙穩紅利行業劃分為四類:公用類、消費類、周期類、TMT 類。
相對而言,“中債下+美債上”的環境下,公用類紅利行業的超額收益更為明顯;“中債上+美債上”的環境下,消費類紅利行業會相對占優;“中債上+美債下”的環境中,周期類紅利行業表現更佳;“中債下+美債下”環境中,則應重點配置 TMT 內部的紅利資產。
綜合各大券商研報來看,真正的“紅利”資產,必須兼顧基本面與投資回報的雙重穩健。1)凈利潤增長/ROE 已經趨于穩定、資本開支不斷下降、分紅比例不斷抬升等特征;2)考慮行業當前整體的股息率水平與 PE 估值的趨勢;3)對行業未來長期基本面的判斷:包括不限于行業格局持續優化等、分紅比例能夠保持高位甚至繼續
以此為背景,對于可關注的標的方面,篩選連續2年的股息率大于5%,且歸母凈利增長率大于15%;市盈率(TTM)小于15的個股。其中,潞安環能、冀中能源、山煤國際、兗礦能源、達安基因等股的股息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