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隨著公司軍品和外貿商用產品訂單的持續增長,公司供需矛盾日益凸顯,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 ②項目旨在提升自身產品制造能力,建成后,將形成年產3000噸特種合金精密環鍛件的生產能力。
《科創板日報》6月20日訊(記者 吳旭光) 航宇科技上市兩年三次募資。
近日,航宇科技發布可轉債預案,擬募資不超過6.67億元,其中,4.67億元用于航空、航天用大型環鍛件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項目;2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不過,公司此次擬發行可轉債募資遭到了市場的質疑。一是公司短期內頻繁融資的必要性或存疑;二是目前公司本次募資計劃加碼的環鍛件相關業務,但相關子公司在2022年均為虧損狀態。
前次募資1.5億補流,擬再募6.67億
公司此次擬發行可轉債融資預案,是繼今年2月份公司向實控人定增募資1.5億元獲批后,再次拋出的募資計劃。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航宇科技上市至今不滿2年,公司于2021年7月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當時,公司通過首發募資4.02億元。算上本輪募資,前后三次融資規模將達到12.19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航宇科技上市首發的部分IPO募投項目經歷延期后,于今年1月份投產,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
據了解,公司IPO上市的首發募投項目“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用特種合金環軋鍛件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項目”開工日期為2020年8月,項目建設為期2年,實際投資金額2.69億元。但受疫情影響,導致施工進度不及預期,項目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日期,由原計劃的2022年8月完工延期至2023年1月。
公告顯示,截至目前,該首發募投項目已經建成達產,但在盈利情況上則累計虧損2173.43萬元。
航宇科技證券部相關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該項目剛剛建成不久,實際上該項目已經產生效益超過1000萬元,但疊加前期項目建設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費等,致使該項目的虧損。
此外,從募投項目名稱看,前次IPO首發募投項目中的“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用特種合金環軋鍛件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項目”,與本次公司擬發行可轉債募投項目中的“航空、航天用大型環鍛件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項目”似乎有相似之處。
針對本次募投項目產品和前次IPO首發募投項目的協同性,以及本次募集資金所投入的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方向與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存在差異等問題,公司證券部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上述兩個項目的內在聯系,在于前次IPO首發募投項目建設的是中小型環鍛產能,本次募投項目擬建設的是大型環鍛產線,二者可以形成互補,且兩大項目均在德陽生產基地進行產能擴建。
而對于公司短期內再次融資的必要性,該證券部人士認為,與本次募投項目同時開工建設的,還有航宇科技與貴州紫航、智源華共同投資設立公司延伸環鍛件表面處理業務;子公司德蘭航宇與清聯航達、棠棣之華合資成立公司從事航空鍛造智能裝備研發等,布局上游智能化數字工廠業務,導致公司存在著一定的資金缺口。
七成募資用于擴產,環評審批等程序尚未完成
從募資計劃來看,本次募投項目中,4.67億元擬用于航空、航天用大型環鍛件精密制造產業園建設項目。
公告顯示,該項目旨在提升自身產品制造能力和技術研發水平,擴大公司產能規模,項目建設周期為36個月。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3000噸特種合金精密環鍛件的生產能力。
對于項目實施的必要性,航宇科技表示,隨著公司業務拓展,環鍛件供應訂單逐年增長,公司的營收規模不斷增加,公司產能利用率已飽和;隨著公司軍品和外貿商用產品訂單的持續增長,公司供需矛盾日益凸顯,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
另外,從本次募投項目涉及報批事項情況來看,目前公司正在辦理一些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涉及項目的立項備案及環評審批手續尚未履行完畢。
航宇科技主要從事航空難變形金屬材料環形鍛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航空發動機環形鍛件。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4.54億元,同比增長51.49%;實現凈利潤1.83億元,同比增長31.99%;實現扣非后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35.99%。
不過,航宇科技控股或參股的航空、航天相關設備制造、貴金屬冶煉等相關業務子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公司全資子公司德蘭航宇2022年的凈利潤為-1715.41萬元;公司參股公司重慶三航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中源鈦業有限公司2022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9.92萬元和-35.79萬元等。
此外,在本次募投資金計劃中,公司擬使用2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滿足公司經營規模快速增長帶來的流動資金需求。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航宇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60億元,同比增長79.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56.97萬元,同比下滑2.5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04億元。同期,公司貨幣資金1.42億元,短期借款3.32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945萬元。
不僅如此,公司還對股東派發現金分紅。2021公司向全體股東分紅2800萬元;2023年,擬派發現金紅利4115.11萬元,占同期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81.37%,上市近2年,公司累計分紅6915.11萬元。
對此,前述證券部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考慮到公司IPO上市初期,公司承諾過上市后未來三年要給股東進行分紅回報;再者,公司決定于2023年一季度派發現金分紅,是考慮到公司現階段的盈利狀況,且滿足正常生產經營資金需求等,與股東共享業績增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