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大眾”與“品質”成為破局關鍵詞。
當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大眾”與“品質”成為破局關鍵詞。
8月12日,在以“國優敘府 藍標靠譜”為主題的敘府藍標文化季(第二季)啟動會暨藍朋友IP的發布活動上,川酒集團與敘府酒業的齊發強音,不僅勾勒出一個國優老品牌的新路徑,更折射出行業從喧囂向大眾本質的回歸邏輯。
大眾光瓶酒的價值重估
川酒集團賦能與敘府品牌深耕雙向奔赴
1979年敘府擴建立廠,1981年第一瓶(藍標)敘府大曲誕生,1984年(藍標)敘府大曲代表敘府斬獲“國家質量獎銀質獎章”以及“國家優質酒”稱號,開啟41年的“國優”之路,一步一峰成長為一瓶“靠譜”的國民口糧酒。
川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勇在致辭中表示,敘府是川酒集團整個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藍標)敘府大曲作為川酒集團口糧酒的重要代表,是川酒集團面向老百姓的消費市場,進一步把川酒集團做大做強,打造老百姓標桿口糧酒的一款里程碑式的產品。
▎川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勇
川酒集團將撬動大眾光瓶酒作為戰略支點的舉措,直指行業核心趨勢。
當前,市場整體增速放緩,占據消費基數的大眾市場正在迎來品質升級的紅利期。川酒集團以四川省百強第29位的實力,選擇將(藍標)大曲作為“口糧酒標桿”來打造,背后是對行業趨勢的精準判斷——白酒的社會屬性正在從“社交奢侈品”回歸“生活必需品”,而“釀老百姓喝得起的純糧好酒”的初心,恰是對這一趨勢的呼應。
可以說,從集團戰略到品牌落地,川酒集團與敘府展現出清晰的協同路徑。
曹勇表示,川酒集團始終堅持釀老百姓的口糧酒,始終堅持釀老百姓喝得起的口糧酒。(藍標)敘府大曲作為集團濃香板塊的重要單品,將繼續堅持價值和文化的統一,繼續發揚敘府在濃香型白酒方面的各項優勢,將集團的口糧酒打造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隨著“一瓶帶可視化的白酒”成為現實,消費者對“純糧好酒”的信任將不再依賴經驗判斷,而是建立在透明的標準體系之上——這或許正是川酒應對行業調整的終極答案。
國優基因的當代轉化
“靠譜”敘事打造信任載體
活動現場,川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敘府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熊吉對“國優”歷史的回溯,揭示了一個老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自1981年藍標斬獲“國家優質酒”稱號以來,敘府四十余年傳承的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套經過時間驗證的品質標準。在消費信任稀缺的當下,“國優”二字已超越榮譽本身,成為最硬核的品質背書。
▎川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敘府酒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熊吉
首屆藍標文化季“口碑與市場齊輝”的成果,無疑印證了文化賦能的價值。
隨著“精釀技藝走出酒窖,品質故事走進人心”,“國優”標準被轉化為可感知的消費體驗——這正是老品牌破圈的關鍵:不是躺在歷史功勞簿上,而是將歷史沉淀轉化為當代消費者可理解的語言。第二季以“國優敘府 藍標靠譜”為主題,更是將歷史榮譽與當下需求對接,讓“國優”從過去時變為現在進行時。
熊吉表示,本季文化季,敘府將做好三件“靠譜”事。
一是讓“靠譜”有形象,讓“靠譜藍標”從抽象的承諾,變成可感可知的伙伴;
二是讓“靠譜”被見證,讓每一位信賴敘府的朋友都成為藍標的靠譜推薦官,助推市場“共榮”;
三是讓“靠譜”可觸摸,讓消費者能近距離感受敘府“從一粒糧到一滴酒”的精釀技藝和品質管理,讓藍標的“靠譜”變得可感、可證、可傳,以成為市場開拓最堅實的品質背書。
敘府提出的三件“靠譜”事,實則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信任體系。
發布“藍朋友”IP形象,是將品牌人格化,讓“靠譜”從抽象承諾變為具象伙伴;消費者從“參與者”到“共創者”的轉化,打破了傳統營銷的單向傳播,用真實口碑建立情感連接;而“全透明”的酒廠溯源,則直擊大眾對“純糧釀造”的驗證需求,讓品質從“自說自話”變成“眼見為實”。
這種方法論的價值在于,在光瓶酒市場同質化嚴重的當下,敘府沒有陷入價格戰,而是通過“文化+體驗+透明”的組合拳,構建差異化的信任壁壘。當品質可觸摸、文化有溫度、品牌可信賴,大眾光瓶酒便跳出了“低價低質”的認知陷阱,實現價值升級。
可以預見,伴隨敘府品牌打造和市場運營逐漸落地,一瓶“靠譜”的國民口糧酒,將得到行業和消費者廣泛認同,成為口糧酒賽道“現象級”產品。