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美國上周上映了兩部電影,《芭比娃娃》和《奧本海默》,雙雙創下票房紀錄; ②一則混剪芭比和奧本海默的AI視頻與此同時流行于網絡,其逼真程度令網友大呼吃驚; ③AI不斷入侵影視行業也引起了更多擔憂,好萊塢演員和編劇正在聯合罷工。
財聯社7月28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院線上周末喜迎開門紅,兩部電影《芭比娃娃》和《奧本海默》出乎意料地掀起觀影熱潮。
目前《芭比娃娃》票房已經接近5億美元,打破多項紀錄,《奧本海默》也有超過2億的收入,成為票房最佳的傳記片。
而在這兩部電影外,一股“邪惡”的力量已經在美國等多個國家泛濫,那就是“芭比海默”。
網上有人將美泰風靡全球的玩具——芭比娃娃這一形象,創造性地嵌入到核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的歷史之中。在惡搞的這個芭比海默故事中,穿著粉紅色衣裙的金發美人,成為了二戰期間研究核武器的科學家,畫風相當清奇。
然而,這股混搭風卻引起了網友們的大聲叫好,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觀眾對這兩部影片的好奇。
根據視頻制作者Curious Refuge稱,這則芭比海默預告片是通過AI創作網站Midjourney和Runway的Gen-2合成的,里面的配音也是人工智能模仿的原演員——《芭比娃娃》中的瑪格特·羅比和《奧本海默》中的馬特·達蒙。
他還指出,這個視頻僅花了4天就完成,且只是用了蘋果的MacBook Pro。網友們看到視頻中,構圖精美堪比大導出手,人物生動仿佛真人上陣的畫面,不禁紛紛感嘆:這是什么計算機成了精!
從圖片到視頻
Curious Refuge透露,這段芭比海默的影片結合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技術,通過Midjourney先生成逼真的圖片,再將圖片做成動態圖像。
也就是說,制作者已經可以從看圖說故事,變成看圖編電影的離譜程度。
網友也按照CR的教程嘗試了一把,先在Midjourney合成一張照片,然后將照片上傳到Runway,并直接使用其Gen-2工具生成視頻,果然得到了效果滿分的4秒視頻。
而如果想讓視頻更長,可以通過截取4秒視頻的最后一幀,繼續讓AI生成后續。
不過,這種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尤其是在生成人物動作時,AI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偏誤,而通過一張圖想要塑造人物,很可能會變成屢次疊加下“李逵變李鬼”的結果。
盡管如此,這種技術的出現還是讓很多深受劇情之苦的人大呼得救,不少人開始呼吁用這種技術重新剪一遍《權力的游戲》最后一季,還有人則開始利用已經上映的影片和電視,來創造屬于自己的腦洞世界。
總之,開局一張圖,還你一部電影的笑言已經成為現實。而這可能對整個影視行業產生致命性的影響。
好萊塢還在罷工中
芭比海默的出現,另一方面也證實了好萊塢演員和編劇的恐懼并非夸大之詞。
其正在舉行六十多年來首次出現的聯合罷工,代表演員的演員工會SAG-AFTRA和代表編劇的工會WGA抗議制片公司的利潤分配和其它政策,其中,AI正是極為關鍵的議題之一。
有趣的是,《奧本海默》的主演希里安·墨菲、艾米莉·布朗特和弗洛倫斯·皮尤等在紅毯首映式中匆匆離開,以表達對罷工事業的支持。《芭比娃娃》的主演羅比也稱,如果演員罷工繼續,她絕對也會參加。
SAG-AFTRA的主席Fran Drescher表示,流媒體、數字平臺和人工智能帶來了行業轉型,演員和編劇不能被繼續削弱、邊緣化、不尊重和羞辱。
但根據AI公司Rezo.ai聯合創始人Rashi Gupta稱,人工智能在創意藝術領域的潛力是巨大的,好萊塢最近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人工智能不會替代人類的創造力,而是與其共存,放大彼此的優勢,創造協同效應,并突破可能的界限。
另一家AI公司ShortHills AI的聯合創始人Pawan Prabhat則更同期好萊塢打工人,稱人工智能允許創建任何人的數字化身,而這種復制品可以被用來描繪與本人信念矛盾的東西,而無需征得本人同意,也無需進行商業上的補償,這令人相當不安和憂慮。
正如芭比海默背后隱藏的真相,演員在未來或許不再需要進行演繹,他們只需要拍攝幾張照片,就能在AI的幫助下得到一大段合乎邏輯的表演。編劇也無需再苦思劇情,只要提示AI關鍵詞,所有的工作都能被輕松完成。
當技術進步到足夠的程度,世界上或許不再存在演員和編劇,又可以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演員和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