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們對富含優質蛋白、鈣、乳糖、脂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奶”,消費需求量日益增加。2022版《中國學齡兒童膳食營養指南》中建議:學齡群體(6周歲到不滿18周歲)“天天喝奶”且“每天攝入不低于300g奶及奶制品”。
對此,國家也在大力推廣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然而,從市場反饋來看,卻可以用“槽點很多”和“家長反感”來概括,無論是從品類、質量,還是價格、訂購方式都有不滿的聲音存在。那出現這樣的格局為什么?學生奶又真的如此差勁嗎?
學生奶里面也有“科技與狠活”?
近期,一句“科技與狠活”讓短視頻博主辛吉飛火爆全網,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食品配料表上暗藏的玄機,并引發社會熱議。而在這其中,我們聽到有不少家長在吐槽學生奶:
“貴還難喝,酸奶、草莓味的、巧克力味奶等,純牛奶都很少。”“學生奶是不是市面上能買到最低標準的奶。”“全部是各種口味的添加劑,更可惡的是不讓學生自己帶牛奶去喝,要喝只能定學校的。”
那么學生奶究竟是奶還是飲料,還能給孩子每天喝嗎?學生奶的執行標準和營養指標是怎樣的?學生奶真的是用“海克斯科技”堆砌出來的嗎?
說起學生奶,還要回溯到2000年。那時為了改善我國中小學生的營養狀況,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由農業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局聯合啟動“學生飲用奶計劃”。據悉,該計劃就是在課間向在校中小學生提供一份優質牛奶。
2022年5月,中國奶業協會發布《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管理辦法》(修訂版)及配套的3項學生飲用奶系列團體標準。其中指出,學生奶的供應對象從限定中小學生擴大至所有學生,并在純牛奶和滅菌調制乳基礎上,增加了巴氏殺菌乳和發酵乳兩個產品種類。
從消費市場了解到,學生奶中的“調制乳”品類正是大多數家長吐槽的根源所在。但需要明確是“調制乳是奶,不是飲料”。而名字很像奶,實際卻是飲料的叫做“含乳飲料”。
雖然調制乳和含乳飲料的名字很相近,但二者營養差別很大。簡單來說,就是調制乳是在乳中加水,而含乳飲料是在水中加乳。更重要的是,調制乳要求以奶為主要成分(不低于80%),適量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而含乳飲料則對奶的含量沒有做硬性規定。
另外,對比市面上同類型的乳制品,其實學生奶的標準還要略高一點。據悉,滅菌調制乳,脂肪(g/100g)的國家標準和學生奶標準分別是至少2.5、2.9;蛋白質(g/100g)的國家標準和學生奶標準分別是至少2.3、2.4。對于復原乳/營養強化劑,國家標準是可使用或添加,學生奶標準則是不可使用或添加。
綜上,調制乳安全性沒有問題,也確實可以實現提升孩子營養攝入的要求。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學生奶已經惠及31個省(市)區、660個城市、6萬多所學校的2600萬名中小學生。
學生奶發展道阻且長
而在《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規劃(2021—2025年)》指導下,學生奶的目標是日均供應量達到3200萬份,普及學生數量達到3600萬人。但從目前來看,學生奶發展道阻且長,除卻政策的助力外,更關鍵的是,要理解消費需求。
在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提升下,新生代父母的消費需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根據艾媒咨詢調研結果顯示:相對于價格來說,他們在購買母嬰商品時更看重安全性、品質及實用性,并對產品口感、營養成分、功效效果、產品設計感等有更多的訴求。
因此,學生奶被吐槽最多的就是品質不行。“學生奶就是兌水、加糖、加香精和添加劑的牛奶。我打開嘗了一口,真的太甜了,齁甜的那種,不知道往里加了多少糖。”消費者表示。
翻閱這些學生奶,配料都大致相同:生牛乳、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劑(單硬脂酸甘油酯)、食用香精。除了第一位原料外,這跟旺仔牛奶、早餐奶的配料很相似。這也不禁令許多家長心中犯起了嘀咕:雖然產品符合標準,但添加了糖和添加劑的奶,天天給孩子喝真的好嗎?
要知道小孩子天生喜歡香甜味道,一旦喝了這種好喝的調制乳,再想換回無滋無味的純牛奶就難了。況且,從營養角度來說,和純牛奶相比,調制乳對脂肪和蛋白質要求低。對此,有業內人士解釋稱:“調制乳的目的是為了讓不習慣、不喜歡喝奶的人能喝奶。”
但也有聲音反駁稱:“飲食習慣是需要引導養成的,如果孩子不愛吃蔬菜就不給孩子吃蔬菜,那樣不對。即使是調制乳,也可以做的更好。市面上有些調制乳不加水和糖,用無水奶油也很好喝。”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這種類型的調制乳價格都不低。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學生奶幾乎都是微利甚至虧損狀態,想要做的更好廠家勢必要增加成本。”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奶既要滿足家長的品質要求,又要讓孩子愛喝,同時還要保障廠家不虧本。那么這就需要國家、學校、廠家三方在供貨價格上再衡量一下。也曾有家長提出,自己可以給孩子買更好的奶喝。可是在部分學校中,家長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每個班有任務,沒達標的時候,每天家長群發十幾二十條訂奶信息。”“老師不讓學生自己帶牛奶去喝,要喝只能定學校的。”“雖說自愿,但學生不訂,會有許多不良影響,老師不高興,同學看不起。”
言而總之,學生奶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不僅要強調品質,更要從嚴管理自愿變強制的現象,同時加大力度做好消費者教育。讓更多育兒家庭了解“奶”的益處,自發訂購優質奶制品為孩子補充營養,才能真正實現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