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在深圳寶安舉辦的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宣布,騰訊自主研發的通用大語言模型——混元,正式亮相。
湯道生介紹,騰訊混元大模型擁有超千億參數規模,預訓練語料超2萬億tokens,具有強大的中文理解與創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務執行能力。
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經接入騰訊50多個業務并取得初步效果,包括騰訊云、騰訊廣告、騰訊游戲、騰訊金融科技、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微信搜一搜、QQ瀏覽器等業務和產品。湯道生表示,千行百業也可以通過API調用混元,或者將混元作為基底模型,為不同產業場景構建大模型應用。
當前,微信已上線“騰訊混元助手”小程序,該小程序還處于內測狀態,只有受邀用戶才能體驗,表面上看騰訊混元助手與其他公司推出的AIGC應用一樣,都是一款能夠進行智能對話的助手,但混元大模型的威力遠不止此。
節點財經認為:騰訊混元大模型“全鏈路自研”與“強調實用”的優勢明顯,這對包括騰訊云、騰訊廣告等內在業務的賦能巨大,也會為騰訊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智能化服務能力再添一把火。
以騰訊云為例,當前混元大模型正式通過騰訊云對外開放開發出相關AIGC應用,如文案創作、傳統繪畫創作等。
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給模型輸入內容生成指令,生成理想的文案文本,還可以通過利用騰訊云AI繪畫生成智能生成圖像,這極大解放了用戶文案創作與繪畫設計等日常工作的生產力,也為內容社區、電商、廣告等場景,提供更豐富、更個性、更有創意的圖文信息,有效提升了廣告主的轉化率。
除此之外,騰訊云還重點發力行業大模型解決方案上,即將AI大模型能力應用到更廣泛的PaaS、SaaS產品。一方面,驗證其MaaS服務的可用性、易用性。另一方面,也將更多開箱即用的產品、服務,向客戶開放,推動大模型在實際生產、運營場景發揮效用。
在大會上,騰訊云副總裁吳永堅介紹,騰訊云將傳統OCR(光學字符識別)升級為“端到端”的OCR大模型后,能做到“從圖像到文字,一步生成識別結果”的效果。比如針對票據示例,可直接提問“委托日期是什么時候”,大模型在理解圖片后給出回答,大幅縮減識別流程,提升識別準確度。
目前,OCR大模型已經集成到騰訊云TI-OCR訓練平臺,供客戶依據自身業務場景,進行小樣本精調使用。
此外,基于分析大模型,騰訊云升級推出騰訊企點分析AI助手,覆蓋對話式分析,輔助數據配置,提取智能結論、一鍵生成報告四大場景。今年9月,企點分析AI助手正式向大客戶開放內測申請。
同時在混元大模型加持下,騰訊云還完成了“人機交互、對話交互、用戶體驗”等多個層面的提升。比如,今年6月份騰訊企點發布全新一代智能客服,引入大模型能力,對對話交互、人工輔助和知識構建三個層面進行提升。
吳永堅稱:未來,我們將持續將AI大模型等先進技術,應用于內部PaaS、SaaS產品,打通AI產業落地全鏈條,重塑智能時代生產力。讓更多開箱即用的AI大模型產品、服務,助力客戶實現數智化升級。
業內人士認為,混元大模型先在騰訊內部多個業務接入內測和應用檢驗后,再通過騰訊云對外開放的方式,其實用性、精確性、及用戶體驗都可能會優于其它大模型。
作者/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