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若以新增房貸為標準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調整、或進行實質意義上的“轉貸款”操作,則每年可降低居民還貸現金支出800-2000億元。 ②預計存量全面下調的可能性較低,具體要等待監管或商業銀行細則出臺,即使陸續有政策出臺,預計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信用主體的政策也將不同。
財聯社7月17日訊(記者 高萍)近期,央行對存量房貸利率的表態使得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討論聲再起。財聯社記者從多家大行客服人員以及北京多家銀行房貸部了解到,針對存量房貸利率目前暫未有新的政策。有銀行稱,將積極與監管部門做好溝通對接,如有正式方案,將第一時間跟進并做好貫徹落實。
對于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央行支持、鼓勵既可以采取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的方式。業內分析認為,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不會是行政命令式的,而是以市場化、法制化為原則。預計存量全面下調的可能性較低,具體要等待監管或商業銀行細則出臺,即使陸續有政策出臺,預計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信用主體的政策也將不同。
銀行業券商分析師指出,假設30%的存量按揭調降80bp,個人資金成本支出可節約850億。若以新增房貸為標準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調整、或進行實質意義上的“轉貸款”操作,則每年可降低居民還貸現金支出800-2000億元。
銀行暫未有新政策 有銀行稱將持續關注相關政策動態、與監管做好溝通
財聯社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對存量房貸利率暫未有新的政策。中國銀行客服表示,“目前我們暫未收到新的政策。”工商銀行客服也表示,“目前沒有接到通知。”
另外,農行客服稱:“我行已經關注到相關報道,目前暫未收到有關存量利率調整的政策文件。后續,我行將持續關注相關政策動態,并根據相關要求做好金融服務。”
建行客服亦表示,該行已關注到市場上有關新聞報道,但目前未接收到有關部門的正式通知。該行將積極與監管部門做好溝通對接,如有正式方案,該行將第一時間跟進并做好貫徹落實。
北京地區多家大行房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總行的文件” “目前暫沒有新的政策”。“落地沒有那么快,至少也得一兩個月。”一家大行房貸部門工作人員如是說。
一家銀行內部人士亦直言,存量房貸利率若有調整或需要時間綜合考慮。實際上,2008年也曾有下調存量按揭貸款利率的先例,按照此前案例來看,若有調整也需要一定時間。
根據中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復盤2008-2009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歷程,2008年10月22日人行擴大房貸下浮幅度,2008年10月23日人行表示金融機構應按原貸款合同約定條款,在綜合評估風險的基礎上,自主確定已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尚未償還部分的利率水平。但始終并未公開發布強制性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政策。2009年初大行率先在部分地區對存量房貸進行利率優惠。
據介紹,2009年1月4日,新華社報道,大行制定了存量房貸利率優惠政策,但有相關辦理條件和限制。隨后根據新華社2009年1月陸續報道,包括興業、深發展等銀行也制定了相關優惠政策。
若調降預計每年可降低居民還貸支出超800億元
“在對存量房貸利率降低時,既可以采取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的方式。在7月14日舉行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鄒瀾司長已明確對上述兩種方式表示支持。”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旭表示,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其都不會是行政命令式的,而是以市場化、法制化為原則的。事實上,這兩種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的方式給了金融機構和居民更多的選擇權,哪個選擇合適就用哪個。
華泰證券宏觀團隊粗略估算,目前存量與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約為35-85個基點。若以新增房貸為標準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調整、或進行實質意義上的“轉貸款”操作,則每年可降低居民還貸現金支出800-2000億元,約占居民房貸支出的3-6%、等量于年度社零總額的0.2-0.5%。戴志鋒表示,中性假設下每年個人負債支出可節約850億。假設30%的存量按揭調降80bp,個人資金成本支出可節約850億。
對于銀行而言影響幾何?銀行業分析師普遍認為影響有限。戴志鋒測算,對銀行息差影響為3bp,營收影響為1.5%,利潤影響3.3%。分板塊來看,受影響由大至小為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國盛證券金融業分析師馬婷婷測算本次下調對銀行息差及收入影響相對較小。簡單測算,若假設2022年末各家銀行存量房貸中執行利率在LPR之上的占比在50%,這部分貸款利率調降60bps,對上市銀行息差影響在-4.6bps左右,對營業收入影響約-1.8%。
存量房貸全面下調的可能性較低 不同地區、不同信用主體政策或不同
中金公司分析師認為,如果央行提到“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意味著允許存量利率的加點通過銀行與借款人的協商進行調整,“以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意味著允許按照較低的新發放貸款利率置換利率較高的存量按揭貸款,以上兩條變化將使得銀行存量按揭利率有望下調,但具體方案仍有不確定性,包括自主協商的時間、存量按揭調整幅度、是否允許跨行“轉按揭”等。
展望后續,戴志鋒認為,存量房貸全面下調的可能性較低。他分析稱,目前住房貸款規模體量與2008年差距大,國內住房貸款規模近40萬億,是2008年的13倍,上市銀行按揭占比總貸款提升10個點至25%,是銀行資產穩定的基本盤。同時,“因城施策”實施多年,統一全面調整的難度較大。
另外,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目的之一為銀行緩解提前還款就壓力提供可行路徑,按揭客戶是銀行最優質的客戶類型之一,綜合收益高,合理的利率調降方案優于客戶流失,并且人行強調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即優質客戶低風險相對應低收益的差異化定價,不具備提前還款能力的客戶在博弈中不占優。
戴志鋒總結道,預計存量全面下調的可能性較低,具體要等待監管或商業銀行細則出臺,即使陸續有政策出臺,鑒于目前的按揭貸款體量和規則與2008年有較大差異,預計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信用主體的政策也將不同,相較當年要更加復雜和個性化。
華鑫證券分析師楊芹芹預計,本輪存量房貸利率調降應該不會像2008年那樣一刀切,更多是根據存量房貸利率分階梯差異化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